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本

作者:闫 瑛




  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课程改革以来,新教材加重了文言文的比例,这就为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而且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地组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文学传统)的感情。
  如何教学课程改革后的文言文?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只有抓住文言文教学之本——“读”,才能迎来活力四射、生机盎然的教学局面。那么,怎么“读”才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做起:
  
  一、“读准”,即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这一环节在课前预习时就要进行,在正式上课之前,应该要求学生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某一段重点阅读,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而此时,老师的作用应集中在鼓励上,鼓励学生要迎难而上,更要鼓励学生做好预习记录工作。重点是学会有条理的记录下自己的困难、疑惑,方便随后的教学。为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每次变换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如:个人预习,同桌合作,小组讨论、全班共研等。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设立有价值问题评选的机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扫障设疑。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对于下一步的“读懂”有很大帮助。
  
  二、“读懂”,即读懂文意
  
  这一环节可采取由“引”到“议”的过程进行。先说“引”:即教师适当的“引导”。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在质疑答疑过程中,由教师有的放矢地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古义为动词“跑”的意思,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步行”;《愚公移山》中的“智叟亡以应”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是“没有”的意思;《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妻子”,课文中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陈涉世家》中的“尉果笞广”的“笞”,古义是“用竹板打”的意思;又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文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另外,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本文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塞翁失马》中“马无故亡而入胡”的“亡”在本文中是“丢失”的意思;在《陈涉世家》中“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接下来就是段落文意梳理,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即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此外,还应注意,翻译时应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陈太丘与友期》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应译作“中午过后(客人)没有到,太丘便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才到”。在进行相应段落的教学时,我们一定要给时间让学生把阅读所得向大家宣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对学生的发现,要随时进行鼓励,给学生展示成果的空间。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千万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既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再谈“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以上活动,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进行。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和全文的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地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三、“读新”,即读出新意
  
  有了前面环节的学习还不够,还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让学生有更新更深的感悟。这时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作者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心得、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如在进行完《木兰诗》中的一、二段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出木兰下决心替父从军的情景,或用书上语言进行表演;或可以增加难度,用白话文进行表演,或让其他的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进行背诵的配合。这样,学生的理解得到更好的深化,课堂更充满了创造的喜悦和青春的活力。
  “教无定法”,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狼》时为了让学生仔细揣摩屠户的心理活动,让其表现生动再现,就要求学生深入文本采取“添枝加叶”法读课文,这样一来,好多有新意的见解都出来了,如:(该出手时就出手)屠暴起……,缀行甚远(我命休矣!)……,止有剩骨(我的妈妈呀)……。由于学生读出了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一来,学生爱学、乐学,成绩自然会稳步提高。
  以上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认识。当然,解读文言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学习,从方法到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史记》《汉书》等名著。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能力。相信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文言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会迎来一片更新的天地!
  闫瑛,湖北枝江马店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