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孔子谈学习心理

作者:杨 健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要求维护和恢复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即“礼”时,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上是把复兴“周礼”的任务和要求直接交给了氏族的个体成员,要求他们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去承担任务,而追求知识、勤奋学习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也是孔子的认识论。它使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科学价值、至今仍有意义的学习心理方面的普遍规律。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归纳起来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关学习的认知过程,如感知,记忆,理解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积极性的,如兴趣,动机等。在孔子的学习心理思想中,也已涉及并强调了此两类心理活动。
  在学习认知过程方面,孔子主张“多闻”、“多见”、“默识”、“笃志”、“举一反三”和“温故知新”。这论及到感知、记忆、思维及“学习迁移等诸多心理学问题。
  “多闻”、“多见”是就对事物感知而言。孔子很谦逊地说“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他强调自己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多闻多见。《论语》一书中论及“闻”有“听到”之意的有四十八处,论及“见”有“看见”之意的有四十七处。(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后所附《论语词典》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知识的,并以此为学习的起始阶段。
  “默识”、“笃志”是讲记忆问题。《论语》里要求人在学习中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在多闻多见的广博学习之后,应当牢固记忆,并及时询问不懂的问题,思考所学的知识。如此便把记忆与感知,思维都联系起来了。又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都是讲与记忆有关的问题。孔子不仅指出记忆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进行复习,后者正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所证明。
  “举一反三”是说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种启发式教育正是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实现的。他在论述学习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认为从“闻”“见”中所得的感性知识若不经过思考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则其学是惘然无所得;反之,没有“闻”“见”为依据,思考只能是空想。孔子的学思结合和“思”以“学”为基础的思想符合现代心理学中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与感知是辨证统一关系的观点。
  此外,在孔子的学习心理思想中还包含着现代心理学家们重视的“学习的迁徙”问题。所谓“迁徙”,是指先前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对后来学习另一类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影响。据《论语》记载:子贡以为人能“贫而无谄,富而不骄”总算可以了,于是问孔子,孔子回答说毕竟不如贫而能乐,富而能好礼!子贡听了以后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证明此意,所以孔子称赞他“始可与言诗也,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告诉以往的,就能知道未来的,这不能认为只是启发式教学,也同时涉及到学习的迁徙问题。
  关于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方面,孔子很重视学习兴趣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庸也》)他强调要爱好学习,以学习为乐事,并举出颜渊为好学的榜样。孔子认为好学是求学和具备各种美德的必要条件。他曾对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智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论语·阳货》)
  此外,孔子还注意到了学习动机这一心理因素,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朱熹释“志”为“心之所之谓之志”,“志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四书章句集注》)
  杨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