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巧用“两多”上好写作教学课

作者:秦振峰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否运用点拔的方法,巧用“两多”,即培养学生学会多视角观察事物,多方向思考问题,是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中学生写作状况的关键。
  
  一、多视角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所谓“视角”,就是指反映客观事物基本特征的某个侧面,也就是看问题的看眼点。一篇好的作品,是作者引导读者透视生活底蕴的窗口,洞悉理性天地的灯塔,领略情感世界的桥梁。就写作而言,“视角”的选择,不能不说是衡量作品高下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和决定其成败得失的一个极有份量的法码。
  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状况是令人忧虑的。叙事平均有墨,不分主次;写人没有特色,难得要领;抒情平淡乏味,无病呻吟;议论缺乏创见,人云亦云,其语言贫乏,内容单调,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平庸之作俯拾皆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选择写作的角度,无疑是中学生写作通病的症结之所在。
  针对上述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选择“视角”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学生相机诱导,适时点拔,抓住要害,排疑释难。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收到了一定的实效。
  任何事物,就其特征而言,往往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网络结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充满哲理的名言,精辟地道出了客观事物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固有特征。因此,主体在把握与表现客体的过程中,必须采用与之相适用的多视角的方式;作为思考成果物化表现形态之一的写作,同样要遵循人类的这一认识规律。但是,中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环境、知识等诸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考方式往往表面为直线型、单项型,对事物的看法通常呈平面状态,所获得的认识也只能是事物局部的表面的现象。也就是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他们还没有具备一双与认识的对象能够相适应的锐利的多功能的眼睛。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其思维的局限性,变单项、直线型为多项、发散型,使其思考方式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必须首先教会他们“多视角”认识事物的方法。
  一次,我们就“人”作为认识的对象,让学生专谈对“人”的看法。大家开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觉得这个题目太大,无从下手;即使少数人有所议论,也是内容抽象,大而无当。接着,我们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角度来谈,譬如,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从个人与群众关系的角度,从伦理的角度,从审美的角度等。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适宜于自己写作的角度发表了对“人”的看法和见解。尽管他们的观点还不够全面深刻,甚至有这样那样的偏颇之处,但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终于知道什么是认识事物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及时抓住战机,加以引导,从归纳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就拿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来说,由于人的行为方式千差万别,所以认识人的“视角”同样是很多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有保留动物原始需求的动物性一面,又有超越动物性特征的社会性一面,从而构成所谓“灵与肉”的矛盾,人有适应社会前进要求的肯定性一面,又有不适应社会前进要求的否定性一面,从伦理的角度看,有喜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有真的一面,也有假的一面,从审美的角度看,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每个“视角”都可以反映出人的某些本质方面,而“多视角”的综合认识就形成了认识人的立体结构系统,只有依靠这个系统,才有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人、认识人、从而抓住人的本质特征。
  
  二、多方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写作,是一种隶属于思考范畴的创造活动。一种创造活动,往往要经过从扩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扩散思维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完成。写作前的构思是一种复杂的扩散思维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分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阶段,其中变通性阶段最为关健。一般说来,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别去扩散,思维量总是有限度的,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司空见惯的。这正是写作中出现千篇一律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在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别去继续扩散,思维量就会扩大,思维结果可能是富有独创性的。这样,构思的作品就有了新意,也就自然地避免了雷同现象。由此可见,变通性阶段可以使思维趋于灵活和独创。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学会“多方向”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要求学生灵活地富有独特性地从不同的思路去认识客观对象,也就是让学生在同一命题或同一个材料型作文面前,尽量提出切合题意的多种中心(或主题),从而达到培养扩散性思维能力、发展创造力的目的。
  我曾多次利用阅读和写作课训练学生的“多方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有一次,我把这样一段话抄在黑板上:
  “嫁十年,年三十,以疾卒,诸姑及兄弟器之,感动邻人。于是彭绩得知柴米侨,持门户,不能专精读书。期年,发数茎白矣。”
  这是清学者彭绩给亡妻写的墓志铭。铭文只有四十五个字,语言朴实凝炼,情感笃厚,铭文言外之意颇丰,学生只有“多方向”思考,方能理解其中的“言外之意”。我问同学们;第一句话九个字有几层意思?大多数同学只能从字面读出三层意思;“出嫁十年后,三十岁那一年,妻子因病英年早逝。”我紧接着点拔:是不是还间接地告诉了我们他妻子出嫁的年龄?还有他丧妻后的心情?学生深思片刻后,争着举手回答了隐含其中的两层意思:妻子二十岁出嫁、妻子英年而逝,彭绩万分悲痛和惋惜:铭文第二、第三句是彭绩从侧面夸赞爱妻,但从字面看没写一个赞美的字——贤慧呀,善良呀,勤俭持家呀,等等。作者以事说理抒情,意在言外,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归纳如下信息:一是彭妻善良,他不仅对彭绩关爱有至,而且对彭绩的弟妹亦厚爱有加,因而嫂嫂英年早逝,他们万分悲痛,痛苦不已。二是哭声感动邻人,不仅说明姑嫂情深,也说明彭妻贤慧,与邻里相处和谐,故邻人对她的不幸也深感悲哀。三是彭绩现在才知柴米价,说明妻子在时他不过问这些,这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彭妻既勤俭持家,又疼爱丈夫,把家务重担一肩挑,才能使丈夫两耳不闻家务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铭文第四句说彭绩一年后,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这说明年仅三十来岁的彭绩因过分操劳和伤心已经未老先衰了,英年丧偶对彭绩的打击太大了。
  接下来我安排了一个课后练习:要求学生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为题写了一短评,对彭绩的铭文进行赏析,以提高他们多方向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对一些条件作文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逆向分析思考,以期让学生思路出奇,思想出新,标新立异,不涉俗套。
  有这样一道条件作文题:阅读下边故事,写上篇读后感:
  “东汉时有一少年陈蕃,独居一屋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客?’他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反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面对观点彼此对立的话题,我们首先鼓励学生就材料涉及的问题畅所欲言,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因而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了许多新鲜的看法。其中有两位同学的见解不同凡响,他们公然为陈蕃鸣不平。
  其一曰:“官家子弟,庭院有仆役洒扫,何须自己动手,然而,不也有人‘扫天下’了吗?注重扫屋者,不是有很多人只关注‘安乐窝’的富丽堂皇吗?再说,陈蕃若为‘扫天下’刻苦攻读而忘扫一屋,岂不对将来兼济天下大有裨益?怎能因一屋不扫,就断定‘何以扫天下呢?!”其一曰:“‘扫一屋’与‘扫天下’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扫天下’,不仅需要坚韧不拔的大志,还要有奋不顾身临其境大勇,更应有超凡脱俗的大智。为此,连寝食都往往废忘,何况‘扫一屋’?扫屋仅须举手之劳,何人不能为之,又能给‘扫天下’增添多少光彩?因此,薛公高见,本人实不敢苟同”。
  世界是多彩的,万物是复杂的,事理是多层面的。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因势利导,注重“多视角”观察与“多方向”思考,长期坚持,定能改变写作千人一面的现状,使写作园地百花争艳,异彩纷呈!
  秦振峰,河南南阳幼儿师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