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教育杂谈

作者:蒋旭霞




  教育是什么?这是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该试着回答的问题。对于每个教师来讲,这是一个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就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或许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有些盲目和无用了。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与人类的需求的本质相关的,人类本身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一切以人为本,从人的本身的需要出发。或者说人类将来会有什么需求,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先行。可以预见,未来的教育与人的生存将会以更合理的方式融合为一体,未来人的生活将更依赖于教育。
  唯有当我们了解了人生的深刻意义,这时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意指培育一种完整的生活,培育人走向幸福之路。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作为一个“人”所要追求的。
  教育首先是源于人的生存需要。教育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以后,更高层次上来讲教育即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了人类拥有幸福感而教育。与动物相比较,人是天生就没有生存能力的弱者,人赤条条的来到人间,唯有教育才能使人进一步获得更好的生存的能力,唯有接受教育才能使人生活得更完整,并唯有教育才能使人走向幸福。
  我们当今的教育从学生上学开始,特别是上了中学,学生便不断为了分数拼搏,教师更是以学生的分数来判定一个同学。至于同学的其它已初露端倪的潜能经常被忽视。同学在校的任务就是如何来获得高分。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获得高分。传统的教育,最终导致学生与完整的生活相脱离;传统的教育,使人的独立思考生活变得极为困难。
  我们的教育即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的教育。似乎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毕业以后能继续深造,或者找到一份足以光宗耀祖的工作。学生在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因为很多原因,教师很少把精力放在真正意义的“人”的培养上。教育的任务应该力图给学生创造完整的生活,积极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正像许多人都知道一个道理,一个人拥有了足够的金钱,是可以过上舒服的日子,可并不一定幸福。那么一个人仅仅达到了最终的功成名就也并不意味着拥有了完整的生活,也不能称其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教育只是建立在为了功利的获得的目的之上的,或者说我们大家把学生在校的教育看作是对将来生活的准备,学生在校只是在为将来更好地生活作准备,如果这样,学校生活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这样的教育是不全面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其实,当我们走向而立之年,甚至有一天变老的时候,回想我们的从前,读书的时光是那么的值得留恋,年少时的男女同学成了一辈子最好的朋友,成了一辈子最美丽的风景线。可是,在学校教育只是为将来更好的生活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我们大家又是错过了人生多少有意义的时刻呢?
  人,是什么,人又需要什么?这些都是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人的需要都是多方面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只是功利的获得就是最大、最必需的满足。马斯洛的人需求五大层次就说到,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发展的需求。幸福感的建立正是基于需求的满足之上的。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是为了考高分,将来就有一份好工作,这种想法看似正确。这种想法如同一个人拥有了钱便拥有了一切如出一辙。如果一个学生在学生时代便忽视生活,不懂得和身边的人和谐相处,不能较好地了解和评价自我,不知道如何把目前的生活过得更好,那么他日后即使功成名就了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恐怕就会牺牲了自己的美好的生活为代价。因为他关于生活的一课在学校里没有人给他上过,学校里也没有任何人重视过,更不会有目的性的指导他。
  现在重点中学里的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用倒垃圾,寝室里的垃圾由寝室往外扫就得了,因为学校早已请了阿姨来打扫楼道。学生的生活处理能力很差。一些班里的很多同学一起生活了几年,竟然相互都没说过话,学生的相互交往、沟通的能力都是很欠缺;有些学校也在变相的给学生的成绩排名,如在成绩单上注明班级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这又会给学生造成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
  学校里的同学和以此构成的生活、学习环境就是最好的学习的资源,试想想,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在哪个场合(除了开会)都没有如此多的同龄人聚在一起探讨同一个问题,如果能让同学相互启迪智慧,这又是人的一生当中多么难得的机会!唯有当今的学校教育、课堂生活给了我们如此的机会。在生活中,每个同学身上有不同的优点,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同学相处就接近美好生活一步;课堂上,如果教师开发了同学身上的潜能并让它们在课堂上绽放,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变得多么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学校生活也会变得有意义。
  学校的生活,就是人生活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人的一生中真诚的、令人难忘的一部分。学校里的学习资源更是一个巨大的生活宝库。学校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成年以后做的铺垫,学校生活是一种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体验。
  为了人的幸福而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幸福。
  蒋旭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