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4期

语文课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个途径

作者:昌 平




  美国的一名大学校长曾幽默地说:“一个人大学毕业时,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问题都懂了,可以授予他学士学位;如果认为自己有一些问题弄懂了,有一些还没有弄懂,可以授予他硕士学位;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问题都没有弄懂,可以授予他博士学位。”这说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于他学习汲取了多少前人已获取的知识,更在于他发现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能力并有所建树。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并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品质,这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害怕老师,即使有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还有的学生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太浅而遭同学讥笑。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较踊跃,到了高年级则死气沉沉,难得有学生提出问题,因而又回到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的局面中。语文教学要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养师生间的亲和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位置,采取民主化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敞开心扉,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师要宽容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坚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一面,多替学生着想,平易近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把教师当知心朋友,才敢于和教师交心谈心,师生之间才会形成一种融洽的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特别是一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他们好动、不善学习思考,对这些学生,教师千万不能浮躁,更不能粗暴地采取指责、批评、抱怨的态度,一定要冷静、温和,适当采取启发、表扬、激励相结合的措施,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放下自卑的包袱。只有这样,全体学生才会敢于参与,敢于自主探究。
  
  二、坚持民主化教学,创设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
  
  教师尊重学生,体现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就是课堂民主化。民主化教学,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宽容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不愿禁锢在被动地接受和训斥中,他们渴望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渴望获得成功。为了创设这种学习氛围,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三不”,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三欢迎”,就是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三允许”,即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在实践中,宁老师的这些观点行之有效,它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坚持民主化教学,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大胆质疑扫清了障碍。学生大胆地向名篇提出疑问而不怕学生笑话,大胆地向老师质疑而不怕老师指责。民主化教学中,老师始终是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和蔼的态度。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遇到“问题”而不避。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
  问题始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一个基本前提。先趣而后学,先学而后趣,是不争的事实。善教者通常激趣而导学,学生感兴趣后,求知欲才会增强,学习效果才会好。但兴趣高、劲头足不等于学习中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有时兴趣越高,遇到的问题越多,解决问题的欲望就越强。不默守陈规、不迷信教条,遇问题而不避,比单一的知识积累更有意义。如在执教鲁迅的名篇《风筝》时,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作者为什么小时候会把放风筝看成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小兄弟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己读书思索的结果,这些问题又在互相合作、探究中加以自主解决,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就会感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北宋教育家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学生是否会疑呢?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转的接受性教育长期垄断着课堂,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失去了自我的个性。学生上课根本没有问题,也不知道从何处提出问题,要么面面俱到,要么提书上现存的问题。现在,学生虽然愿疑了,敢疑了,但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质疑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
  
  1.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关键性词句质疑。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质疑,就表明学生已经进入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开始了自主学习。教师要积极诱导,启迪他们抓住文章主旨,把握关键性词句进行质疑。
  学习课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和写作线索,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整体感知全文。其次,要抓关键性词句。例如:记叙文中要抓住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词,抓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特征的词和看似矛盾的词。说明文中抓准确诠释事物特征的词语,以及关联全篇的词语。议论文中抓表明作者观点和流露作者情感的词语。这些都是读者值得注意和质疑的词语。要抓关键性的句子。记叙文中,抓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句子,或者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的句子,或者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者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或者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抒情句、议论句。说明文中抓概括事物或事理特征的句子等等。明确了什么是关键性的句子,学生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性句子质疑。第三,抓住关键性词句质疑。常见的质疑方式有:①语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含义?能否用其他词语替换?这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②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文中的哪些句子与划线的句子照应?划线的句子蕴含着什么哲理?能体现人物的什么思想品质等等。在提问题时,针对具体的语境,抓住关键词句的用途质疑,表明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弄清了文章的思路和线索,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掌握了这种质疑方法,在阅读学习中,就会自主地参与到独立思考的学习中去。
  
  2.依据文体特点和文章结构质疑。
  学习文章,不能只抓只言片语,要了解文体特点,把握文章整体布局,学会从段、篇方面去质疑探究。从文体方面看,要指导学生了解文体的基本要求,明确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从结构方面看,要明确文章的常见结构方式,和组织材料的方法,要会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段落之间、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照应等,了解了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从文体特点和文章结构方面去思维、质疑。
  例如阅读说明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结构特点,要弄清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准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如果从文体特征方面去质疑,可以拟题为: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等。如果从结构方面拟题,可拟为:本文采用的是横式结构,还是纵式结构?段落如何划分?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衔接的等问题。
  学生掌握了文体常识和结构特点,就可以自觉主动地从这些知识上去质疑思考,可以避免学生质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深入理解课文。
  总之,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会提出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而是让学生寻找真理。不高明的教师让学生头脑中的问号变成句号,高明的教师会让学生头脑中的问号越来越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只有让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才可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昌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