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胡爱琼




  当前教育家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学生的主体性,便不会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一个个语境场所中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喜欢学语文,乐于在学习语文方面积极投入。
  《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多门学科的基础。不但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抓住语文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课内外的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如教师讲述形近字知识时,以商业合同“货到付款”和“贷到付款”为例,说明“货”和“贷”字一点之差,经济得失相去甚远。讲近义词时,以“台湾海峡两岸同胞”一词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排除文字表面的分歧,终于使中美两国顺利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开创了中美外交新纪元为例,说明近义词的运用如果能独具匠心,就能收到很好效果。这些以重大外交事件和商业活动为例子的字词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学生的情绪便顺应客观教学的要求,积极思维,不断探索。
  当语文的兴趣性、实用性为学生接受时,学生会觉得“学有所获”,而成功的学习体验又会令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这样他们学习语文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就能体现出来,为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那种上语文课时无精打采、睡觉魂游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少。
  语文教学是由教师、教材等因素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中介。教师主要通过教材来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课文要文质兼美”。这是因为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文作为文道合一的凭借。我们现行的教材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的深刻渗透,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基础性和先进性的辩证统一,适用性和启发性的相互协调”等特点。教师的工作如能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发生兴趣,那就是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充分发掘课文的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的因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看谁能最快地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神态、动作、语言找出来,看谁能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评价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反映社会的本质。在速读、讨论中,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营造交流求知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同类课文作探究:有的学生举例说《孔乙己》,掌柜因孔乙己欠钱未还才记起他,人情冷漠;有的学生举例说《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因女婿借钱赴考而破口大骂,亲情失落等。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达成共识:以金钱作为人际关系亲疏的标准是唯利是图的表现,是为文明社会所不容。与此同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和社会热心人士捐款赈灾助残等活动,说明亲人之情、同学之情、师生之情是弥足珍贵的。这样的教学活动,通过调整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既满足学生自主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民主和参与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又使学生发展了以高度的注意力,精细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为基础的思维敏捷性。
  胡爱琼,广东番禺钟村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