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把握

作者:吴姝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文在初中语文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现实的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仍旧局限于文言知识的传授,或解释翻译、或背诵默写,往往忽略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这种沉闷乏味的教学方式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生应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理念。其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每一篇古诗文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其中蕴藏着人生的智慧,人情的美好。深入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情感,是陶冶学生情操,澡雪学生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让古诗文学习与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相联系,怎样才能让学生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融合,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动情的同时又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呢?我认为,以下尝试既可以把握古诗文情感,又可以将授之以法,动之以情,熏之以美有机结合。
  
  (一)披文析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作者因情动而创作的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读者要想欣赏作品就要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由表及里地把握诗词的意蕴,进而揣摩作者的情感。所谓“披文”最主要的是把握关键词,即“文眼”。只要把握文眼,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当我们阅读《小石潭记》时,便可围绕“心乐之”的“乐”来切入全文,引导学生围绕作者为何“乐”?是否真“乐”?两个问题进行思索,随着问题的深入思考,作者的情感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醉翁亭记》,则可抓住一个“醉”来品析,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知识积累及情感体验,通过给“醉”组词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可以组为“酒醉”“陶醉”亦可组为“醉人”等,在此基础上,还可用“我认为醉翁是 醉,因为 ”的句式来说话,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析情,又可以入情。披文确实可以品析诗人、文人的胸中丘壑,眼底性情。但品析时并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感悟告诉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及已有基础,借助组词、换词、增减等方法,层层深入地捕捉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真情。所谓“披文便可得意,得意自然入情。”
  
  (二)论世揣情。
  
  孟子云:“论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文如其人,要想读懂前人的作品,感受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就应该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写作背景等。因为有些作者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文所反映的情感就不同,如一代诗圣杜甫,他的《望岳》让人感受到的是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当我们得知因为此时此刻的杜甫正值年轻,父亲又在兖州任司马,他有机会游历奇山异水,更有远大抱负,此情便显得顺理成章,如果能再结合自身实际,自然会情不自禁地高吟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我们了解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后,再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诗句时,诗人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便不知不觉潜入内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不同的作者即便面对同一景物,但由于时代、阅历不同,抒发的情感也迥然不同。如同写夕阳,处于中兴的唐王朝的刘禹锡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处于即将衰败的唐末期的李商隐却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的伤感不知不觉沁人心胸。更有些作者因为避祸,作品往往写得含蓄,这时更须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的身世,才能准确领悟情感。初读《桃花源记》,你一定会被其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也不禁羡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但当我们了解作者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连年战火,民不聊生时,便可恍然大悟,文中所描绘情景并不是作者的真生活,此文只不过是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与现实形成对比,揭露现实的黑暗。
  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文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正因如此,论世揣情是值得我们尝试的析情方法。
  
  (三)摹景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有言“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色彩”。文人们总喜欢借景抒情,但同样是美景,进入作者笔下的景物却不全相同。如《醉翁亭记》中写到“林壑尤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石潭记》中则写道“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再来看《满井游记》,却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水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面对美景的不同描绘,反映作者们的心态个性各不相同。欧阳修面对美景,能够忘掉忧愁,自得其乐,虽然从他的醉态看来,充满无奈和凄凉,那是另外一回事,起码玩的过程是快乐的;柳宗元呢,同样是为了排除忧愁,看到美丽景色只是暂时快乐,最终因为景色凄清而离开,看来柳宗元并不能像欧阳修那么洒脱;袁宏道则表现面对美景,就像脱笼之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能高兴何必想着痛苦,个性极其鲜明。因此,作为读者在阅读“借景抒情”的作品时,应该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摹景悟情。在阅读时要先摹出其中的景;其次,再由景探究作者们的个性心态;再次,还要理解一些常用景物的特定含义,如莲、竹、梅、松柏等事物,虽然作者的描绘不尽相同,但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及文化心理的因素影响,一般都象征高贵、傲岸、坚贞不屈等气节。由此来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隐约可以感悟似是无情之竹柏其实也寄寓作者虽经挫折而不屈之情。此外,还要关注同一景物的不同内涵,如“月”,李白是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思乡之情;苏轼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寄寓人生哲理;王维则是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借此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因此,在品析写景句子时,应该根据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不能以偏盖全。
  
  (四)比较辩情。
  
  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别事物的重要方法,人们总是通过对相似或不同事物的互相比较获得正确认识。在语文阅读中,通过比较能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为此,在学习古诗文,理解作者情感时,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有时可进行同主题、同类型作品的比较,有时则可进行同作者不同作品的对照比较,有时可进行全篇比较,有时突出某一点进行比较。如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自然而然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因为两文都有雪景的描绘,两文都是创作于被贬时期,读来似乎大同小异。但经过比较,你才体会到《湖》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而《江》则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同中有异。同一个人的作品也可借助比较来清晰情感。如杜甫的《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文虽创作于不同时期,但一“忧”一“喜”都是表达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通过比较,可以让我们的感受更深刻。再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但有人认为作者表达的是“闲愁”,有人认为是“闲情逸致”,是“闲趣”。是悲凉还是乐观?确实不易体会,那么就让我们由此及彼,看看他在被贬期间的其他诗句吧——
  “1、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3、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通过这些诗文的比较阅读,我们便可体会被贬的作者在此文中表达的情感的是微妙而又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蕴涵其中,但感情有其特色性,那便是旷达。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这里也强调了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掌握以上探究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成为能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还可让学生进入时空隧道,穿越遥远的年代,深切体会古代仁人志士的情操和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吴姝瑜,浙江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