首页 -> 2006年第22期

“三言”小说中两位女性的形象特征

作者:李 冰




  拟话本小说由于模仿话本所以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学特点,其内容也以反映市井小民的命运、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生活为主,主角多为微不足道的市井小民,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什么高贵的地位,他们的喜怒哀乐,幸运和艰难的生活在文中多有体现,诚如鲁迅先生所言:“宋市人小说,虽亦间参训喻,然主意则在述市井间事,用以娱心。”而“三言”最大的成就是用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笔法,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市井人物形象,其中尤以女性形象最为夺目耀眼,她们的言语、生活、作为,不仅是彼时妇女生活的表现,对现代女性来说,仍然有着启示意义。本文拟对“三言”中的两个女性形象特征试作分析。
  
  一、商人妻子王三巧的失节与婚姻变故。
  
  商人蒋世泽的妻子王三巧,在丈夫外出经商一年不归的情况下,受引诱与另一商人陈大郎私通。原本丈夫在家中时,两个你恩我爱比别个夫妻更胜十分,丈夫起念出门经商,三巧儿“不觉两泪交流”。到底丈夫真的走了,她泪如雨下的哭,每天倚在楼头切切悬望,跟丈夫端地是情深义重。但当她跟陈大郎有了私情后,“真个是你贪我爱,如胶似漆,胜如夫妇一般”。陈大郎说要回乡,三巧儿愿收拾家中细软跟了他去,大郎不允,她便以蒋门祖传之物“珍珠衫”相赠,“穿了此衫,就如奴家贴体一般”。看她对情人陈大郎,也是情深款款。及至丈夫归来,她满面惭愧,不敢扳话。她被休之后另嫁他人,在新夫处看到世泽犯案,不禁酸痛,哭告新夫救旧夫,因为她和世泽为夫妇时,原是十分恩爱的,见世泽有难,如何不救。好在新夫通情达理,知晓真相后送回她与世泽团聚。三巧儿失节再嫁又归本夫这一场风波,真个是“无端平地起”。要说原因多在于她的软弱糊涂,薛婆的引诱尽管是一方面,明眼人看到她对丈夫世泽,对情人陈大郎,各各表现出来的情深义重,便知她是个软弱糊涂人。丈夫在跟前时与丈夫恩爱,丈夫不在时与情人恩爱,皆都真心实意想做长久夫妻。她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和最重要的是什么,只知抓住眼前不放。如若她真跟情人私奔了的话,日后难保不后悔,糊涂如斯,难怪会弄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离奇故事。
  
  二、通达权变的花魁娘子莘瑶琴。
  
  平民女儿莘瑶琴与父母失散后被卖入娼家,几年中吹弹歌舞,无不尽善,成为杭州城人尽皆知的花魁娘子,鸨儿劝她接客,瑶琴死也不允。但最终挡不住现实诱惑听人劝做了真正的花魁。在答应接客之前,瑶琴是有她的想法的,她一心想遇见个知己合意的,好从良脱离娼窠。但她知道人世险恶,在遇到自己真正想嫁、能嫁的人之前,这一段日子,刚性不改。但她毕竟是个弱女子,不幸被卖入娼家,想要保持清白等于是痴人说梦,她只能自怜红颜薄命,委曲求全倚门献笑、送旧迎新,道不得人生龌龊,她心里还是有梦支撑着的。她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平常实在人过普通人的生活:“布衣蔬食,死而无怨。”所以她选择了身份卑微的卖油郎秦重,图他是个志诚君子,顾不得自己才貌双全,应该匹配的是风流儒雅公子。而最终她获得的幸福,则跟她的明心忍性、通达权变息息相关。身不由己的瑶琴在两方面上对她的人生追求做了变通,一是她被妈妈设计梳弄后不肯接客,主张从良,决意以死明志,后来在刘四妈的劝说下“有客求见,欣然相接”。二是瑶琴才貌双全,有着天大的名声,被喻为花魁娘子,别人都认为如果她从良,只有王卿贵族或是豪门富户方才不辱没她,瑶琴自己未必不这么想,但她吃过官家公子的亏后便认定了非卖油郎不嫁,因为“枉自享个盛名,就是村庄妇人,也胜我十二分”。由嫁王孙公子风花雪月的梦幻到做平实人家的妻子的转变,倒也显出了瑶琴盛名之下骨子里的平民本色。
  由以上可以看到“三言”中女性形象的真实,以及以她们为代表的彼时市民生活的体现,文中没有过分看重三巧儿的失节和莘瑶琴的妓女身份,在作者笔下,她们都是受生活摆弄的普通人,这反映了作者不是站在维护礼教统治的角度上,而是站在市民立场上进行创作。
  李冰,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