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古代文化传统
作者:唐彦临
作为一篇文彩横溢、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前赤壁赋》以赋体的形式特点,游记的外在内容,承载了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旨趣和审美心理。
文章的核心部分是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讨论人生的意义,故富于抒情性和哲理性,但这种哲理性,并不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和纯粹的逻辑思辨来表现,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运用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艺术手法达到的,其外在的突出表现则是诗情、画意、哲理的统一。
这种说理的方式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传统,自先秦庄子一派开始,就有“言不尽意”的观点,庄子借用寓言,将深奥的道理寓于形象的描绘之中,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水”与“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以物寓理的载体,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的感慨,到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江边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4]的领悟,而苏轼更是继承传统,运用人们最常见的水与月,水与月的最常见的变与不变,有穷与无尽的辩证统一关系来阐明人生哲理。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雄浑壮阔的场面寓宇宙的浩淼无穷,以江水的长逝而不往寓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到“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月出月落的变化,来寓宇宙人生的圆转变化和生生不息。没有枯操得使人乏味、沉重的哲学术语,诗的语言与深刻的智慧结合得如此高明、美妙,简直是一个奇迹。
以艺术形象作为抒情达意的凭借和依托,抒发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它不但示人以富有美感的形象,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或想象,使人感到在有限的词句中蕴涵着无穷的意味,从来就被认为是散文创作的最高境界,成为历代文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苏轼曾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5]可见,苏轼也深受此种文论的影响,他在理念上极力维护文学的抒情性、形象性,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视为文学的抒情形象的不可或缺的特征,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在《前赤壁赋》的创作之中,在其笔下极尽渲染之能事,活生生渲染出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玄远意境,直令读者产生“我欲乘风归去”的审美冲动。
但苏轼并非是纯客观的、亦步亦趋的描摹物象,他对于外界自然的描绘就如同是画中的写意,书法的狂草一样,注重突出的是外物给我的主观感受,突出的是一种精神的意绪与领悟。《前赤壁赋》虽然以记游的形式写成,但其重视的是主体意识的自由抒发,主观感受的随意表现。其中涉及的意象己不同于生活、自然的原型,而是艺术加工的创造性产物,其中倾注了作者自身的丰富情感,成为一种为生气所灌注的、有机的生命体,它显得比一般的自然还更自然。
对现代人而言,大部分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仅止于“游山玩水”而已。满足于观赏自然时获得的感官满足与喜悦,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会在面对大海、登临绝顶时在潜意识里进入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获得更深的感悟,多数人对自然美游山玩水式观赏态度和走马观花式的观赏方式下,能够在山水美中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状态的恐怕很少,因为那需要有良好的审美心境,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需要时间,需要驻足,需要排拒各种功利杂念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虽然以直觉为特征的美感形态也能使我们获得身心愉快,使精神得到放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志,但它毕竟还不是对自然美的最高审美境界。我们说自然美对人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完善人格的作用,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追求。在实践中,具体到某一个人而言,能够达到何种高度,却因主客体的种种差异而不同。而苏轼的正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
《前赤壁赋》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一个普通篇目,它所蕴涵的丰富的古代文化精神并不是一个特例,可以说,在各种大学语文教材的版本中,都体现了编者以传承文化传统为目的的苦心经营,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忽视了这一点,单纯进行字词句及篇章结构的分析,就难以培养出真正具有审美心理和审美素养、性情优雅的一代学生,也就失去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目的。只有使我们中国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化传承、发扬光大者,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为主体,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
注释:
[1]《大学语文研究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李泽厚《乐感文化》,摘自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首都师范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论语·子罕》。
[4]《春江花月夜》,摘自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5]《白石道人诗说》,摘自[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唐彦临,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