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4期

语文教学理应风情万种

作者:许丽娜




  语文,通常指语言、文字和文学的总称,而文学性,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但是长期以来,语文界对于语文教学究竟要教一些什么,语文教学的根本使命究竟是什么仍争论不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履行文学育人的功能,增强受教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其对生命的关注意识和人文情感。而文学是什么呢?它正如划过长空的一颗星斗,照亮的不仅是跋涉者前进的方向,更照彻了黑夜中迷茫者的心灵;亦如空寂的山谷婉转的一声莺啼,给人的不仅是清灵的视听娱悦,更营造一份旅途中劳顿的慰藉。文学就像永远流在我们心灵的一泓清泉,澄澈着我们蒙尘的心,使之历久弥新,经久不涸。因此,用文学性来灌溉语文教学的园地,充分显现其文学性育人的功能,已经显得刻不容缓。
  缺乏文学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就好比荒草丛生的田野没有了鲜花的点缀,荒凉而无生机;浩瀚无垠的大漠缺少甘泉的浸冽,枯寂而乏灵气。语文本来是最能吸引学生的一门学科,最能给人美的享受、情的感染、意的激发。但作为语文教师,有时却不得不直面这样的现实,语文在中学生心目中日渐冷落。学生们常常醉心于时尚的英语,灵活的数学……语文有时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因此,将文学性引入语文课堂,增强语文教学文学育人的功能,使语文学习“风情万种”,情识并茂,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悲壮”而又责无旁贷的使命。
  中学生时期,正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目前众多的“模式教学”使语文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缺少对文学性的涵咏、体悟,更谈不上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从而减少或者完全丧失文学育人的功能。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几项素质:
  
  一、文学圣火,点燃生命——培养激情
  
  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性和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形象思维高于理论思维的特点。教师只有情动于衷,才能传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学生。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缺乏人生感悟和生活激情的语文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情感施以温情和关爱。比如,有的教师执教《荷塘月色》,先讲背景,再寻找线索,后分析荷塘与月色的写作特点,平铺直叙的讲解,条分缕析的论证,但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朦胧美与作者淡淡的忧愁交织的诗情画意则无影无踪。这样的一堂课,除了给学生留下只鳞片爪的印象和枯燥的概念术语,还会有什么?这样的讲授,岂非将作品的文学性抛诸九霄之外?
  其实,语文教材中许多经典的例文给教师文本教学的再创造活动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足以让我们激情奔放,游目骋怀。如《水调歌头·大江东去》的壮美与豪放,《雨霖铃》的婉约与柔情,《声声慢》的寻觅冷清与凄戚,《背影》的绵长回忆与感激,《故都的秋》的峻冷与痴恋等等,都值得语文教师以激情去挖掘,去表现。有了激情,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活动也就有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星星之火,竟成燎原之势。有了对文学的激情,必将使生命之炬高擎不灭!
  
  二、海纳百川,含英咀华——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文本,大多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凝聚,其中蕴涵着丰富而博大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活动就是借用这些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趣味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语文教学如果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舍弃了语文教学的精髓,也就是淡化了文学的育人功能。
  那么,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学育人功能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
  首先,必须坚持不懈的学习。这里的学习,非专指专业方面的学习,而是泛指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但是就目前而言,语文教师的读书状况令人堪忧。《中国教育报》曾做过一个关于教师读书的调查,结果很不理想。许多教师只是在看一本参考书,一本参考书外加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仿佛就有了永远的看家本领。这种教师学习状况,是一种纯自然状态下的小作坊式的教学状态。要知道,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步伐日益加快,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不断涌现,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语文课怎能赢得学生喜欢,甚至难以想象在教学活动中的那种呆板和枯燥,教学活动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就更无从谈起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读书,无以教书;不充实自己,无以育人。教师不仅要关注世界政治、科技、社会动态,也要研究教育理论专著,让自己的生活中有不竭的清泉,也要让这清泉在理性的渠道中自由的流淌。当然,传统名著更要细研,不能断章取义。为了教一段文,就读一本书,这种应付式的仓促应对的结果,只能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而苍白。读书是一种涵养,浸淫于古今中外文化大师营造的精神家园中,我们的心灵会变得纯净而柔情;读书是一笔财富,陶醉于精神世界的悲欢离合,我们便拥有了追求真善美的勇敢和坚毅;读书是一种追求,它能激励文人在人类文明的冲撞中,不满于苟且的现实,张扬起开拓进取的风帆。
  其次,教师的眼中应有“人”。这里的“人”是活生生的,生命旅途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意义的,有精神的,有趣味的。当我们的语文教学漠视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追求的人的存在,而指向单一、枯燥的题山题海时,语文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而走向了虚无。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语文教师的悲哀。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主题,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品读经典中,激活学生与作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心灵的呼唤、感情的激发、智慧的启迪,从而积淀成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久而久之,这些美好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会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精神资源,引领学生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
  第三,充分挖掘文本“诗意”。诗意存在于生活之中,诗意蕴藏于文本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像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并串联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的面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爱莲说》中称赞的君子风度;《天净沙·秋思》中透示的怀乡情愫;《道士塔》中的爱国与激愤;《孔雀东南飞》中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叛逆……篇篇优美的诗文,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去体悟。教师领悟了,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深味人类文化的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教学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涓涓溪流,汇成汪洋大海;含英咀华,塑造多情人生。有了对文学的人文意识,必将使我们的人生情育无限!
  
  三、大道于隐,润物无声——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
  
  要实现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教师就不能总是高高在上。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语文教师也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应与学生建立起一同学习,成长、进步的伙伴关系。只有在民主的课堂上,才会启迪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谱写出诗意的旋律,也才能“润物”与“无声”之中。教师如果不能更新观念,构建起“自主、探索、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总是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那么,语文教学势必走入死气沉沉的死胡同。做教师的应该明白,今天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异常广泛,他们的思想也异常活跃,在他们年轻狂热的心中,没有什么绝对的权威,也不需要绝对的权威。他们需要的不是命令和呵斥,他们喜欢的是平等的交流、真诚的理解、合作式的对话。如果我们把教学活动建立在民主、合作、探究的平台上,那么,语文学习就会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会获得更多的理解,文本在自由探讨中会获得新的生命。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当我们敞开胸怀,真诚的拥抱每一个学生时,必将是语文教育功成名就,润物无声之日!
  当然,对于文学性的品悟绝非一蹴而就之功,它需要有一个长期“积淀、酝酿和发酵”的过程,这也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文学的世界,就应该是“新雨”后的空山;“文化苦旅”中跋涉者的心灵,就应该如青石上潺潺的甘泉。只要是文化的参与者,就应该让心中流驻这一泓清泉!
  许丽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