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王蒙自传》第二部浅论

作者:刘鲁兴




  伴着中国市场上正如火如荼的出书热,《王蒙自传》的第二部也已出版。他的自传的第三部也有了眉目,或许他也开始重视出书前的“预热”,第三部还没出,就已在这第二部上面写出了第三部的名字:九命七羊(即出),这第二部的名字叫“大块文章”,与第一部的名字“半生多事”正好形成和谐照应。这三部书都是用四个大字作为题目,一目了然,且颇显大气。
  有的学者曾经提过这样的建议,就是希望现在那些还健在的老人特别是有些影响力的老人能在有生之年写些自述之类的文字,比如自传,或作些关于一些历史方面的口述等等,这被一些学者称为“活史料”。大概,王蒙作传,也有这方面的缘由。王蒙作传,还是有看头的,分量的轻重,那要看他自己书中的记述价值了。他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个见证人,他经历过风风雨雨,他当过作家,他在北京当过官,他作为中国作家代表也出过国,无论作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还是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他都是有资格的,而且凭他的知识和阅历,“活史料”的价值应该是值得肯定的。甚至他自己都说:“我在《王蒙自传》的第二部是有不少‘干货’的”。
  “孰能无过?孰能免祸?”此八字就是王蒙在这部书的前言的一个格调,前言的最后,他写道,“我愿意与读者共享孰能无过,孰能免祸的经验种种”,这深深地表明了王蒙写这部书的心灵的真诚。
  王蒙在本部自传中写的主要是1978年至1988年的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回想本卷自传所写的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八年,我所参与的政治风云,文学潮汐,社会动荡,地委浮沉……”,同时,他在写这部自传时,也描述了他在文革时的一些生活琐事,即便这些生活琐事,也是值得玩味的。之所以称之为“大块文章”,是因为王蒙在本书中,很多事件的叙述都是围绕他自己的文章的创作来推敲的。专门叙述关于一些文章生成过程的篇目,就有很多。
  王蒙在这部自传里,写出的作家、作品和政治、以及另外的“他者”之间的关系,他真诚地揭示和叹息着这一段段的历史,感怀和感伤着这历史中的林林总总。通过一个文人的眼睛,他以亲历者和旁观者双重的身份,在拷问着自己的思维和历史的思维走向。历史是不能被改变的,但是,它可以让后人警戒,“以史为鉴”,这大概是王蒙写这部书的最真实、最真诚的心灵言传。
  我们如果仔细阅读这部自传,可以看出这部书主要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而且在三个部分主要是围绕着“文学”二字展开的。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三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表述:一是在社会变革中作家创作思维、生活思维的变化;二是作家在做文人和做官之间置身的思维变化;三是在国内和国外的文学交流中的显现出的中国文学的特点。
  我们应该在王蒙关于这三个方面的阐述中,深刻而真诚地思考和探问那一段历史。
  在这三部分中,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政治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这并非王蒙的独创,对于文学和政治关系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在很多传记、论著以及一些普通的回忆性的文章中,都会时不时的被提到。但是,如果想寻找一本能够很全面的,以历史线型纬度详细地记叙中国当代历史中的文学和政治的关系的书,王蒙的这部自传,可以说,就是一部很好的参考资料。
  在第一部分中,王蒙用自己和其他作家的一些详细的事例,告诉我们那时作家在时代变化中思维的变化和走向。在生活和创作之间,在政治和文学之间,作家又是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何处理文学创作的呢?这时候,文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日益加重,使得当时中国的文坛逐渐地变成的一些利益的争夺场。于是,王蒙用一种类似伤感的笔调,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啊,文学!最初与你邂逅的时候你是高扬在九天的艺术的安琪儿,有点神秘,十分纯洁,无比地动人。……而现在,曾几何时,狂风恶浪,电闪雷鸣,狗血喷头,死去活来,千夫所指,人心所向……终于,我明白了,文学是一堆素材,是一堆橡皮泥,艺术是一种手艺,是一种材料,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糊口的方式,是几个手指,捏涅揉揉,拉拉扯扯,抠抠拽拽,你要他粗它不会细,你要它大它不会小,你要它往东,它绝对不会向西!一石三鸟,鼓舞士气,打击敌人,提升自己,皆大欢喜!”
