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4期
语文优质课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作者:江 晶
一、多预设,少生成。
预设是由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状况的预料而在课前事先设置的。生成是在课堂上从学生那里发现新问题,或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而改变方向临时生发的。语文课堂教学既有预设,更有生成。课堂是个流动变化的动态系统,它存在着很多不可知因素。无论怎样优秀的教师,都无法精确计算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会有哪些“节外生枝”出现,因此课堂中必然存在生成。并且教师对突发事故随机应变地处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好展示,应成为优质课的一大亮点。遗憾的是,多数优质课却表现得很平稳,很少有变故。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得周密完整,近乎天衣无缝。课堂上,在学生反馈中尽量选择有利于教学程序顺利实施的信息,循循善诱、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跳进自己的预设,使整个课堂表面看起来思路清晰、进展顺畅,实际上犹如一潭死水,使人感觉索然无味。就我看来,预设都达成,没有生成的优质课是很糟糕的课,有表演作秀的嫌疑,对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无多大意义。
二、注重形式,忽视内容。
语文的文本具有最大的阐述空间。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通过对它的解读使学生掌握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解读文本,主要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解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能对文本进行意义的建构。立足文本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前提,教学形式是为文本服务的。我们在课堂上选择什么样的形式,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必须视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可是很多教师只愿在形式上下功夫、结构上动脑筋,似乎只有这样优质课才出彩。他们不愿在解读文本上多花些时间和精力,照搬教参上的观点和结论,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深度与创见。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个性化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离开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去追求形式的创新﹑花哨,无异于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其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或哗众取宠。
三、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的灵魂,它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切实可行,能使课堂上的一切活动井然有序、具有实效,成为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反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上课就容易产生随意性和盲目性,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成为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语文教学。在现实的优质课中,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少,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多,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就更少了。在教学重点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有的教师按部就班,从字、词、句、段、篇、内容、主题、艺术特点到延伸拓展、课后作业,面面俱到、无所不讲,使得课堂在贪多求全中迷失了教学重点。有的教师文本还没有读懂读透,就游离文本、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一堂优质的、成功的语文课,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学重点必须突出。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有再强的教学业务能力,也很难让课堂呈现足够的亮色。
四、多媒体使用不当。
多媒体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在得到越来越多认可的同时,也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现在的优质课比赛普遍要求运用多媒体,没有多媒体的课很难评为优质课。因此,参加优质课比赛的课,无一例外使用了多媒体。而大多数教师仅仅把多媒体当作小黑板、挂图和传声筒。即使引入影音资料,也不过是在解构文本。还有的教师把课件做得精致优美,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文本仍然迷惑不解,过分猎奇的课件并未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更有甚者,让多媒体反“辅”为主,课堂由多媒体牵着鼻子走,使本应是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课堂变成了死板僵化的课件演示过程,大大束缚了师生的思维和手脚。诸如此类对多媒体的使用不当,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非但没有提高,反倒降低了教学效率。这种情况下,多媒体不用也罢。
五、教师语言缺乏示范性。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提倡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中,提高读写和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除了多练,还需要教师语言的示范。如果一节语文课能有几处精彩优美的教师语言片段展示给学生,将会给学生极大的激励和示范。我认为,具有示范性的教师语言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点评时恰到好处,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精练。这样的语言在优质课上难觅踪迹。这种示范性教师语言,恐怕要成为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语文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以上列举的中学语文优质课的种种误区,只是优质课诸多误区中的一部分。这些误区的存在,使人感觉优质课表演作秀的成分较多,而求真务实创新的成分较少,造成部分优质课不优质的现象。以上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评价标准的偏差与某种功利的驱动,使教师们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致使优质课背离了教学规律。优质课本应是优中选秀、质量高的课,它应代表先进的教育思想,代表新课改的潮流,应起到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作用,目前的优质课离以上要求相距甚远。优质课若不及时走出以上误区,将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将阻碍新课改的进程。
如何使优质课走出误区,真正成为“优质”的课呢?就我看来,应从评价与教师两个维度,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评价观念。优质课的评价观念应当从关注教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评价的要求是:“课堂教学评价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应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树立“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从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角度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优质课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第二,改变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由以往专家说了算的评价方式,转变为由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生等共同参与,并且充分重视学生评价的方式。引进过程评价,由重视结果的评价转变为重视过程的评价。把评价与研讨结合起来,给参赛者反思和总结的机会,给听课者思考和讨论的机会。使评价方式尽可能科学,评价过程尽可能客观公正。使优质课的评价过程成为激发教育智慧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师应摆正心态,正确对待优质课。参加优质课的目的不应只是获奖,营造“轰动效应”或引起同行关注,更不要把优质课过多地与评职称、出名、提干等利益联系起来。如果优质课不再承载太多功利目的,如果教师们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优质课,把它当作学习、研讨的平台,相信教师们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教学才能与教学个性表现出来,还语文课以本来、真实的面目。那么,每堂优质课真正成为优质课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
第四,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节优质课,是一名语文教师理论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优质课,对语文教师理论素养与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用先进的理论模式指导教学,才能使目前普遍存在的经验型教学向理论型教学转化,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只有在平时广泛涉猎,不断反思、总结,多取他人之长,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有所创新,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课堂驾轻就熟,在优质课比赛中脱颖而出。
新课改呼唤优质的优质课。虽然目前的优质课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但是所幸已有越来越多的同仁意识到这点,并且在积极寻求对策,对优质课加以改进,帮助它走出误区。处理好优质课中存在的问题,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将推进新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
江晶,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教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