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4期

让朗读回归到语文课堂上来

作者:沈荷花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时蒙童入学,便先把《三字经》、《百家姓》读得滚瓜烂熟。可知“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今天的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朗读成了课堂被人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许有其客观原因:有的老师追求热闹,为了在优质课评选中取得好名次;有的是盲目迎合当前新课改。调查数据说明了语文课面临着“哑巴语文”的尴尬局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古人把读书声与自然界的风雨声并举,实际也是肯定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现在好多东西讲究回归自然,讲究原生态,讲究和谐,朗朗的读书声也算一种学习的原生态吧?那如何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呢?
  
  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目标就无从谈起。”
  没有朗读的课堂,经常是“满堂灌”、“满堂问”,课堂气氛的沉闷可想而知。朗读有如一味兴奋剂,撞击着学生的耳膜,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学《雪》这一课时,可采用导入激发兴趣法,出示北方的雪的图片投影,并对北方的雪的画面内容加以艺术的描述,引起学生对雪的兴趣,然后话题一转:“北方的雪我们非常熟悉,那么南方的雪如何呢?你们想多了解一下吗?想看看那北方的雪有何不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这篇课文放声朗读几遍,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并在出示南方的雪的图片以激起同学们朗读的兴趣。学习《雷电颂》一文时,因学生对历史剧没有任何感性知识,可以采用情境激发兴趣法,先播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在展示《雷电颂》的图片创设情景,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学生就会很快进入情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只要有时间教师就要让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穿行在课堂中,把自己的声音汇合在学生的声流中,与学生一起掀起声浪。那时刻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忘我。这样既可带动又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在读《唐雎不辱使命》《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那荡气回肠的情感,余音不绝的韵律,让人忘情于古典文苑,驻足于其中的奇花异卉,留恋忘返。何惧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呢?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应建立读的规范:精神必须饱满——眼到、手到、口到、神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道理也是这样。课堂上要特别强调学生注意力集中,要有好的坐姿,要发出洪亮的声音,要看清每一个字,要积极思考所读的内容。
  其次教师要范读。“范读”就是“示范之读”,教师范读的效果佳,必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之以读”,“读之以思”。同时“范读”的本身又是对学生“授之于法”,能具体地指导学生诵读。比如在文言文朗读指导以正确划分句子停顿为主,而教师的范读,就是对断句和内容进行揭示,如《小石潭记》开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学生往往读作“从小丘西,百二十步……”这样的错读,都是由于对文章不理解而产生的,而教师的范读就能帮助和引导学生断句和理解内容。现代文朗读中:对于文中出现的一些长句子,要指导学生怎样恰当地停顿,如果停顿得不合理就会影响表达,让人听不懂,如《海燕》中“——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力量如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停顿才能读出效果。重音可以根据句子中强调的内容来确定。如《海燕》中“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句中强调的是狂风的动作:“抱”“甩”“摔”,所以“抱”“甩”“摔”等词就应该读重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在速度上感情上作处理以表达出强烈的语气。如《再塑生命》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的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身意外。……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这段文字写动情,应以一种强烈渴望的语调去朗读。朗读时特别要注意轻重缓急。开始是一种迷茫无助,渴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后来,莎莉文的到来正像爱的光明给人一种温馨快乐的感觉。读的时候要读出感动,读出对莎莉文老师的崇敬之情!且边读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会:在自己无助时突然有人来帮助你是你的欣喜。
  最后要指导学生读出每个人的情味:言为心声,直抒胸臆。在朗读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言为心声,即口中读什么,内心也应该思考什么,不能“口诵心非”;二是直抒胸臆,能将胸中酝酿的情感脱口而出,将自己所理解的课文用声音传达给别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读书的声音就代表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三、要持之以恒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并非一日之功,须长期扎实地训练。达到学生朗读时能读出课文的节奏和韵律美,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美读”的境界。
  首先抓好读准关:在初读课文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准、读通课文,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当众朗读,教师特别注意听准学生的朗读,及时纠错。另外,还可采用个别朗读,集体评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互相评价,达到自我教育,不断进步的目的。总之在初读课文这一关时,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训练学生读准课文,何怕学生读不准呢?
  其次要把好优美关: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加深理解,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譬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自然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这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也正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最后,课堂上朗读训练落实多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多读少讲。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学生多读多悟,用三十分钟以上,老师抓住重点讲解,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要坚持把课堂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了两个典故,令人无从捉摸其真义。这类深奥难懂的诗,宜于先把意思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读诗,仔细把玩诗中的精忠报国之情。
  给学生读营造一定的氛围。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配上《故乡的云》这首歌的音乐。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末尾一句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可以找一幅教学图片,同时带来一只古钟,让学生深入意境时轻轻敲打,那悠悠钟声一定能引起发自内心的情思。
  朗读是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方法,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多一些朗读吧,读出背影中凝结的父子深情,读出最后一课中倾注的爱国热情,读出故乡中那冷漠的厚障壁,读出新春生机勃勃的活力……读吧,动口动心动情去读吧,读出语文的美来。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
  沈荷花,教师,现居浙江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