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理念

作者:邓刚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及“整体提高”。由此,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主体性的发挥,人文性的贯穿、发展性的落实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三大关键理念。
  
  一、主体性理念
  
  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让学生会读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如果没有阅读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那么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个性就难于得到积极的发展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主体性理念呢?
  第一、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孟子说“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则忘之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构建的知识技能,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对其终身发展更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把握准学生对阅读此类文章的认知结构、理解水平,从学生实际水平、心理需求出发,从课文的学习要求出发,指导学生确立可实现的阅读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向下有效学习。
  第二、开展师生、生生愉悦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师生阅读的对象。所谓阅读就是读者同作者通过文章而进行的一种平等、宽泛、自由的心灵对话。《新课程标准》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章时,要求学生与作者的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作为教师,亦要换位到学生的角度去细读文章、体验“文章”,同作者文本对话。教学时在“教师—学生—文本”多层循环交流中,寻找师生默契的交流点,追寻文章的思维流程,赏析文章时,师生方能“同步感应交流”。
  第三、鼓励学生独思探究交流。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问题才是自主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反复读文后,教师积极营造宽松的探讨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发问答问,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哪怕是不成熟的,教师应给予合理的赞许;对于可取的“亮点”,给予赞扬。让学生既做“问题”的发现者,又做“问题”的解决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主动参与所获得的成功,分享自己同他人交流的喜悦,激励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第四、挖掘新角度赏析、延伸。语文的主体对象主要是文章,在中学,除却议论文、说明文外,大多是记叙抒情类,其间表达的多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感受或者对社会现象的评议,每一篇文章都展示着不同的风格,包含着不同的情与理,有着独特的学习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善于挖掘出文章独特的“个性价值”,寻找文章的精要之处,动人之处,学生疑虑之处,力辟蹊径,创设新的教学思路,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同学生一起赏析文章的“风格价值”,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实现文本的学习价值。
  
  二、人文性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了在一贯重视工具性”(知识性)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人文性”。课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不应只见“知识”,不见“文化”;只见“文”而不见“人”。因此,在教学时除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进行能力训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
  现在所说的语文的人文性不等于过去提的统一的“道”(文章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亦不单指语文教学中应加强的思想教育。新课标下的人文性应当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不同特点、人成长的差异、个性品质出发,挖掘文本中“人类文化”的精神成分,采用科学而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个人良好的精神品质、审美情感和健全人格。即“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文学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阅读中如何有效进行人文性教育呢?
  第一、多元解读文本价值。教师首先要正确分析挖掘入选在教材中的课文在当时的“时代精神意义”,再从不同的角度,用今天的时代观念去解读文本中依然闪烁或散发着的智慧光芒,让师生找到共同的精神感触点,以此来组织阅读交流,让师生心灵碰撞、共鸣。
  第二、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过去教师“传道、授业、解感”,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动输出,学生被动输入,师生并没有在平等的交流中感悟“人性”,现在提倡平等对话,则“人文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对话中“读悟渗透”。即将人文教育同语文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溶在一起,凝成一种精神力量,在平等对话中渗进学生心灵。
  第三、升华激荡学生心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掘出作品的“情、理、味”,用对“孩子深沉的爱”和作品中浓厚的“情、理、味”去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让心灵在读的声音所交织的“情、理、味”里去趟过来回,在来回中去感悟、去体验,同作品中的“人性、人情”一起共鸣,借以受到震撼、净化,人的精神境界就在这沉思与反省中逐步提升。
  
  三、发展性理念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情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阅读教学追求的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首要的途径是立于课内,其次伸于课外。课内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法。课外发展应用。这当引导学生在课余多下工夫。
  第一、读悟。“教学千法读为本”,“三分文章七分读”。于读中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作有声有情的语言,感于耳。边读边悟,在读中思索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以及情感流露的脉络,在思索中悟作者的情感、意蕴、哲理,以领略文章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
  第二、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好语文须赖于大量阅读积累,“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要引导学生广泛去积累精彩语言,领悟语言的含意并加以活用。
  第三、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的阅读是僵化的、失败的。语文阅读要结合生活体验、阅历,充分发挥想象,把静态的文字所描绘的幻化成动态的情景场面,丰富作品的情感、形象、意义,以充分体会文章的价值。
  第四,融入生活。德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苏霍姆林斯基亦说:“不要因教室一扇门而把学生与世界隔绝开来”。因此,学好语文,还要同生活相联系,走出校园,看看布告栏、报廊、各种品牌广告、招牌,浏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门匾、碑文等等。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的延伸,让语文成为生活的精华,那么语文阅读教学就回归到了永不枯竭的大海中,焕发出语文旺盛的生命力。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是开放的、发展的。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又得到空前重视,我们利用好校内课程文本资源,通过主体性、人文性、发展性理念的实施,培养学生在社会中去再学习、去再运用、去再发展的语文能力,那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3期《全方开拓阅读教学的空间》全振邦。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8、9期《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方仁工。
  3、《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11期《关于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徐利。
  4、《教学与管理》2001年10期《阅读教学要实现六个转变》孔祥申王昌龙。
  5、《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1980年11月第一版。
  
  邓刚云,四川隆昌幼儿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