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古诗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杨 杰
抓住关键诗句,深入挖掘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教育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涉江》就是一篇爱国主义诗作。在讲读这首诗时,我在同学们基本把握全诗的结构和运用奇特瑰丽的想象同现实作对比,突出表明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乘鄂渚而反顾兮,疑秋风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等诗句的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人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理想,关心时政,眷恋祖国的崇高精神境界。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当今一些出国留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拒绝外国高薪聘任,不留恋异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进一步体会“爱国”一词的深广含义。
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代诗歌的现实意义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浪漫主义杰作。它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诗人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手法,由现实到梦境,再由梦境到仙境,使现实同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虽没有提到现实,却通过“安能摧召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点睛句做结,巧妙地暴露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通过赏析,同学们不仅对此诗的浪漫风格赞叹不已,而且对诗人那种不为权贵所屈的傲骨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这时我又进一步引导: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李白,尚能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铮铮傲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高中生应该以怎样的行动效仿李白品质的可贵之处呢?就此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十分热烈。有的同学说要像李白那样不慕权贵,不向金钱和恶势力低头。有的同学认为,当今社会虽然存在一些不正之风,但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却不应随波逐流,而要像李白那样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成为抵制不正之风的模范。经过讨论,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李白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吸收其中有价值的东西。
杜甫的《兵车行》是一首现实主义的名篇,它反映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统治者穷兵黩武,不断开拓边疆,士兵大量死亡,人民苦不堪言的历史事实。诗人杜甫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兵车行》艺术地再现了这段历史。
该诗从作者亲见的情景写起,字字句句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爱憎。其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诗句集中体现了此诗的现实主义特色。诗人勇敢地站在人民立场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皇帝。这对地主家庭出身的杜甫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一点不能不向同学特别交代。
在同学们了解该诗背景和现实主义特色,把握了作者的思想倾向之后,我开拓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客观地分析评价杜甫的爱民思想和斗争精神在今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反复阅读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杜甫的“爱民”思想和斗争精神尽管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他那同情人民疾苦,反对非正义战争,反抗统治阶级的暴政的主张,在今天仍有其不可否认的进步性,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人民需要和平,维护和平的新形势下这种主张尤其值得提倡。
杨杰,黑龙江省汤原县职业技术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