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阿喀琉斯形象审美分析
作者:刘 慧
一、“这是一个人”
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黑格尔[1]
在古希腊早期的神话里,神的形象塑造较为呆板单一,每个神往往就是单一情欲或理想的象征性符号。原始思维的单一性限制了当时的神话创造者们对人自身的关照和考察。而当我们走进阿喀琉斯的世界,会发现这就是一个“人”的世界。
据传,阿喀琉斯是人间国王配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所生的儿子。他拥有健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的死亡。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在同特洛伊人交战的战场,他攻城掠地,建立无数战功。在挚友被杀之后,他痛不欲生,复仇心切。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嗜杀的魔鬼。他疯狂暴虐地杀害特洛伊的百姓,凌辱赫克托耳的尸体,甚至与河神厮杀,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勇善斗甚至残暴鲁莽的人物形象。
阿喀琉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杀人狂,在战斗中奋不顾身乃至残暴鲁莽只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侧面。他的残暴是出于对朋友的挚爱,对友谊的珍视。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阿喀琉斯性格中温和善良的一面。这种温和善良的本性还表现在当阿波罗把瘟疫射给希腊人并危及很多人的生命时,阿喀琉斯首先站出来召集众人商量挽救同胞的对策;当赫克托儿的父亲跪在他的面前,痛哭地哀求赎回自己儿子的尸体时,他又同情得痛哭流涕。由此可见,他的性格中又有细腻善良的一面。
“如果说忘我战斗与温厚善良构成了阿喀琉斯性格中两个对立的侧面的话,支配这两个侧面的内核则是对于个人荣誉的理解和追求。”[2]阿喀琉斯不惧死亡走向战场,是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的荣誉。从他对阿伽门农的愤怒中,也可看出他看重的并不是财物和奴隶,而是个人的尊严和荣誉。
阿喀琉斯的身上体现出人的丰富复杂的个性特征,他的多侧面,并不是各种单一性格的简单的叠加,而是凝聚交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既率真又固执,既善良宽厚又残暴凶狠,既任性自大又尊敬他人,在一种情境之下,他性格的某一个侧面凸显出来,而在另外一种情境之下,性格中的另一个侧面凸显出来。英勇的战斗精神、温厚的情感态度和捍卫荣誉的敏感意识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完满的人。黑格尔都忍不住对这一经典形象进行热情洋溢的赞叹:“这是一个人”!
二、“民族精神的十足的代表”
长篇史诗的登场人物必须是民族精神的十足的代表;可是,主人公主要必须是通过自己的个性来表现出民族的全部充沛力量,它的实质精神的全部诗意。荷马笔下的阿喀琉斯便是这样的。
——别林斯基[3]
古希腊地处海洋,有着海洋性民族特有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他们崇尚征服和冒险,追求自由和力量。他们推崇智慧和勇气,重视享乐和情欲。他们不懂掩饰,不会虚伪,有的只是孩子般的天真和可爱。马克思对此曾给予准确而经典的表达——“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4]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反观人类最美丽的童年。
阿喀琉斯的性格就是这种典型的希腊式的性格。他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杀人就杀人,想睡觉就睡觉。这是一个毫无掩饰的人,它的肉体和灵魂都裸露在外。即使是残暴,都带有几分率真无邪。他自由奔放躁动不安,热爱冒险崇尚武力。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海洋性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
纵观整个希腊神话和史诗,我们会发现除少数神祈和传说外,故事中行为的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的利益,而是为了满足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权位、或为财物、或为爱情、或为复仇。他们的冒险,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健美、勇气、技艺和智慧,是为了获得权利、私欲、爱情和荣誉。在他们看来,与其默默无闻而长寿,不如在光荣的冒险之中获得巨大而短促的快乐。这些都表现了热爱生活、肯定和追求人的现世价值的积极乐观的人本思想,显示了希腊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强烈的个体本位意识。
阿喀琉斯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充分的代表。史诗作者把自己民族的全部理想和热情融入到这个人物身上,他那热切的情感,忘我的斗志,尤其是明知等待自己的是死亡也不肯消极避世的人生价值观念,都是典型的希腊式的人生态度。在史诗作者的笔下,人生充满了苦难,生命总遇到局限,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走向悲观和绝望。“诗人在生活的艰辛中看到了生存的意义,在战争的残酷中看到了生命的价值。”[5]阅读阿喀琉斯,总会感到这是一个活要活的扬眉吐气,死要死的轰轰烈烈的悲剧英雄。神谕并没有使他选择卑微的活着,而是走向了绚烂的生命极限。虽然短暂,但却震撼人心,精彩纷呈。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这是古希腊人的人生观,也是西方“悲剧意识”的源头。
三、“希腊精神的自我省察”
一切真正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不是民族自大狂,他们总能站在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巅峰上,超越民族的狭隘意识,在自己的作品中渗入对本民族的批评和自审。这种传统,应该说从古希腊的荷马时代就开始了。
——徐葆耕[6]
关于阿喀琉斯,有一个细节颇值得我们品味:海神之女忒提斯出于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倒提着阿喀琉斯的双足将其全身浸入冥河以使他的身体能够刀枪不入。但是不知是母亲的疏忽,还是命运使然?在交战之中,敌人的暗箭恰恰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而那是惟一没有浸泡过的……
隐喻是神话故事的重要特点,在这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古希腊人在自己的民族英雄身上留下了一个致命的弱点?无畏的战斗性格与致命的弱点相统一,这是否体现出古希腊人对自己民族英雄的辨证认识?神话创作者们给阿喀琉斯安排的悲剧命运中是否又有着对自己民族未来的隐忧……
这种推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伊利亚特》开篇就唱到“女神啊,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致命的愤怒吧!它给阿凯亚人带来无穷痛苦,把许多英雄的魂灵抛向哈得斯,躯体留作狗和飞禽的猎物。”[7]整个一部《伊利亚特》就是围绕着“阿喀琉斯的愤怒”而展开的,即由于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财产、女奴而伤害了他的个人尊严引发了阿喀琉斯的冲天愤怒。他因此拒绝出城,使希腊联军遭到重大伤亡。以民族集体的不必要牺牲来换取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这种个人主义行为必然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如果说脚后跟是阿喀琉斯肉体上的致命之处,那么,他的这种把个人荣耀置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意识就是他思想上的致命之处。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安排,也表现出了希腊人对自己民族个人意识的深重忧虑。
“阿喀琉斯的愤怒“表现了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曾经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是阿喀琉斯式的自由放纵、漫无矩度的个人行为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疾。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于阿喀琉斯这个经典的古希腊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身上所体现的活泼与生动。作为古希腊民族性格和精神的载体,他呈现出广阔而深邃的社会内涵和哲学意义。正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在他一个人身上集中地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多方面的人性和民族性。”[8]也正因如此,阿喀琉斯才成为一个永恒而经典的艺术形象。
参考书目:
1、《美学》第一卷、第三卷 黑格尔著 商务艺术馆1979年版
2、《西方文学之旅》上册 徐葆耕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
3、《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 别林斯基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著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5、《外国文学史》上册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6、《伊利亚特》陈中梅译 花城出版社1994版
注释:
[1]《美学》第一卷 黑格尔著 商务艺术馆1979年版P303
[2]《西方文学之旅》上册 徐葆耕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P30
[3]《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 别林斯基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版P4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著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P114
[5]《外国文学史》上册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P24
[6]《西方文学之旅》上册 徐葆耕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P36
[7]《伊利亚特》陈中梅译 花城出版社1994版 P1
[8]《美学》第三卷 黑格尔著 商务艺术馆1979年版 P365
刘慧,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