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3期
《单刀会》人物形象塑造探析
作者:马学林
关羽是此剧的主人公,他的形象是否生动感人直接影响作者的立意和写作目的,关乎整个剧本的成败,为了让关羽形象兀立起来,作者苦心孤诣,颇费神思,从多方面对主人公进行精心的描摹。
一、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神勇
第一折关羽并没出场,而是写鲁肃邀请乔国老商讨索要荆州。乔国老断然拒绝,说到“这荆州断然不可取”。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起了关羽的英雄事迹,说他“诛文丑逞粗燥,刺颜良显英豪,他去那百万军中,他将那首级轻枭”。极赞关羽超群的武艺。又描述了他那威风凛凛的神态。“赤力力三绺美髯飘,雄赳赳一丈虎躯摇,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还说起关羽当年霸陵桥“刀尖儿斜挑锦征袍”,是一个誓死效忠刘备的义士。当鲁肃说起他的三条妙计时,乔国老毫不客气地说道:“休想是三条计,就是千条计,也近不得他。”真是字字长关羽锐气,句句灭鲁肃威风。
鲁肃见搬不动乔国老,只好转而求助于江东隐士司马徽。 第二折戏中,司马徽初听鲁肃来请他赴宴喝酒,虽谦虚地推辞了一番后“慨然许诺”,等听到鲁肃说同桌饮酒的还有关羽时,便借“风疾举发”一口回绝,又经不起鲁肃的一再邀请,便向他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躬着腰请关羽;二是要席间跪着劝酒,关羽说要往东便不得往西;三是“他醉了呵你索与我便走,”如要提索取荆州,非但性命不保,只怕还会“枉送了你那八十一座军州”。说起关羽愤怒时“卧蚕眉紧皱,五云山烈火难收”,是个“经不起撩斗”的猛士。接着,司马徽还诉说了关云长立下的汗马功劳:“千里独行觅二友,匹马单刀镇九州……怒扯昆吾坏文丑;麾盖下颜良标了首,蔡阳英雄立取头。”字字句句说尽了关羽的赤胆忠心、勋业卓著,一言一语都极赞关羽的英武勇猛。
作为东吴大臣的乔国老和隐居在吴的“水鉴先生”司马徽于情于理都应该支持鲁肃收复荆州,但他们却异口同声的拒绝了,这固然是乔国老厌战,司马徽怕惹麻烦,更重要的是关羽的神勇,令他们谈“关”色变,望而生畏。这种结果是鲁肃始料未及的,恐怕也出乎观众的意料之外。其实仔细琢磨,不难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作者精心安排了两折戏,意在反复铺垫、刻意渲染,使关羽人虽未出场,但他那文韬武略、胆识过人、对蜀汉事业忠心耿耿的光辉形象却呼之欲出。这比直接让关羽在舞台上自叙其英雄事迹要强得多,而经过这么多的渲染烘托,读者便急不可待地期盼主角出场,这便无形中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正面刻画突显英雄本色
第三折关羽正式登场亮相,他自叙了汉朝开邦建国及如今国运衰竭,表明不忘桃园结义恩情,愿与刘备同生共死,誓死效忠“汉家邦”的决心。收到黄文送来的请帖后,他一眼就看穿了鲁肃的别有用心,“休道是画堂别是风光,那里有凤凰杯满捧琼花酿?他安排着巴豆、砒霜。”“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早已“安排下打凤牢龙,准备着天罗地网。”即便如此,关羽还是毅然决定单刀赴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是三国英雄关云长,端的是豪气有三千丈。”面对对方的牢笼陷阱,却轻松得似逛一场庙会。如此的处之泰然,这般的雍容镇定,试看天下英雄除关羽外谁还有此胆魄?当然,他之所以冒险赴宴,除视敌如草芥外更多的是捍卫“俺哥哥的汉家基业”,是基于义气和正义使之然。然而,他决不是鲁肃当初定计时所估算的那种“有勇无谋”的人,他敢与慨然赴宴不光是他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对于宴会的情势也做好了充分的估计,想好了应对的措施。对鲁肃的那群“狐朋狗党”,“我须索紧紧的防”,如遇敌人埋伏,“我一只手揪住宝带,臂展猿揉,剑掣秋霜”“着那厮鞠躬、鞠躬送我到船上”。准备挟持鲁肃而脱身。到这里为止,我们不光是领略了关羽的豪情和勇猛,更是读到了他的睿智和谋略,关羽实在无愧为刘备的肱骨之臣。这一折写关羽英勇时没有写战斗行动,而是从他的神情气势中描绘其英武的威力。
