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信息16则
作者:洪 鸣等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于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在《文艺报》上发表了自己履任以来的第一次新年寄语,她在寄语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人说,一个民族对文学的亲近程度,显示着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这样的话也许会让写作的人乐观,因为这样的表述强调了文学之于民族心灵的微妙而有力的功用,强调了文学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整体中的分量。但是我常想,其实这样的话对一个写作的人更是一种严峻的提醒,当作家期待全社会亲近文学的时候,作家自己对文学是否有足够郑重的亲近和敬意呢?在新年到来之际,我愿意扪心自问,并愿意和我的才华各异的同行们一道,珍爱文学,亲近生活,叩问良知,诚实写作。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自觉地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和时代进步的脉动中,努力以创造性的劳动和富于艺术魅力的作品,使我们的文学实践焕发更饱满的活力,呈现更真挚的力量。(闻雪摘编)
●江苏举行苏童小说创作研讨会
2006年1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50余人出席了由江苏省作协主办的“苏童小说创作研讨会”。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建功到会代表中国作协致祝贺辞。陈建功在致辞中提到“苏童是当代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他20多年的创作历程在同时期作家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今天,我们对其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我们认为深入研究苏童的创作成就为中国当代文学所提供的丰厚收获和创作经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苏童的不少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赢得了无数的观众,也为苏童本人赢得了更多的忠实读者,他的十多种小说被多次翻译成英、德、法、意、日、荷等国文字,为促进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在国际上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评论家雷达、陈思和、吴秉杰、李敬泽、吴义勤、李建军,作家格非等人在发言中普遍认为,苏童的创作从整体上来说个性突出,风格明显,长、中、短篇都有可喜的成就,而短篇小说的成就就更显著,也更富有感人的艺术力量,而就其作品的影响力来看,早期作品相比晚期更有开拓性意义。(洪鸣摘编)
●范仲淹研究会在京成立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2006年12月10日在北京成立,范仲淹第28世孙、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当选会长。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是经文化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由从事范仲淹研究和教育工作的文化机构和研究人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全国性、学术性社会团体。研究会旨在团结国内外范学专家学者,开展范仲淹思想文化的理论研究,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优秀传统思想。在当天举行的研究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82名理事,其中范姓理事有22名,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各方面专家则占了12名。在成立大会上还举行了由范国强主编的20世纪《范仲淹研究文集》首发式。(洪鸣摘编)
●第三届e拇指手机文学原创争霸赛在海口颁奖
第三届e拇指手机文学原创争霸赛于2006年12月25日下午在海口举行颁奖典礼。王豪鸣等六位作者分别捧走六个体例的金拇指大奖。本届争霸赛共收到9万3千余件参赛作品,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新加坡、新西兰的3万多名参赛选手和55个高校文学社团参与了角逐。赛事设置了汉语诗歌、情感故事、办公室故事、幽默笑话、手机日志、悬疑接龙六类体例,分个人和文学社团两个赛式,各体例设金拇指、银拇指、铜拇指、大拇指及优秀奖奖项,经22名国内著名作家组成的评审团评选和数十万读者的投票,287位参赛写手分享了各级奖项。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届赛事期间,手机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方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原来70字的短信方式已经风光不再,而彩信、特别是手机上网创作并阅读者占参与者的半数以上,“手机阅读”的市场潜力已现端倪,并引起纸媒期刊界的关注。本次赛事由中国移动联合《天涯》杂志社、天涯社区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蒋子龙,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罗保铭、海南省文联主席韩少功及著名诗人多多、王小妮等多位国内著名作家和诗人出席了颁奖典礼。陈建功副主席在发言中指出,手机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具有公众广泛参与、传播迅捷等特点,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真实心声和时代精神,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洪鸣摘编)
●《当代》年度最佳长篇小说新鲜出炉
第三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2006)最佳奖”于2006年12月20日评出。铁凝的《笨花》荣获“年度最佳奖(专家奖)”,王海翎的《新结婚时代》荣获“年度最佳(读者奖)”。此外,获得“年度入围奖(专家奖)”的是:莫言的《生死疲劳》、苏童的《碧奴》、都梁的《狼烟北平》和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获得“年度入围(读者奖)”的是:苏童的《碧奴》、铁凝的《笨花》、都梁的《狼烟北平》和余华的《兄弟》(下)。(鸣子摘编)
●余华认为荒诞将成国内文学主流
2006年12月,小说《兄弟》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小说作者余华为复旦学子作了名为《文学不是空中楼阁》的讲座。针对《兄弟》此前屡被批为“过于荒诞,脱离现实”,他反驳道,之所以会有人批评小说《兄弟》过于荒诞脱离现实,是因为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荒诞洞悉不够而造成的。“这年头,芙蓉姐姐这样的人物都有出场费了,国学辣妹去孔庙‘勾引’孔子,还将之称为‘弘扬国学’……这些无比荒诞的事件,不都上了我们的报章杂志,还成了热点新闻吗?”相比这些荒诞的现实,《兄弟》的荒诞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余华说,他在清华管理学院任教的朋友看了《兄弟》后曾告诉他,那些去清华念EMBA的老板们,百分之八九十都很像李光头,“这听起来很传奇,但却是现实。”余华透露,自己在写作《兄弟》前后,更是听到了许多现实生活中关于“结婚”与“离婚”的“荒诞故事”。“《兄弟》出版后,有人把一则新闻报道贴到我的博客上,内容是某地开发区的农民为了获取更多赔款,制造了无数婚姻事件来钻政策的空子。还有,有个80岁的老太太曾三次被当地20多岁的男青年抬去民政局,办理结、离婚手续;一对中年夫妇离婚以后,丈夫怎么也不愿与妻子复婚了,因为这是他多年的夙愿……”余华认为,中国人有制造“荒诞”的天分,比如他还曾听说过,有个中国母亲移民去瑞典时,为了能把已经成年的亲儿子一起带去,竟然开出了母子俩假结婚的证明。“我们中国人总能想出办法来钻空子,哪怕用荒诞的办法也行。”他预言,“中国的荒诞才刚刚开始。如此荒诞的当代生活如果再延续50年,那么‘荒诞派’必将成为我们文学的主流。”(后生摘编)
●陈晓明认为文学批评不该格式化
2006年12月19日,由北京市文联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2006北京文艺论坛”在北师大召开。会上,北京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晓明认为,在传媒霸占话语权的今天,规范的文学批评日渐式微,以商业性报纸为中坚力量的媒体逐渐发展出一套以“酷评”甚至“恶评”为特性的批评规则,这直接造成只有“酷评”才会在媒体叫好,而学术地阐释文学的批评则会被视为学究气十足。由此,陈晓明在深感困惑的同时,也责怪媒体不该武断地将文学批评统一格式化。本次论坛以“传媒与文艺”为主题,包括孟繁华、喻国明、张颐武、朱大可、陈晓明、程光炜、于丹等在内的近50余位文艺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传媒与文艺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陈晓明在所做的题目为《文学批评当下的境遇或向死而生》的报告中说,文学批评走到今天,已经被一种强大的失落感所裹挟,“一方面以前文学批评的生存空间——文学期刊杂志变得边缘化,其结果也使文学批评边缘化;另一方面,在报业市场化、报纸追求‘眼球’效应的背景下,纯学术阐释式的文学批评被拒之千里,使得文学批评再难给文学的经典化做出决定性的贡献,代之的是满眼所见的‘酷评’甚至‘恶评’,一些专业的文学批评在此便被武断地格式化了。”(后生摘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