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2期
散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整体阅读策略
作者:陈廷善
重做题,轻阅读。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散文阅读上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长此以往,题虽然做了不少,能力并没有提高,劳而无功。
重感觉,轻方法。学生主观上总是认为做阅读题其实就是凭语感,而语感的培养训练又非一朝一夕之功,不重视方法的寻找与总结,导致在做现代文阅读时摸着石头过河,屡战屡败。
重组织,轻审题。学生在做题时往往是把精力只用在答案的寻找与组织上,而忽视了审题的重要性。常常造成答案写了很多,实际得分很少;审题差之毫厘,答案谬以千里的情况,这样容易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重局部,轻整体。在考场答题时,学生只是仅仅局限于几个句子与几个段落,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与主旨,往往会出现“坐井观天、挂一漏多、以偏概全”的现象。
针对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重做题,轻阅读”“重局部,轻整体”的这些现象倾向,要让学生养成先整体阅读,分析结构,理清层次,把握情感,再去做题的习惯。在整体阅读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抓形神,理思路。散文文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只有真正的认识并很好的理解了散文的这一特征,才有可能真正做好散文阅读。很多应试者觉得散文抽象,读后往往不知所云,做起来又常常无从下手,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从文体特征入手。散文中我们必须分清散文的形和神,明确人、事、物、景是对情、理服务的,最终的指向应该是文章的主旨。具体阐释如下:形(表、实)——文章中的人(做了什么事)、事(具体表现)、物(有什么特点)、景(有什么特征);神(里、虚)——情、理。面对散文的“形”“神”,要求我们必须采用哲学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明确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阐述了什么哲理。
2002年北京题《一片树叶》一中,由庭院中的树上的一片树叶的发芽、吐翠、发黄、零落的过程,作者得到了“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应该对生命的消亡持安宁的态度”的感悟。文章遵循了由‘形’的描写到‘神’的提炼升华的思路。2000年高考散文阅读《长城》,不少考生对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即使答了也不全面。其实,我们联系全文,深思“形”“神”关系,就会看出:作者写长城过去和现在的种种,实际上就是以长城为载体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反思,现实加以评说,未来予以展望。写长城主动敞开胸襟迎接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登临,不正显示出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开放的态度和强烈的自信心吗?这样,问题的答案也就浮出水面了。
总之,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深思散文的“形”“神”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散文,理清散文的行文思路,从而为做题时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打下基础。
1、抓结构,明中心。
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中心的窗户。这就要求我们以题目为切入点,打开窗户,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向,就不会在漫无目标的黑暗中摸索。
从高考考查来看,题目在高考中有如下指向:
(1)题目阐明文章表述对象(2005全国《春天的梦》、2004年《大地山河》、2002年《话说知音》、2001年《门》、2000年《长城》,都是阐明表述对象);
(2)题目揭示文章中心内容(2005年全国《一日春光》、2005山东《溯源》、2003年《乡土情结》);
(3)题目表明作者思想情感(茅盾的《白杨礼赞》、2005年重庆《阳台上的遗憾》)。
2、从开头入手。
有的散文开篇点题,开宗明义,让我们在开篇就对文章的中心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举例:2003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乡土情结》的开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绕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她,失意时想到她。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她。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3、从过渡段、总结段、中心句入手。
如2000年全国《长城》,文中在表述历史上对长城的评价时用了四个总结段: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在倒数第四段中,作者又用这一中心句指出看待长城现实的态度。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
在《长城》一文的阅读中如果抓住了这些重要段落和句子,全文的结构一下子就明晰了,中心也就明确了。
4、从结尾入手。
卒章显志,结尾点题是散文常见的笔法。
2002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话说知音》的结尾: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艰巨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作者认为,历尽千辛万苦学来的技艺不应该因为知音的失去而轻易放弃,应该熏陶出更多的知音。这一观点在结尾处已经非常明确的提了出来。所以抓住了结尾,也就切近了主题。
5、抓宾主,找意图。
在散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阐述的哲理往往通过主要事物的描写来体现,为了写好主要事物,就需要用一些与之有关联的次要事物来作衬托,这样才能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如果说,在散文的描写中主物是“红花”,那么次物就是“绿叶”,“红花”只有在“绿叶”的衬托下才会更加鲜艳。所以,我们在分析散文时,只要分清了主物与次物,那么作者的意图也就“柳暗花明”了。
如1998年高考的《报秋》,文章描写的主要事物是玉簪花,写太阳花就是为了陪衬玉簪花。文中写道:
太阳花,人称死不了,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可是连太阳花都种不活的我,种的玉簪花却“一片绿油油的”,“一柄柄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帆。”
2005年全国高考阅读篇目《春天的梦》开头写道: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让树枝看见了新绿,让街道看见浓阴。喔,在这落雪的早晨,我忽的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14题这样设问“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文章的主要事物是春天的梦,冬天的雪花是次要事物,只要抓住了这一点,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6、抓表达,知情感。
散文中为了突出主物往往要对它的外在形态、所处环境、内在气质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描写,给读者以清晰明确的印象,让读者在品味描写中去引起感情的共鸣,跟随作者去爱其所喜,恨其所恶。如《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的详细刻画,突出了白杨树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精神。
《绝唱》一文中这样描写残荷:
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经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的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有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在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来刻画散文的外在的“形”的基础上,有时为了明确的表达散文内在的“神”,就要用议论抒情来加以强化,使作者的思想情感加以强化,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散文的议论抒情往往跟在记叙描写之后或者出现在文章的结尾,这样就使抒情议论“水到渠成”。
《绝唱》中详细描写了残荷之后跟上了一段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残荷的自信与孤高的高尚之美的赞颂与崇敬: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升华。从它们以断枝残梗和到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陈廷善,教师,现居山东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