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读出课文语言的魅力
作者:屠冲儿
在领悟课文语言神韵时,要能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品位课文语言的魅力,通过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课文语言,同时借助外力的作用,即:(1)借助比较:(2)借助想像;(3)借助语言。逐步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从而激起情感的深化。
例如我在教学第十一册《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砸枪这一部分时,我先从两句表达不同感情的口号入手,设问“‘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句口号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明五壮士对敌人的憎恨。设问“第二句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呢?”学生回答,说明五壮士对党的忠诚。设问:“还可以从哪儿体会五壮士对敌人充满仇恨?”学生回答:“班长马宝玉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又问:“如果是自己的枪,砸吗?为什么?”这时,学生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砸枪集中体现了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因为八路军不想让敌人拿自己的枪来杀害中国人自己。“砸枪”充分体现了五壮士爱憎分明的立场。通过这一系列的设问,就像层层拨笋,步步深入,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学的训练,让学生从五壮士的心理、神态来品析揣摩五壮士砸枪举动是英勇豪壮的表现,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情感与战士的英勇壮举产生了共鸣效应,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又如在教第六册《别了,我爱的中国》时,出示课题后,我没有忙着解题,而是针对课题中的“别”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过去学过哪些带有告别意思的词?”学生很感兴趣,争相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板书了“告别、分别、离别、永别、惜别、暂别、小别、死别、拜别、辞别、笑别、送别、临别”等很多带有告别意思的词。接着,我又问:“请大家想一想,课题中的‘别’是属于这许多‘别’中的哪一个‘别’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有的说,作者离开祖国,课文中的‘别’是指“告别”、“离别”;有的说,作者“不忍离了中国而去”,连眼眶也湿润了,这个“别”是指“惜别”、“哭别”……。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我又点拨引导:“从课文某一点来看,大家讲得有道理,但从全文看,特别是从作者的誓言看,到底哪一个‘别’更确切呢?”通过再次认真阅读讨论,意见很快集中在“惜别”和“暂别”上,接着,我又作关键性点拨:“‘惜别’能不能包含‘暂别’?‘暂别’又能不能包含‘惜别’?”这一问,使迷惘中的学生豁然开朗。并求得了一致的理解:作者离开祖国是被迫的,作暂时的离别,是因为他不忍离开祖国,因此,“暂别”中包含了“惜别”,但“惜别”不一定能包含“暂别”。由于学生加深了对课题中的“别”字的理解,对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也茅塞顿开了。如“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学生明确,不管是不忍离去,或是被迫出国,还是希望和誓言,都反映了作者一心一意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个句子在课文中的反复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从依恋到内疚到决心为之献身,一层比一层深沉,一层比一层强烈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于是他饱含激情,向祖国告别说:“别了,我爱的祖国,我全心爱着的祖国”。
一篇课文,这样培养学生的情感,这在整个内心世界中仅是一次积淀,如此反复、迭加,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感是不难培养起来的。在比较中欣赏,以想像为契机,以教师主导的语言为媒介,从语言的神韵中加深体验。这与课文语言的理解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学生的情感及语言能力也得到培养。
屠冲儿,教师,现居浙江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