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作者:石 瑛




  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共同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同样包括这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关于汉语语言教学,目前已经有许多系统而优秀的成果,随着汉语和汉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随之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如《中国概况》、《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中国文化地理》、《中国文学》等,很多院校还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课。这些文化知识对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汉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这种文化课上系统的文化教学,我们认为,文化教学还有很多是应该而且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的。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和文化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因为汉语的词汇里包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信息。这里要谈的就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文化的界定。季羡林先生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礼仪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包括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即文化的精神内核。
  以上两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层次的。表层的物质文化教学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侧重于表层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教学则难度较大,因为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容易理解,所以,到了中高级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就文化教学的阶段性而言。(这种划分只是就总体原则侧重点而言,实际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授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体现。)不管表层物质文化还是深层精神文化,可以说都离不开词汇的教学。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因此,从词汇中可以反应很多文化要素,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词汇教学来传授文化知识。下面结合实例分阶段讨论一下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衔接。
  在初级阶段进行文化教学时,可以通过词汇教学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如:解释“聘礼”、“迎亲”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礼俗文化;介绍“姑妈”、“姨妈”这些亲属称谓时,可以对比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对称性来介绍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解释“龙井”、“旗袍”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饮食、服饰文化;遇到“中秋”、“端午”等节日的词时,可以介绍与之相关的风俗和节日来历;解释“京剧”、“唐诗”等词汇时介绍文学艺术文化;解释“胡同”、“园林”等词汇时介绍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这样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了解了中国文化,既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又能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
  精神内容的教学,比物质文化的教学困难得多,除了讲授词汇和成语的表面意义之外,还要介绍较深层次的引申意义。比如不同文化对同一动物不同的隐含意义,大家所熟知的“狗”在东西方文化中就有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这样在介绍到相关词或熟语时就要介绍相关的隐含义;同样的例子还有对“鼠”的不同态度,中国文化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贼眉鼠眼”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姑娘、女人;rat在美国俚语中可指大学新生;mouse and man 可指众生;as quiet as a mouse喻文静如鼠。可见,“鼠”在英语的比喻中则显得比较可爱,所以在解释相关词汇时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解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精神文化的传授中,因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在教学时较难处理。
  比如上课时曾经提到的教授“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时遇到的困难。介绍这个成语时要讲清它的来源故事和引申意义,这个成语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中国人理解起来很容易,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些西方留学生难以理解甚至困惑的地方,也许会有学生问“他为什么不搬家,却要费那么大的劲儿搬山?”这在他们看来很不可思议,会觉得中国人很迂腐,不懂得变通。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呢?一般老师可能会解释这是中国的寓言故事,它是为了要传达一种精神的。这样的说辞并不能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困扰,他们可能还是不会理解。那么这样的文化点还要不要介绍给外国人?如果介绍要怎样介绍?李泉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还是要介绍,但是要使别人理解,可以补充介绍和之相关的一些文化,能够解决留学生心中的疑惑。比如在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时,补充介绍中国人的家园观念。由于中国人“家”的观念很强,对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地方有很深厚的感情,故土难离,所以要移山而不是搬家。这样介绍比前一种简单的说辞要稍好一些,勉强可以解释过去,但依然还是在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解释问题,所以在留学生看来也许还会觉得勉强。且不说这个寓言里到底有没有中国人的家园观念在里面,即便是有,难道对中国人这种家园观念的理解,就一定会比理解从移山的行为体现自强不息的观念更容易吗?(西方人好像也没有那么强的家园观念,很多国家没有户籍,可以随时搬家,人到哪里,哪里就是家。)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经过调查以后才能够得出结论吧。
  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是不是对于这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就要回避,只介绍那些外国人可以接受的文化?我觉得在文化教学的时候,是要考虑教学对象能否理解接受的问题,因为教的目的是为了学;但这个问题是从属于教学的,学习者是受众,要教的文化是怎样的文化,这一点毕竟不取决于学习者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说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只教学习者能够理解的东西,因为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会随着文化学习的渗透逐渐增长,也许一个文化点在当时难以理解,但是对这种文化了解到一定程度,以前接触到的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也许在某一个时间就会自然领会。比如还是那个“愚公移山”的例子,并不是所有学习者都会提出类似“为什么不搬家”的疑问,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学习者都不能领悟这个寓言所反映的文化点,这是其一;其二,如果类似的误解在很大范围内存在,那么,我觉得以家园观念来做解释,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方案。这里面我觉得更多的是由于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有些文化重实用,功用性很强,而中国传统文化重思辨、重精神,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带来了中西方文化看待事物的不同。在愚公移山这个问题上,重功用的西方文化首先考虑的是怎样更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所以很容易就想到了搬家,因为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而在中国文化里,这个愚公移山的故事重点并不在于如何解决山挡着路的问题,而是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种精神,这里面实质性的差异是思维方式不同,而不是一定要找出一个理由来告诉学习者愚公们为什么一定要移山。
  所以,我觉得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点,更重要的是找出某种实质性的差异,然后告诉学习者去体会这种差异。关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如果了解了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等等这些文化之后,就会对中国人的这种重思辨、重精神的思维方式有更多认识,也会更容易接受像“愚公移山”之类的很多问题,这样一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一个而是一批了。
  最后,简单谈一下通过词汇教学进行文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适度原则。虽然前面说过汉语的词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但并不能凡是涉及文化信息的词都要讲,而是要把通过词汇进行文化教学限制在一定量内,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影响到语言教学的任务和效果。所讲授的文化点必须要结合语言教学有所选择,重点还是在于语义的阐明。总之,通过词汇进行文化教学毕竟不等同于单纯的文化教学,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以物质文化教学为主,精神文化教学为辅。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是为了加强而不是削弱语言课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德鑫.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世界汉语教学,1995,(1).
  [7]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3]赵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导入[J].现代语文,2007,(3).
  石瑛,女,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