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4期

爱的表达

作者:苟翠翠




  儿时我从未有过望眼欲穿、等待母亲回家的感觉,因为记忆中她从未远离过家,我母亲她就像是家里的碗筷、桌凳一样,随时进门随时都能看到。她总是低头做着似乎永远都做不完的家务活,总是在我们进门时报以微笑。但她偶尔也有生气流泪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我总是选择躲开,随着小伙伴的一声呼唤,我那淡淡的烦恼瞬间便消逝得无影无踪。因此即便是现在我依然不很清楚母亲那时的忧伤以及她最终一句话也不说离我们而去的原因。她从不轻易把儿女们单独留在家中,而那一去却与心爱的儿女们成为了永别。
  我爱我母亲,但从未认真地向她表达过,她永远也不可能听到了,这成为我今生永远的伤痛!我时常想,如果母亲知道我们爱她、不能没有她,她也许到今天依然健在,那该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
  ……
  我女儿经常抱着我的脑袋上下左右地亲,在我佯装生气时她却很夸张地如大人们酒醉似的“狂”笑,她是那样的开心和满足,她的表达让我们母女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初的我为什么连这么小的孩子都不如呢?记得母亲经常在亲戚面前故意问我“妈老了后你管不管妈?”或是“你以后有了工作就不回家看妈妈了吗?”之类的话,每到这时我总是厌恶地回一句“真烦!”或是充耳不闻,我从未想一想母亲说这话的意思。到母亲撒手人寰的那一刻,我似乎才读懂了她内心的伤心和绝望。
  农村人特别注重养老的说法,当身为独子的哥哥伤透了母亲的心后,她便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女儿们的身上,尤其是我,书读得那么好,是全家人及亲友们的希望,母亲大概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些安慰,不,后来我才知道她或许是在寻求一点生存下去的理由……可我没有给她!姐姐也是如此,我们似乎都懒得去理会母亲,我们忽略了母亲……如果我真的不爱母亲,我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痛苦和自责,然而恰恰相反我们深爱着母亲。
  在母亲生下妹妹之后,我一直都是抱着母亲的脚睡觉的。那脚板硬硬的,就跟男人的一样,抱在怀里却暖暖的,心里踏实得很。母亲很怕痒,但她还是很有耐性地依着我。时间一长,我就养成了那种习惯,睡觉离不开母亲的脚,因此后来即便是白天,母亲也经常在做针线的时候,伸出她结实的脚板让我抱着,哄我睡觉。
  ……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老是沉浸在往事中,他(她)一定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可总是时常回忆起和母亲在一起的往事,每次都充满悔恨与自责,我甚至厌恶自己,无法原谅我们这些儿女对母亲欠下的债!我不敢想象母亲在决定离开人世时内心承受的痛苦,“哀莫大于心死”,没人知道母亲她临死时的绝望,或许她在我们床头逗留了很久,那时我们都在熟睡中……
  朋友们,我想人们很大一部分痛苦来自事先的漠然与事后的悔恨,来自事先对爱的奢侈与无动于衷!我们很少对自己心爱的父母、爱人、师长、朋友、抑或陌生人表达出我们的爱意,甚至连一个友好的眼神都不舍得给予,尽管我们心存感激,却往往在事后追悔莫及,之后又重复以前的对爱的熟视无睹……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知道感恩,让人痛心的是我们忘了表达。
  ——有爱,莫忘表达。
  苟翠翠,教师,现居陕西永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