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论《雷雨》舞台说明中的场景描写

作者:李艳芳




  舞台说明是指剧本中不要求在演出时说出的文字说明部分。一般包括对剧情发生时间、地点的提示,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对人物形体动作、心理活动和场景气氛的描述等等。它是戏剧艺术从案头走向舞台的重要桥梁。在《雷雨》的创作中,曹禺十分注意戏剧情景交融氛围的创造。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舞台说明中关于场景的描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序幕中对于教堂附设医院场景的描绘。在这个原本是周公馆宽大客厅的描绘中,作者有意突出了“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很富丽,但现在都呈现着衰败的景象”的特点:雕着半西洋化旧花纹笨重的门、满是斑点褪色的厚幔帐、放着暗涩的光、金黄的铜门钮、门上脱落残蚀的轮廓同漆饰、年久失修褪了色深褐的墙、壁炉前的长旧圆椅、半人高的旧式紫檀小衣柜、红木漆桌上的两个旧烛台、墙上张贴着的大而旧的古油画。在充满着宗教色彩的氛围中,在陈旧而不乏富丽的衰败景象中,作者慢慢地将我们带会了十年前那烦躁而多事的夏日。
  在第一幕开篇,曹禺十分细致地描绘周家客厅的场景,着意在华丽的气象中透露出闷热的氛围。这里的景大致和序幕相同,但全屋的气象是华丽的。在周家的客厅里,壁龛的帷幔还是深掩着,里面放着艳丽的盆花。中间的门开着,隔一层铁纱门,从纱门望出去,花园的树木绿荫荫地,并且听见蝉在叫。右边的衣服柜,铺上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小巧的摆饰,最显明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柜前面狭长的矮几,放着华贵的烟具同一些零碎对象。右边炉上有一个钟同花盆,墙上,挂一幅油画。炉前有两把圈椅,背朝着墙。中间靠左的玻璃柜放满了古玩,前面的小矮桌有绿花的椅垫,左角的长沙发不旧,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沙发前的矮几排置烟具等物,台中两个小沙发同圆桌都很华丽,圆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所有的帷幕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是兴旺的气象,屋里家具非常洁净,有金属的地方都放着光彩。屋中很气闷,郁热逼人,空气低压着。外面没有阳光,天空灰暗,是将要落暴雨的神气。艳丽的花盆、绿荫荫的花园、绿花的椅垫、华丽的沙发圆桌、崭新的帷幕、洁净的家具:一切呈现出兴旺的气象。在摇着蒲扇揩汗的四凤、额上冒着汗珠吃力地擦银家具的鲁贵身上我们也可以读出雷雨即将来临前的气闷郁热。
  随着剧情的发展,曹禺始终关注并描述着雷雨到来前的这种令人窒息的空气。在第二幕中,曹禺写道:“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成为烦躁的了。”在剧情的发展中,郁热潮湿的空气使人更为烦躁,为角色之间的情感冲突和矛盾纠葛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与另几幕不同,第三幕的场景被放置在鲁贵的家里,曹禺将这个贫民区的氛围描写得十分真切细腻而有声有色。在杏花巷十号,作者首先描绘了鲁贵家屋外的情景:车站的钟打了十下,杏花巷的老少还沿着那白天蒸发着臭气,只有半夜才从租界区域吹来一阵好凉风的水塘边上乘凉。虽然方才落了一阵暴雨,天气还是郁热难堪,天空黑漆漆地布满了恶相的黑云,人们都像晒在太阳下的小草,虽然半夜里沾了点露水,心里还是热燥燥的,期望着再来一次的雷雨。倒是躲在池塘芦草下的青蛙叫得劲,一直不停。闲人谈话的声音有一阵没一阵地。无星的天空时而打着没雷的闪电,蓝森森地一晃,闪露出来池塘边的垂柳在水面颤动着。闪光过去,还是黑黝黝的一片。渐渐乘凉的人散了,四周围静下来,雷又隐隐地响着,青蛙像是吓得不敢多叫,风又吹起来,柳叶沙沙地。在深巷里,野狗寂寞地狂吠着。以后闪电更亮得蓝森森地可怕,雷也更凶恶似的隆隆地滚着,四周却更沉闷地静下来,偶尔听见几声青蛙叫和更大的木梆声,野狗的吠声更稀少,狂雨就快要来了。最后暴风暴雨,一直到闭幕。车站传来的钟声、蒸发着臭气的水塘、布满了黑云的天空、池塘芦草下的蛙鸣、纳凉闲人的谈话声、蓝森森的闪电、深巷里野狗的狂吠、隆隆滚动的雷声、偶尔传来的木梆声,将杏花巷夜晚的破败与燥热、偏僻与阴森,都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勾勒十分生动地展示了出来,为周萍、周冲寻找到杏花巷鲁贵的家,为蘩漪跟踪周萍,设置了一个独特的氛围和背景。此外,木板床干净的夹被、烟草公司的广告画、有镜子梳子的小方桌以及床下两三双很时髦的鞋、罩着鲜红美丽纸灯罩洋油灯等的描绘,显示出虽贫穷却整洁的四凤的个性。
  在第四幕中,曹禺又将场景置于周家客厅。开幕时,周朴园独坐在沙发上,读文件;旁边燃着一个立灯,四周是黑暗的。外面还隐隐滚着雷声,雨声淅沥可闻,窗前帷幕垂了下来,中间的门紧紧地掩了,由门上玻璃望出去,花园的景物都掩埋在黑暗里,除了偶尔天空闪过一片耀目的电光,蓝森森的看见树同电线杆,一瞬又是黑漆漆的。周朴园独自阅读文件的身影、隐约可闻的雷声、窗前低垂的帷幕、掩埋的黑暗里的花园、偶尔闪过的电光、如同电线杆的树木,都将这一幕家庭悲剧的氛围创造了出来。
  剧作尾声处,远处教堂合唱弥撒声同大风琴声、呆望着周朴园却不相识的侍萍、痴呆地望着窗外的身影、呆望着炉火的老人、在沙发上读圣经的修女,都使这幕悲剧有了余韵袅袅的情境。这冬与夏两个天气的极致,共同构成了人物活动的独特悲剧环境。在反复讨论这个烦躁多事的夏季的同时,我们绝不应忘记这凄凉的冬日晚景。
  李艳芳,女,河南省驻马店市驻马店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