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2期
创新教学设计个例
作者:邓永祥
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庄子散文《逍遥游》和《秋水》后更进一步了解庄子的道家思想,从而领会作者对庄子精神世界的解读;这篇课文的性质是哲学随笔,阅读时要求学生读思结合,质疑思辩,即阅读时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在此过程中完成和作者鲍鹏山的对话以及与庄子的心灵交流。
针对这篇课文的性质,我将本课的教学创意分为“感受形象”、“感知行为”、“感悟心灵”、“路在何方”四个部分。首先引导学生回顾高一、高二年级学习过的庄子散文《秋水》、《逍遥游》,对庄子的思想进行回顾,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效率;在研读文本过程中提取优美的语句,奇特的语句,意义难懂的语句进行诵读、品味和思辩;在品读关键语句或思想遇到困境时,从庄子的著作和濮水之钓与渭水之钓的比较中寻求启发,直接与庄子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即站在庄子的时代理解庄子的行为和选择。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史就是追求幸福的历史,也是人类力求摆脱痛苦的历史,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也不例外,在人生旅途和社会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困惑,无路可走,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学者鲍鹏山的指引,走近庄子,看看这位古代的先哲能否给现代人一些启迪呢?
2、美读课文,感受形象。
要了解庄子本人,就必须解读庄子的著作,作者在课文第一段对庄子和庄子作品进行了整体评价。
(1)初读全段,体会整体评价。
(2)美读佳句,品味重点词语。
幻化无方 意出尘外 鬼话连篇 奇怪迭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3、品读寓言,感知行为。
(1)老师朗读寓言《钓于濮水》,学生口述故事。
(2)学生自由阅读第2—8自然段,找出并体会优美奇特或者含义深刻,意义难懂的语句,例如:
①庄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什么?追求什么?
②作者所说的“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③“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月亮”和“树”分别比喻什么?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3)作者在第七段运用了许多抒情性很强的语句来赞美庄子,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并体会作者对庄子拒聘的评价,感受和理解庄子孤独的行为。
明确:
4、悟读历史,感悟心灵。
(1)以上分析了庄子拒聘的主观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理解庄子的选择,我们还是先回到庄子所处的社会现实。
①全班齐读课文“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并分析庄子面临怎样的人世。
②用以上词语作“人世”的定语,齐读全句,感悟庄子所面对的人世和现实。
补充:①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是极其动乱的战国时代,战争最为惨烈,统治者也最为残暴,以庄子所在的宋国为例,当时宋王偃荒淫无道,嗜杀成性,他把杀死的人血盛在皮囊里,悬挂起来用箭射,以流血取乐。他的残暴,恐怕连夏桀也望尘莫及!
②他的文章《在宥》中记载了“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戳者相望也”的社会现实。
(2)这正是庄子拒聘的时代背景,这个黑暗无人道的时代和社会现实形成了庄子怪诞、矛盾的形象和心灵。请一位同学用伤感而崇敬的语调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课文用哪些语句描述庄子的怪诞。
明确:
(3)质疑思考:作者对庄子的怪诞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的原因。
明确:
一言以蔽之,为什么庄子言语里常含着泪水?因为他对人类爱的深沉!
(4)庄子不仅作品怪诞,形象怪诞,而且选择也怪诞。他的这种选择引起了人们长久的争论。作者在文章中将庄子的濮水之钓与姜太公的渭水之钓进行了比较,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提示:庄子同情人民的悲惨遭遇,他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人生,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出路,呼吁人们珍爱生命,珍惜人生,对于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老百姓来说,庄子是他们基本权利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的“出世”,实际上是最大的“入世”。
点评:①观点:一、二、三、四。
②庄子与姜太公都对社会和人民充满了关爱,都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与愿望,他们其实是殊途同归。
5、面对困境,路在何方。
这就是庄子的人生哲学,他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以极高的心智、清洁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惊人之路。我们其实或许也会面临各种无路可走的困境,比如:“自然环境的恶化,高考的压力,疾病的折磨,失败的打击,家庭的贫寒”等等,我们能否从庄子的心灵和智慧中受到启迪?请大家设想现实生活中和精神上遇到了困境,以“在______的时候,我_________”写一两句话。
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质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但是物欲横流,人格扭曲,道德沦丧,良知泯灭的现象还在侵蚀人类的精神家园,希望大家永远保持着清洁的精神,让心灵之花一尘不染。
板书设计:
三、美点佳处
学生在阅读文本中逐渐感受庄子的形象、感知他的行为、感受他的心灵,并在不断的质疑和思辩中理解庄子的孤独和怪诞;在领会作者对庄子精神世界解读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庄子人格与心灵的审美体验。学生对庄子的情感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从悚然面对升华到肃然起敬,最后油然生爱。通过对内容的整合和语言的品读与积累渐渐揭开这位天仙才子怪诞与孤独的面纱,同时领会了他“眼冷、心热”的实质。
邓永祥,教师,现居湖北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