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论诗歌中反手法的应用

作者:叶晓芬




  诗歌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其实古人还讲究炼手法。手法运用得当,能使诗歌别具魅力。下面就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探讨其奇妙的艺术效果。仿照沈先生的说法,就是“‘反’中见妙”。
  
  一、“反”思
  
  常称“对写法”。明明自己思念对方,偏偏联想成对方思念自己,深挚的情感愈见婉曲含蓄。
  高适在《除夜作》中巧妙地运用了“对写法”。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诗人远离家人,身居客舍,唯有寒灯相伴,“凄然”之情不言而喻。可是,诗人却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写下“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表面意思为:除夕之夜,故乡的亲人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何处宿,想着我如何度过这美好的除夕夜……其实这正是诗人“低头思故乡”的一种表现。尾句“霜鬓”形象再现了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诗歌妙就妙在第三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载》中说:“作故乡亲友思念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的诗歌鉴赏材料——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有异曲同工之效。冬至,诗人身在驿馆,抱膝枯坐,思家之深之情态溢于言表。然而在三、四句却想象出另一幅情景:“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将情感由单方的思念拓展为多方共同的思念,思念变得丰富,耐人寻味。
  而把“对写法”发挥到极致的应数杜甫的《月夜》。
  今日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身陷长安,望月思家。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应该是“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诗圣毕竟非同一般,他独出机杼,神驰千里。诗歌全从对面写来,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鹿州,已尽含其中。两地望月,一样相思,“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深沉悲哀。
  柳永《八声甘州》有“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其妙处全在“想”字,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再如周邦彦《苏幕遮》有“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轻松的调侃之中饱含着诗人浓厚的乡情,耐人寻味。这样的例子在古典诗词中随处可见。
  现代诗歌也继承了这种表现手法,如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突破传统的正面写法,从对方的角度,描写对方的动作、情态、语言,表现对方对自己的依依不舍。以彼写此,言在“彼”而意在“此”,以少胜多,互为补充。
  
  二、“反”喻
  
  即虚喻。一般的比喻喻体多为生动、浅显、具体、简洁之物,而有一种比喻却反其意而用之,它用抽象、空灵、虚幻的事物作为喻体,即用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这种比喻我们称之为虚喻。如“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冰心)用抽象的“泪洗过的良心”来比喻具体的“雨后的青山”,以虚喻实,传神地描绘出雨后青山的清新景象。台湾女作家琦君就非常欣赏,“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琦君《泪珠与珍珠》)。
  虚喻在古典诗歌中更为常见,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落花自在飘舞,宛如梦幻;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诗人以无形无态的“梦”喻自在飘零的“飞花”;以无声无色的“愁”喻无边无际的细雨。以抽象比喻具体,使读者领会“飞花”的轻柔、空盈,似梦一般不可触摸,不可把玩;感受“丝雨”的细碎、缥缈,如眉间心上的愁绪,缠绵不绝,挥之不去。比喻新奇传神,空灵缥缈,妙不可言。梁启超以为“奇语”。(《艺蘅馆词选》)
  
  三、反衬
  
  反衬即反面衬托,因为其突现最鲜明、效果最强烈,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所青睐。古代的诗人对此情有独钟。反衬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利用情感落差来抒情。
  南唐灭亡后,后主李煜由凌驾于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沦为任人凌辱的“违命侯”。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其间日夕以泪洗面”,悲痛之情可想而知,他把满腔真情诉之于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以梦中的片刻“贪欢”,来反衬梦醒之后现实的无奈凄凉,可谓“天上人间”。品味着诗歌,凄凉之感从心底油然而生。无怪乎曹雪芹称李煜为“古之伤心人”。
  有经天纬地之才、安国兴邦之志、匡时济世之心、驰骋沙场之愿,无奈生不逢时,一生投闲置散,英雄无用武之地,辛弃疾、陆游即是典型。反映到词中,用得最多的是“以壮写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以挑灯看剑的豪迈举动,军营生活的雄壮气势,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反衬“可怜白发生”的严酷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于作者犹如百丈高楼失足,扬子江心翻船,感情由激昂雄壮的顶峰跌到愤懑痛苦的深渊。
  以喜写悲更见其悲,以壮写悲更见其悲。诗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巨大的情感落差,才使得情感的表达如此强烈深刻而又淋漓尽致。
  2、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乃人情之常,文法之规。然而,清人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话很有见地。
  “以乐景写哀”,主要是通过乐景引起愁思,通过哀与乐的对比,达到以哀景写哀所达不到的艺术境界。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眼前江碧鸟白、山青花红,诗人触景生情,不禁有迟暮飘零,归期遥遥的感伤。景与情之间的反衬关系,使诗人的感伤之情倍加沉郁。堪称“以乐景写哀”的典范之作。
  再如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世移时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凉心境相映衬,突出了被禁困的哀怨之情。另如唐诗人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汤显祖《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以哀景写乐”,无论诗词曲,都较为少见,却往往给人强烈的新鲜感。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哀境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王维《塞上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前四句,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凄烈。后四句笔锋一转,别开洞天:边防将士斗志昂扬,气宇沉雄,令人鼓舞,完全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景象愈凄烈荒凉,愈反衬出将士百折不回的英雄气魄。改成春和日丽,反而衬托不出雄伟博大的气象来。杜甫《江汉》后四句:“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日薄西山、秋风飒飒,凄凉满目,但正处暮年的诗人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老当益壮的情怀。哀景对于反衬某些豪情确实有特殊妙用。
  《诗经·采薇》篇中有情、景反衬的经典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
  3、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蝉叫鸟鸣反衬林静山幽,成了妙语佳句,被后人奉为“以动写静”的楷模。
  以动写静,更显其静。这样的例子在古典诗歌中举不胜举。“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系列的例子无不体现了诗人们在这方面的杰出的艺术造诣。
  反衬之法还在形体、色彩等方面有广泛的运用。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
  诗歌中的“反”手法,突破常法,出其不意,出“反”制胜,“反”中见妙。涵泳诗词中的“反”手法,我们不仅领略了诗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巧笔佳构,更品味到诗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深意厚味。
  
  叶晓芬,浙江瓯海任岩松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