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教学反思与特色教学

作者:唐杰华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改的实践家,绝不会简单听命于各种指令、经验甚至条文一类的外来驱遣,相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具备扎实的新课程理念,独立的文本感悟,切实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在各种理论与经验中积极反思,辨伪去妄,逐步形成自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特色。
  
  一、掌握教学反思基本常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是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自我回顾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没有反思的经验往往是狭隘的,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省、思考、探索,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判断和整理,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化,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是多视角、多维度的。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抱开放态度。在学生发展、文本取向、他人经验与理论、自身特点、地域实情等诸方面时刻追问“为什么”、“怎么办”,以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
  一般而言,教学反思可由发现问题、搜集信息与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四个环节构成。
  教学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常用的有:①反思总结法;②对话反思法;③课堂实录反思法;④教后记反思法;⑤行动研究法;⑥课后备课法;⑦阅读新知法。
  
  二、树立新课程理念
  
  教学反思绝不能成为“教学胡思”。在教学实践中轻视理论甚至拒绝理论指导,那我们的教学实践则只能是低层次上的摸索或重复,“费力不讨好”。树立新课程理念,能增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深刻领悟与正确把握,促进教师对原有教学理念的理性批判,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反思的根本所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甄别课改误区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难免会犯过左过右的错误。即或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往往不敢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理论多么前卫,模式多么完善,总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师生自身素养、地域文化差异、政治经济状况等诸方面的影响,更何况我们难免会接触到不切实际的“经验”、教条甚至行政命令。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甄别课改误区,谨防那些披着“课改”外衣的理论和经验蒙蔽我们的眼睛。
  不妨例举几点,权作粗浅反思,说不定在同行面前能“抛砖引玉”。
  1、教师讲解时间不得超过1/3。
  近段时间,竟然流行着这样的观念:一堂课,教师讲解时间不得超过1/3,学生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3。有的地方,竟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政令,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真是咄咄怪事。我认为,对于学生可以自行掌握的课文,教师不讲也可以。但中国语文,尤其是中国文学作品,因其独具的语文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独具的审美品位,还必须在教师自己的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作精心指导,精彩赏析,以引发学生真正的心灵感应。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讲解中传达出精神的感召,情感的震憾,审美的魅力,语言的神奇!这总比支零片碎地割离作品,让学生如同嚼蜡好得多罢。
  更何况学生语文基础不同,领悟能力不同,我们引导和讲解的时间也随之不同,否则,何为“因材施教”呢?
  2、轻视甚至忽略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
  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无疑是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但不少语文教师忽视学科特点,片面理解,认为字词可以不要求,名篇佳作一概可以不背诵。书写差、错字病词、胸无点墨的学生应运而生,这不得不算是一大悲剧!
  我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字词的书写和理解,虽不需要教师一字一词地教,但利用工具书逐步扩大词汇量,书写力求规范这一要求是万万少不得的;名篇名句,虽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但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扎根于头脑中,这也是语文学习非常必要的。
  3、只求满堂热闹。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但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活跃、学生热闹就是一堂好课,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如果失去教学目标,整个课堂“形散而神不聚”,教师成为平等对话中的“缺席”,学生看似主动参与,却漫无目的,这样的“热闹”只能看作是“胡闹”,还有多少学习价值可言!
  4、滥用多媒体。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在了解背景、增强文本内容形象性、渲染气氛、激发情趣等方面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有不少教师抛开文本,淡化语文素养的培养,漠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似乎使用多媒体成了目的,课堂花哨,把语文课变成了看电影,这无疑是喧宾夺主,无的而为罢了。
  5、教学流程模式化。
  常言道:“教无定法”。教学设计是灵活机动的,不存在拈之即录的模式,它需要教师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教学设计总是从“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目的”入手,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以及课程资源存在的差异,必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机械套用模式,千篇一律,课堂无新意,造成学生学习倦殆,还淡什么“教学效果最优化”!
  6、只顾优生有收获,不管后进生“死”与“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见过不少这样的语文课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在师生互动中,敢于发表自己观点、能够阐述自己见解的学生只在少数,甚至是极个别,其他绝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呆呆地坐上一节课,成为师生互动的“旁观者”。这样的语文课,无论教学流程多么清晰,师生交流多么完善,但绝不是一堂真正积极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优质课。反思其原因:①学生个体差异大;②平时师生交往、互动的机会悬差;③人文关怀厚此薄彼。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多作点教学反思,比如:①认真研究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②课堂交流的话题设置体现差异性,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③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多鼓励多表扬,绝不能歧视后进生;④增加小组合作的机会,也是让更多人“动”起来的一个好办法。
  
  四、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视条约为教学准绳,奉新模式为去除旧弊端的锐器,甚至将流俗视作改革新招,无论如何都造就不了优秀。我认为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新课程理念,能以广博的胸襟吸纳有益的思想营养,却不会简单地套用经验,服从于外部驱遣。这就是教育改革发展今天,我们还必须张扬的语文精神,也是我们改革了许多年、许多次,仍然没有广泛建立起来的精神。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常常会面对许多典型的经验,也极容易将某人某地某时的经验奉为法宝,视作圭臬,甚至以行政的手段强行推广,这是缺乏理性的。因为经验往往具有时限性,地限性。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但如果将其作为教条,我们就会失去自己,失去创造的活力,失去真正属于自身的特色。
  更可笑者,不少学校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时,将教案检查作为重点,且要求按格式书写,一期下来,以备课本书写和篇数作为量化标准,害得老师只能是今年写明年抄。这反映着学校管理者教学思想的缰化与腐朽,无情地抹杀着教师的教育个性与特色。教师的劳动是智能性的,岂能同生产产品等同视之。我认为教师教学设计可以是长篇大论,也可以是简洁点评;可以是逐字逐句详细分析,也可是偶然的阅读体悟;教学目标、导语等可以是“成竹在胸”。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将教学设计变成自己阅读、体悟时的心灵记录,思考表现时的精神印记,教学中闪现出师生心录碰撞的灿烂火花。
  总之,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逐步形成教学特色,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各自著书立说,单立门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否定“南魏北曹”、“东苏西甘”的百家之说,而是强调每一位教师的思想独立性,树立新课程理念,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常识,甄别课改误区,不盲从权威,不轻信教条,不追逐流俗。博览群书以增学养,深入反思以成己见,沉潜人生以达体验,独辟蹊径以立风范,在教学中找准自我。那样的话,如果语文课学生不爱听,效果不明显,我不信也,我亦不服也!
  唐杰华,四川省蓬溪县文井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