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弗洛伊德与荣格文艺观之比较
作者:张永新
无意识虽然不是弗洛伊德的独创,但第一个把无意识概念带进心理学领域,并对之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而且取得巨大成就的是弗洛伊德。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全部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基石。荣格本来是弗洛伊德最得意的学生,因在无意识问题上与其导师发生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创立了不同于精神分析学的心理分析学。荣格心理分析学的最重要的概念和基本假设是集体无意识,它贯穿于荣格的全部学说,而集体无意识又根本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早期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中受到压抑的心理内容,因而具有个人的和后天的特性。荣格针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学说。荣格认为,在无意识心理中,不仅有个人童年的经验,而且积淀着许多原始的、祖先的经验。据此,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并指出个人无意识是无意识的表层现象,集体无意识才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和动力。因而,个人无意识要依赖于集体无意识。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假说,贯穿于他的全部思想和理论,导致了在许多问题上同弗洛伊德的分歧。那么,这一假设是否具有合理因素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说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理论来自大量精神治疗实践,那么,荣格关于集体无意识的假说则来自对考古学、人类学、神话学的深入研究。荣格注意到:某些表现在古代神话、部落传说和原始艺术中的意象,反复地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明氏族和野蛮部落中。荣格据此推断,在这些共同的原始意象的背后,一定有他们赖以产生的共同心理土壤,而这就是他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所包括的一切内容都是一些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而它们在现实中大都得不到满足,于是就排挤到无意识领域中。在荣格看来,构成集体无意识的首要内容是原型,他把原型描述为无数同一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留下的沉淀物。他认为原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模式,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
无意识的传达方式和途径是不同的。在弗洛伊德学说里,无意识总是以隐蔽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梦幻、过失现象及升华等都是常见的表现方式。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释梦便可发现潜意识的内容;过失现象是潜意识在起作用的结果,分析过失心理也可以找到人的真实愿望等。荣格把原型理解为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它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原始现象,另一个表达方式则是神话和童话。这两种方式都已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原型,因为“当它逐渐成为意识及可以察觉时便发生改变,并且从其出现的个体意识中获得色彩”。
二、创作动机的来源——力比多和原型
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创作冲动的分歧直接导源于理论的基本分歧。弗洛伊德认为,一切活动都来源于“力比多”,创作动机当然也不能例外,因而用升华说解释文艺创作的特性和心理动机。他指出:艺术家自幼就为俄底蒲斯情结所困饶,但可以通过艺术创作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补偿。荣格则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活动,创作冲动和创作激情来源于无意识中的自主情结。荣格说:“我们最好把创作过程看成是一种扎根在人心目中的有生命的东西……这种有生命的东西就是自主情结”。而这种自主情结又植根于集体无意识原型,因而创作动机来源于原型。
依照弗洛伊德的升华说来看,艺术创作的奥秘在于满足艺术家个人得不到满足的愿望,艺术作品则是能够满足愿望的代用品。由此,弗洛伊德找到了文艺家创作的目的就在于制造一个幻想世界,也就是创作白日梦。“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这种愿望往往从现在的境遇回溯到早期生活经验。所以,创作就是“现实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的记忆”。因此,创作激情和创作冲动来源于某种隐秘的,见不得人的个人动机和欲望。荣格则不能接受这种观点,否认创作冲动来源于性欲,否认创作动机与作家个人经验有关。而是认为,创作动机先天就植根于无意识原型深处,那儿是人类的童年和人类灵魂的故乡,并从那儿获得全部力量。这种来源于集体无意识深处的创作冲动,是一种超越了艺术家个人的力量,它仅仅通过艺术家的笔自发地喷涌出来,艺术家的一切活动也仅为艺术作品的顺利流出铺平了道路。因此,荣格说:“个人并不支配情绪,而是情绪支配了个人。”在论及歌德创作《浮士德》是指出:“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三、谁占主导地位——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在弗洛伊德升华说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产物;而到了荣格的原型说,艺术家则成了艺术作品的工具。弗洛伊德认为,追求欲望的满足是人的本能,只不过人们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途径不同,艺术创作活动就是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之一。艺术家把自己的全部本能冲动倾注到对幻想生活的创造中去,作品的内容多是他个人的早期生活体验。这样,艺术家不仅宣泄了个人的欲望,也使欣赏者一同得到满足。在荣格看来,艺术创造活动受无意识原型制约,艺术作品并非艺术家要说的话,而是原型先天赋予的,艺术家仅是传声筒而已。
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弗洛伊德将作家分两类:接受现成题材的古代史诗作家和悲剧作家与似乎是由自己选择创作题材的作家。弗洛伊德重点研究后一类作家,分析作品主人公与作家个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即使是前一类作家,作品中也一定存在着作家个人的情结因素——俄底蒲斯情结。荣格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并不与自己的作品吻合,甚至表现出某种分裂的倾向。于是,荣格认为,艺术家是具有两重性的人。他说:“艺术家……是客观的和非个人的,甚至是非人的和超人的,因为作为艺术家,他只能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一个人”。基于这种观点,荣格区分了关于艺术家的个人和关于个人的艺术家。所谓作为个人的艺术家,指的是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形象;而所谓作为艺术家的个人,则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的形象。荣格指出:“艺术家的生活不可能不充满矛盾冲突,因为他身上有两种力量在相互斗争:一方面是普通人对于幸福安定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残酷无情的,甚至可能发展到践踏一切个人欲望的创作激情。”荣格认为:天才的艺术家由于负担了过分沉重的使命,由于受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的驱使,必然要不顾一切地完成他的作品,从而导致个人生活的破坏。但荣格又要求艺术家超越个人的不幸,超越个人生活的不足和缺陷。
在这个问题上,弗洛伊德和荣格分歧较大,走向了两个极端,二者似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在问题的更深一层上,弗洛伊德强调升华,荣格则注重超越,在升华和超越之间,隐隐约约有相通之处。
四、艺术的本质和起源
艺术本质的探讨往往涉及艺术的起源问题,考察艺术的起源也更利于艺术本质的探讨,这是两个不能截然分开的问题。弗洛伊德对这两个问题的见解与传统观点完全相反,他把富有想象力的创造追溯的儿童的游戏天性。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中的儿童类似富有想象力的作家,在游戏中儿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且为之动情。弗洛伊德进一步分析游戏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时说,儿童长大以后,游戏活动就停止了,从游戏活动中所获得的乐趣似乎也随之消失。到了成人那里,代替那种游戏乐趣的便是“白日梦”。一般人仅局限于此,而艺术家的白日梦更丰富强烈,便成为艺术创造活动。在这里,弗洛伊德没有明确区分游戏和白日梦,实际上从童年的游戏到成人的白日梦,从白日梦再到艺术创造,应该存在两次升华过程。于是,在发现艺术本质的同时,也找到了艺术的起源。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起源依赖于艺术的本质,艺术起源完全成了个人的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