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赵云的蜀汉悲情与刘备的忠义策略

作者:易 华




  “忠义”一词向来是读者、学者关注《三国演义》,特别是蜀汉刘备的重要着力点。然而,“忠义”在刘备与群臣的关系之中,究竟是因是果,却往往为人所忽略。
  赵云在《三国演义》当中,虽然后来被封为五虎上将,就作品文本而言,他却未能被充分塑造,所以略显单薄。尽管如此,我们也还可以从有限的描述中,发现他的特别之处。他的特别,在于他顺“大义”,安黎民的人生“理想”。这一点,几乎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及的。赵云几经辗转终投刘备:先弃袁绍,其原因,“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后又辞公孙瓒,赵云的判断是“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由此,我们可初定赵云“忠君救民”之心。再者,赵云虽以武闻名,却有几次大胆谏言,清晰表明他的人生“理想”及价值取向。刘备攻取益州,准备将所得田宅分赏于群臣,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关羽被害后,刘备欲不惜代价起兵东征,赵云力谏,其原由在于“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几次谏言都服从于自己“忠君救民”的人生理想,足见赵云的特别。
  然而,赵云在蜀汉并未能真正实现自己匡扶社稷的自我期待。这也是我们所以认为他的蜀汉生涯是一段悲情的原因所在。首先,赵云作为一员威震曹营的虎将,虽戎马数十年,常有战功,竟至未能有独立带兵的机会。当初,关于留守荆州的人选,要说从能力、性格言,赵云最为恰当。最终,孔明度刘备之意授于关羽,最终使有失荆州、走麦城之祸。究其原因,实在赵云虽为五虎上将,但在蜀汉并未被视为一个独挡一面的人才。其次,作为刘备的忠实拥护者,赵云对他的期待却与他的表现有若大差距。如上文所述,赵云之所以弃袁绍、公孙瓒者,盖因他们无忠君救民之心。然而,刘备与他们并无实质上的差别,公孙瓒曾因不听赵之谏酿成大败;刘备不听孔明、赵云的苦谏,东征遭致大败,加速了蜀汉走向衰弱的进程。刘备的不听语言,本质上是将兄弟情义凌驾于“忠君”之义与“爱民”之义之上。足见其难称“英雄”。最后,赵云曾两救后主阿斗,就表面看,这只是作为臣子尽忠尽职的体现,本质上,是赵云对匡扶汉室,拯救黎民希望延续的寄托。然而,最终阿斗的无能、荒淫却是蜀汉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被掳之后,竟至乐不思蜀,无疑是对赵云期待的反讽。
  由此,我们必然要追究,作为一名有着个人理想并不乏文才武功的人才,赵云何以坚持留在刘备帐下,他们之间有一个怎样的纽带有效地维系。这就是必然要谈到“忠义”问题。对于赵云,刘备的“仁义之君”是他投奔的原因,这是其他政治领袖所缺乏的。而刘备对于赵云的“甚相敬爱”、“有不舍之心”,“执手挥泪而别”让赵云倍感知遇。而“赵子龙单骑救主”之后,刘备的“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强大情感攻势之下,赵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便顺理成章,刘备的“义”有效地换取的赵云的“忠”。
  然而,仔细考察刘备的“忠义”、“宽仁”,我们却发现诸多的矛盾。重“义”的他,每每逃亡,都能够抛妻弃子;也可忘“兄弟”之义,攻取益州后却未感不安;更能弃“忠君”之名,在几番扭捏之后称帝。刘表禅让荆州,他以为取之不“义”,却又在临终之时,让孔明如其子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矛盾如何解释,我们可以在刘备自己的表述之中看到端倪。在庞统劝刘备攻取益州之时,刘备自谈其策略“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可见,与其说“忠义”是刘备的价值尺度,不如说是他的一种政治策略。虽然,“忠义”之网,最终也将他自己捕获,为兄弟之仇而废蜀汉的经营。然而,包括赵云在内的诸多人才,与其说是被刘备的人格所感招,不如说是被他的策略“俘虏”。“忠义”成为他们头上不可挣脱的网,制约着他们的选择,压抑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易华,江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