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4期

要以宽容与赞赏的心态对待差生

作者:龙文平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的转变更是刻不容缓。就转变后进生方面的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一是善于挖掘优点,多加鼓励和赞赏。当今,在教育界有一个误区:许多教育工作者只看好“优等生”,事事处处关爱、迁就他们,让他们不断得到赞赏。而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却得不到一丁儿赞赏,总认为他们没有优点可言,一无是处,甚至他们有优点、有进步,教师的鼓励和赞赏也是少之又少,因为教师对待他们,总是习惯于批评和斥责。后进生真的就没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吗?以我自己亲身体验,回答应是否定的。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就会发现那些后进生同样有许多优势潜能。记得2003年,我担任初二的班主任时,在开展“我之最”、“我也行”、“我会表演……”等活动中,我就发现以前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绝活”、“绝才”呢,几个原来我认为是已无药可救、纯粹是给社会增添负担的后进生,居然也纷纷露一手,有的剪纸,有的打快板,还有的讲历史故事等,赢得广大师生阵阵喝彩,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令我刮目相看。这时,我也因势利导,不失时机特别地赞赏他们一番。由于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显示了自己的本领,令其他同学对他们再也不另眼相看了,很有成就感,自信心大增,尤其是还受到老师破天荒似的表扬和赞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班几个后进生在学习和纪律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上课再也不故意捣乱,违反纪律;做好事的队伍中也有他们的身影;更难得的是居然经常向我请教有关学习上的各种问题。结果,他们之中有两个还考上了重点高中。
  二是以心交心,真情感化。人,总是有感情的,感情是师生沟通的桥梁,真情是转变后进生的催化剂。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往往是因为在感情上存有障碍。他们一般受到家庭、学校、教师、同学的歧视,生活在冷漠和孤独的环境中,从而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学生一厌学,捣乱课堂纪律、逃学上网、打架斗殴、结伙偷窃等往往就接踵而来,让教师、学校防不胜防、为之苦恼愁心。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转变班上这一小撮后进生呢?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多深入学生,了解后进生产生消极情绪的种种原因,做他们的朋友,多找他们个别谈心,讲学习,谈理想,多讲他们身边的成功事例,千方百计让他们倾吐心声,放下心中的垒块,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确定奋斗目标,鼓励他们在音体美劳等方面发展自己的专长。只要教师用真情去与他们做朋友,交谈中,多表扬他们的闪光点,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样,后进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内心也充实了,就会找机会改正自己以前的错误和不足,努力进取,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的一番苦心,才会有回报。
  三是教师要宽容,循序渐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不过后进生的缺点和不足多一些。人与人之间要宽容,对待后进生更应宽容。这些后进生不但成绩差,而且思想道德差,他们不但没有为班争光,反而不断给班级添乱抹黑。不少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有一种急躁情绪,总想三两天让他们改造过来,教育几次就让他们改邪归正,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实际上,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帮助后进生改掉各种恶习;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循序渐进地让他们克服不良陋习,应允许后进生反复犯错,在反复中看到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再进步,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并由此产生自尊自信、决心改错的愿望,从而最终取得显著进步,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等生。
  四是争取家庭与社会的积极配合。一个后进生真正要做到“革心换面”、“回头是岸”,单单靠教师、学校做工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大力配合。一个后进生,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中,有父母的呵护和教育,但同时又是一个社会人,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更不能游离于社会而成“真空人”,他们总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所以说,要转变后进生,就必然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配合。
  在后进生转变工作中,必须情字当先,用老师的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龙文平,教师,现居江西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