关羽在乘船赴宴途中,唱了两曲自叙心志。【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前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风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敢于在惊天骇浪中驾一叶小舟出没,显示了关羽的胆气豪情,而明知此行凶险,却偏向虎山行,表现了关羽坦荡无畏的胸怀和知难而进的气魄。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鏊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这段唱词让读者了解了关羽并非好战之辈,当昔日的盟友成为今天的敌人,杀伐格斗在所难免时,他流露了许多的感慨和忧虑。“是伟大的英雄在对景叙说自己的雄心,却不免为浩莽无涯的江天及往事所感动,于壮烈中,带着惨切”(郑振铎)
第四折结尾处关羽唱出了“说与你两件事,先生记者: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且里倒不了俺汉家节”,这段唱词堪称点睛之笔。“汉家节”诠释了关羽冒险赴会的全部行为,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为的就是匡扶社稷,效忠汉室。正是凭着这种汉家气节,单刀会上他大义凛然,仗着这种汉家气节,他全身而退,保住了荆州,也消弭了一场战祸。这段唱词极大的丰富了人物形象,关羽的赤胆忠心,义勇双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矛盾冲突尽现人物光华
这主要体现在第四折。关羽与鲁肃在宴席上正面相逢,席面上觥筹交错,暗地里却剑拔弩张。关羽在这场“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表情无不尽显英雄本色。
1、义正辞严的对责
关鲁在江宴上一阵寒暄几番把盏后,鲁肃就婉责关羽等久借荆州不还,要求“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关羽义正辞严地警告鲁肃不要破坏了两国交好的和谐关系,又理直气壮地指出刘备是汉皇后人,应该接受汉家基业,荆州就应该“是俺的”。说得可谓正气磅礴,大义凛然,又无懈可击,它压倒了鲁肃的仁义礼智信所有说教,叫鲁肃空有三寸不烂之舌而无言以答。
2、审时度势的威吓
尽管关羽在舌战的这个回合取胜了,但潜在危险仍然存在,敌人还在虎视眈眈。关羽便借剑显神威,先是告诉鲁肃这剑曾诛了文丑,斩了蔡阳,还说剑有天地灵气,能喜会怒,怒时直叫鬼神妖怪避之不及,而此刻它发出铮铮叫声,正“饥餐上将头,渴饮仇人血”呢。关羽的这番话果然震慑住了鲁肃,也让东吴将士不敢轻举妄动。
3、擒贼擒王的智取
当鲁肃高叫“埋伏了者”甲士一涌而上时,关羽眼快,迅速劫过鲁肃,挥剑击案,命他好生送到船上。鲁肃无法,只得听命,关羽得以全身而退,顺利突围。
如果说在前几折戏中我们从旁人嘴里了解了关羽的风采才华和赤胆忠心,那么在这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我们则亲眼目睹了关羽的智勇双全。
这个剧本共四折戏,作者用了两折写旁人眼中的关羽,意在侧面烘托。主人公到第三折才出场。到第四折则形成高潮,剧情更加惊心动魄,人物也光华尽现。侧面烘托和正面刻画两相结合,用墨虽少,人物形象却丰满逼真。天才剧作家关汉卿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可谓炉火纯青。
马学林,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