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作文写作的三点一面
作者:亓 涛
“三点”指作文的命题、开头和结尾。
先说命题。自高考实行话题作文以来,好像对命题的限制降低了,内容上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似乎怎么写都不会跑题了。但话题往往只是一个写好作文的逻辑起点,既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论点,也不能单单当作文题。要想写好作文,在紧紧扣住话题的框架下,要深入研究话题的内涵,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围绕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由话题这个点来引发出无数条直线。这样可写的内容就广泛的多了,选择的空间也大了。
如以“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针对这样开放性的话题,就应对它先进行拓展,从某个点来展开思维,具体方法是在“风”的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从叙事的角度可写“那天,刮了一阵风”、“风雪夜路情”、“那阵风刮过之后”;也可展开联想与想象,如“地球上没了风”、“风的自述”;也可贴近现实关注社会,如“追风”、“学风”、“吃喝风”等。同样,类似的方法,由“水”我们可以想到“大海、小溪”,想到“水滴石穿”,想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等等。命题的开拓可以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容易启发学生写作的思路。学生只要把握这个点不动摇,“上穷碧落下黄泉”,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命题,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谈。
再说开头。“开头”又被称之为“凤头”、“龙头”,应当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引人入胜,先声夺人。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文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高尔基曾经做过形象的比喻:“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开头就先后经历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最终定下。因此,学生在写作文时更需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开篇就抓住阅者的目光,切忌啰嗦冗长,不知所云。好的作文开头要借助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方式,或者引用经典诗文名言,以增加读者印象,丰富文章内容。
2007年山东省高考作文的题目是《记忆不会被时间风化》,这个作文命题指向明确,学生理解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那么在高考考场上如何迅速切入命题的范围,用一个高质量的开头,来展开自己的作文,就成为写好作文的关键。看一下下面几篇满分作文的开头:
一日,偶读到作家莫怀威的一句话,“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最能打动人的心。”是呀!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心啊!为了求学,我踏上了离家的路,但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褪,反而越来越清晰了。(《故乡,我永远的梦》)
风如遥远的回音,追着梦的翅膀,在亘古不变的神话里寻找一个金碧辉煌的王朝。她是史册里深藏的墨迹,带给人无法言说的美丽和忧愁;她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留给世间难以忘却的厚重和大气。宛如宝剑上镶刻的星辰,恍若皇冠烘托的太阳,一袭轻纱下的曼妙舞蹈,摇醒了一个盛世的传说。古老的风铃开始变奏,浑厚如黄钟大吕的音符直贯苍穹。是你吗,唐朝?(《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
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花开两岸》)
这几篇作文开头紧扣命题,并且对命题适当延伸,有的借用名人话语为文章造势,有的运用修辞来丰富主旨内涵,总之切入中心快,使用手法巧妙自然,再加上语言表达上或是清新如源泉,或是灿烂如云锦,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来说说结尾。好多同学往往忽略结尾,认为只要有总结性的话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文章结尾的好坏,对主题的突出、情感的表达、形式的完美来说关系极大。李渔就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就是指富有文采、意蕴深遂的语言。好的结尾应如干果,耐人咀嚼;如香茗,令人回味;如妙曲,余音不绝。什么样的结尾才会余韵袅袅,回味无穷呢?这也是长期困扰学生作文的一个问题。白居易在谈到《诗经》时有个总评语:“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这里所提到的“卒章显其志”,便是对如何写好作文结尾的最好回答。关于优秀作家如何处理好文章结尾,可以从学过的文章中窥见一斑。
如峻青《秋色赋》的结尾:“我爱秋天,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篇末点题,直抒情感,意味隽永。莫泊桑的《项链》一文在结尾的安排上,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增加了文章的批判色彩。明代古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结尾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亭亭如盖”融进了多少深情,也寄托了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深深的眷恋。这样的结尾意蕴深长,以情动人,可以算得上极致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结尾,都要像“画龙点睛”的点睛之笔一样,让结尾活起来,动起来,达到显其志、明其意、展其情的艺术效果。总之,好的结尾,就像欣赏一首绝好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李白在《听蜀僧濬弹琴》说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大概就是这个境界了。
最后谈一下“面”。“面”就是指作文的选材面。作文最难的就是选材。选材就像搭建人的骨架,只有搭建好骨架才能有血有肉,鲜活生动。而学生恰恰在选材上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摆脱这一困境,就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认知面,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增加厚度,夯实基础,锤炼语言。阅读水平的提高便直接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来提高积累呢?首要选择是阅读教材文本,从文本中积累。如在《荷塘月色》中我们可以体味朱自清先生流露出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在《荷花淀》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抗日根据地普通百姓火热的抗日热情,在《鸿门宴》上我们可以领略刘邦项羽斗智斗勇、剑拔弩张的精彩绝伦。这些内容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与根本,也是作文中选材的极佳范例。阅读就要多扣教材,从教材延伸,涉及自然生活、人生智慧、道德规范、历史传记等等。不光去读,还要鼓励学生去写,通过写读后札记的方式,谈对文本的理解,对中心的深思,对语言的领悟,甚至于摘抄文章,总之要鼓励学生提起笔来,记下所要记的,成为选材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注意把积累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多关注文明礼仪、民风民俗、政治时事、社会进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拓展对问题认识的宽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文本中,从札记中,从生活中,点点滴滴,都可以看作是选材上常流常新的活水。
胸有万卷诗书,下笔有如神助。扩大阅读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作文的选材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要通过阅读把写作水平提高上去,应注意阅读积累的两个阶段。
第一是阅读的模仿阶段:指学生在阅读优秀文章时往往通过仿写来提高作文水平,作文“困难户”更是把仿写当作是捷径秘笈,常常“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实模仿不是简单的背诵与复述,而是更高层次的总结与提炼。仿写要更多体味模仿对象的内涵、思路、表达,要抓住模仿的要点,这些要点就是优秀文章的精髓,是原创作品中的典范。如阅读《林黛玉进贾府》要重点赏析王熙凤的出场,掌握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方法;阅读《祝福》要抓住祥林嫂悲惨遭遇中的几次眼神变化和神态描写这些细节。模仿就是要从描写去揣摩,从情感去共鸣,从语言去提升。这就决定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立的思考。
因此,我们更应注意第二个方面:阅读的创新阶段。
美国文艺复兴领袖爱默生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中国哲学家周国平则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立意要新,观点要鲜。比如通过阅读苏东坡的诗文代表作和专家(如余秋雨先生)对苏轼的评论,许多审美尚浅、涉世未深的学生也能写出异彩纷呈的独特感悟。阅读海子、顾城等人的诗歌虽分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却偏偏引出超越人世沧桑的共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创新是作文不息的生命力,而通过阅读加强体验和感悟,形成自己独特的灵感将极大丰富作文的选材之“面”,从而“浓妆淡抹总相宜”。
当然,写作之“冰”确非“一日之寒”。要融化它,首先要让学生热爱作文,要对写好作文有信心,要有力拔山兮的精神。要知道,人的心灵是世间最广阔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梦,我们的思维也不断跳跃着火花,就让我们用七彩的语言来描绘它们吧。抛开畏难情绪,“爱写才会赢”,相信你最终会对作文“爱上心头”的。
亓涛,山东淄博市般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