  这就是文学的变化,这就是文人对文学的思维观念的变化:从那种对文学的神圣和爱的思维和情感中转移到一种把文学当作吃饭、提升地位的工具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同时,王蒙一直对中国当时的政治支配文学,按意识形态写作的思维模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给予有力而且充分的说明和批判。历史总是会留下许多痕迹让后人来考察,王蒙在自传中,对历史进行着一种高层次、深力度的反思,读之,不得不令我们感慨万端。
  在第二部分中,王蒙以自己的真实体会,写出了在做文人和做官之间个人定位的矛盾。他不仅在自传中把自己在为官时的心理的矛盾从言语之间彰显出来,还用一个比较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为官之时他人的态度,甚至他人同时为官的行为种种。
  做官并不容易,当王蒙在当文化部长时,也颇有心得,他自己就在自传里说,“我的特点之一是,注意自己应该做什么,更注意自己做不成什么,尤其是根本不可能改变什么。做官方知官小,掌权方知权微,……你应该明白,在十几亿人口,几千万党员,几百几千名‘部级’人士中,你太渺小了。”从这一段王蒙对自己的定位,就可以看出,王蒙做事还是相当稳重的。但是,王蒙心理上也是在变化的,他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是受到了政治权力的影响,甚至他自己在自传中都承认了自己权力欲的膨胀:“同时,我隐隐有一个感觉,当时并不清晰,但是事实,如果我继续做上三五年,我也会变化的。我会越来越沉迷于权力、路线直到政治观点的研讨争拗。各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考验自我,挑战自我,恍惚中若有天(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助的事儿岂能没有魅力?”看来,政治是真的很有魔力的,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沉迷于政治之权力呢?王蒙就在自传中就记下了这样一件让人一听就会觉得心寒的事:“甚至许多年后,还有一位很有身份的可敬的老文艺家,在一次类似的盛大会议上因为理事候选名单上漏印了他老的名字而泣不成声,几乎当场晕倒……”。
  其实,这种矛盾的出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政治和文学的关系问题。政治,无处不在,生活的小不点的事就可能会有政治的介入,那对于这一点,中国的文学创作者又怎能不顾及呢?所以,一旦进入创作,政治的考虑也同时会出现。王蒙就在这部自传里写出了自己的这种考虑。你不能逃避,更不能拒绝,关键是如何与之达到一种平衡关系,这就是认同问题。
  在第三部分中,王蒙把中国文学的独特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面对国际交流,面对国外作家,谁又能代表中国文学的走向呢?如果我们走到国外,一味地批评中国文革期间的文学,一味的批评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一味地站在一个完全的批判式的精英立场来看待文学和政治的关系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要思考一番,这种批判有多少真实的价值?批判是应该和建设是同步的,反对和认同也应该是并进的。这一点,王蒙在自传中就做了大量的分析和思考。
  面对国外文学与国内文学的差异,面对国外作家与国内作家的区别,面对国外对中国文学的质疑,王蒙也在沉思,这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也许,一个时代的文学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它不是个人能说的算的,但是,作家个人又是创作的直接参与者。王蒙在这部自传中总结出了一个他自己的观点:“有一种东西叫做国家利益,有一种东西叫做生活,有一种东西叫做大势,它们比你早年的理念,少年的意气,青春的激情与文章的高谈阔论豪言壮语跟前。国际国内,你可以争强,你可以斗气,你可以铿锵,认下你本来不想认下的那壶酒钱。尤其是政治,政治首先是现实的,其次才是理想的。”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王蒙的对于自我的定位,这种定位是源于他对中国现实的考虑,也是源于他希望能在自己创作中和中国的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之间,寻找到一个最适合的位置。而且,我们可以依稀感觉到他写这段文字的那种类似于“无奈”的心情。
  这就是王蒙的这部书——这部在记忆和抒写中思考人生、时代、文学、政治、人、事的一部值得看一看的自传。
  王蒙在这部自传里,体悟着自己的人生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体悟着自己的创作和时代之间的关系,同样,他还体悟着中国的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自己能在自己的书写中寻找到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也希望寻找到自己在文学和政治之间的那种历史认同感。但是,他也知道,“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如普希金所写,所余的只有往事和怀恋”。
  也许,在我们读王蒙这部自传时,视野里都是历史事件发生的一幕幕的场景,我们会尽量地用自己的思维来还原他说经历过的历史。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体悟,也感怀,同样,我们还在等待着他自传的第三部的出版。在回忆和等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王蒙。
  刘鲁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