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诗歌教学中的意境鉴赏
作者:王海燕
首先,鉴赏诗歌的意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在讲王安石的《书湖阴生先壁》时,我布置学生画一幅画,先把诗里提及的事物找出来:茅檐、花、树、江水、绿野、青山,我要求同学们想想还可以画上些什么?这时,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画篱笆、晒谷坪、风车等;有的说画口古井、轳辘、木桶等;有的说画座独木桥和一叶扁舟等,不一而足,真是想得不亦乐乎。此时此刻,我不能不被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所震憾,他们所想象的内容远远超过字面内容,那种意境是多么让人羡慕:和平、宁静、悠闲、美好,好一个“世个桃源”。同学们也沉浸在自己所构想的美丽境界中。可以说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同时使他们在情感上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其次,鉴赏诗歌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诗歌的意境鉴赏过程是一个对美的审视过程,诗歌的意境或高亢悲壮,或抑郁顿挫,或激越昂扬,或明丽清晰,或清静悠闲,或凄凉阴暗。这种种意境都具有不同性质的美,学生在品味、鉴赏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人文性质的审美,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审美。
另外,鉴赏诗歌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赏诗歌正给予了这样一个良机,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展示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学生在鉴赏中创新,在创新中鉴赏。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意境呢?我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绘画,即用绘画的形式把诗歌的意境展现出来。绘画的好处是把心中所想的形诸笔端,成诸纸上,可以把诗歌的意境在视觉上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形象性、直观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品味诗歌,他们感到很新鲜,自然也就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率。再次,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描绘,即用生动、优美、形象、流畅的语言把诗歌的意境描述出来。描述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要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描述可分为口头描述和笔头描述。一次精彩的口头描述,就是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就是一次有激情的演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能配上与诗歌情调相协调的古乐,那效果会更好些。而多进行笔头描述,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朗读,即体会感情,把握节奏去朗读诗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读多了,不仅其义会自见,其境也会随之自见。朗读时,只需学生将意境形之于脑,做到胸中有诗。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感悟;也可以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当然这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如配乐朗读,闭眼摇头朗读,或是设计一些情景来帮助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全身心地投入诗中,见到诗中“真佛”。
同时,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意境时,应注意几点:①因文而异,方法多样。②因人而异,形式丰富。③因时而行,灵活操作。
总之诗歌教学中的意境鉴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每教学一首诗歌,尽量让学生多领会其中的意境。
王海燕,湖南攸县健坤外国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