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对当下诗歌传播的一点思考

作者:肖照东




  文化与传播存在着重要的联系。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认为:“文化在于各种外显的和内蕴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①诗歌作为文化的内蕴模式,主要借助于文字进行学习和传播。一首诗被创作出来之后,不可能只为诗人所独有。横向上,它向周围扩散,向邻近的群体和社会扩散,成为一群人或一个群体共有的东西。纵向上,一代一代传下去,每一代都只能从上一代那里继承部分“遗产”,在继承中舍弃其不合时宜的部分,同时根据需要增加或引进新的内容,使诗歌的生命力得以延续。这种扬弃(传播)的过程包含着许多“关卡”,“在那里,或者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者是根据‘守门人’的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剧情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规定”。②
  当下,诗歌的传播也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充满着形形色色的把关人,他们负责对诗歌进行过滤、加工、处理。本文讨论诗歌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的传播。这种传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要求受众(学生)的学习行为必需符合规范,即符合编码者的要求——符合选本的要求,这是第一度把关。它所产生的效果带有“自发”性,往往取决于受众的注意、兴趣、情趣、理解、记忆等心理活动,受众作出的反应也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当其受到其它因素制约时,传播效果就可以增强。“例如:某一报道如果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倡导,并用行政手段推动这一报道的再传播,那么,它就会大大强化这种传播效果”③对受众(学生)接受诗歌来说,“倡导”就是符合选本,“行政手段”就是对传播效果的强制检查。我们把检查者称作是检码者,检查手段称作考本,即第二度把关。“再传播”就是写作。诗歌的这一传播流程就是由编码者(一度把关)到受众(学生)到检码者(二度把关)的过程。
  在第一度把关中,选本就是对传播内容的选定。传播内容从来都是传播的中心环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交流便是说话的人,所说的话和听话的人。这三要素是交流的主要元素。选本中诗歌“所说的话”就是对所能得到的大量诗歌信息进行高度选择(不是全盘加以反映)后的抽样。所选诗歌的内容应该是通俗的,平易的,情感的,健康的,有价值的,民族的或适合于我们民族的审美习惯或审美心理的,以满足大量受众的需求。
  翻开新诗的史册,不乏具有极高传播价值的诗歌。艾青的战争的火把,催着人们去迎接太阳,田间的嘭嘭的鼓点,合着人民雄壮的步伐,去迎接血与火的斗争,光未燃的大气蓬勃,歌颂祖国雄魄的黄河大合唱以及他的脍炙人口的革命抒情曲《五月的鲜花》……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永不疲倦地为人民歌唱,在诗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此段参考马识途的《我对诗歌的一点看法》一文)
  在第二度把关中,考本就是考察选本有关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考察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具有强制性的检查方法,就是让受众对诗歌进行再加工。那么,这种方法在高考中体现得如何呢?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中,江苏卷、山东卷、全国卷三、北京卷、上海卷、重庆卷、湖南卷,江西卷、辽宁卷等试卷的写作要求中,都要同样的内容: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其实这种情况数年来一直如此)。而作为教师,则本着“怎么考就怎样教”的原则,对诗歌教学一笔带过,甚至是不闻不问,也很少让学生进行诗歌写作。
  教材中明明有(或应该有)良好的诗歌选本,而考本偏偏避开诗歌,是什么原因让二度把关者把诗歌拒之于考本之外呢?客观方面,新诗自身的问题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从形式上看,马识途在《我对诗歌的一点看法》一文中指出,新时期诗歌形式上自由体,散文化,少格律规范,以至节拍和韵脚也不要了。从内容上讲,新诗严重地脱离生活,脱离了群众,出现了“私化”、“贵族化”、"非诗化”的倾向。有人甚至说,当代中国新诗不但不像中国诗,甚至根本不像诗,不是诗了。马识途认为,诗歌,人民永远是需要的,但是当诗歌抛弃人民的时候,人民也理所当然地抛弃诗歌。诗歌何以走上歧途?蓝棣之在谈到当下诗歌状况时认为,马克思曾说的资本主义无视诗歌和艺术是正确的,市场经济下确是有这种现实。市场经济“疏离”了诗歌,诗歌成了“私家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主观方面,“因为人类的群体生活具有突出的社会性,而这种社会生活的维持,客观上要求相应的社会规范来为之提供行为模式”,“使受众、受众对象与社会规范保持高度一致”,④市场经济需要有各种具体的社会规范来维持,包括诗歌艺术的规范,以及相应群体的行为规范,而诗歌往往是不安于现状、不合乎规范的“异质”力量(这里指的是那些“散化”“私化”及“贵族化”的诗歌,不指那些有益无害推动社会发展的“异质”诗歌),当下,它部分地踏着市场经济的“软肋”,无视市场经济主体,无视国家民族,无视生活、无视人民大众,独自过着懒散的“私”生活。考本为了“免疫”(让受众免于当下不良诗歌对其思想的侵袭,以维护突出的社会性)就避开了诗歌。而受众(学生)一般是本着“怎样考就怎样学”的原则,这样,诗歌也就成了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的盲区。受众既是诗歌信息的接收者,又是诗歌信息的再加工者,从接收到再加工,使得诗歌信息得以传播。只接收不加工,受众失去了再加工的权利,诗歌的传播流程在这个群体中也就中断了。那么,怎样在这个群体中重续诗歌的流程呢?我们回顾一下古代科举制度,或许能为新诗的发展传播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唐朝,进士是常考的两个最重要科目之一,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有些变化,但基本精神是重诗赋。诗赋需要有文学才能。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名士推荐。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这是唐朝诗歌的考本情况。在唐朝科举的教材中,有梁朝昭明太子编的《文选》,其中选了很多古时候优秀的诗文,而唐朝考诗赋,全要参照《文选》。杜甫曾说:“《文选》烂,秀才半”。
  到了宋代,王安石参知政事后,对科举制度的内容进行改革,取消了诗赋,以经义论策取士,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做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等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我们把唐、宋、明的科举制度作以比较,不难看出,唐以诗取士,营造了刻苦读诗的氛围,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众所周知,唐朝繁荣的不仅仅是诗歌)。从传播学角度讲,一方面,编码者(一度把关)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进行选本,受众接受选本,检码者“以诗取士”;另一方面,检码者根据编码者的规定进行检查,然后把检查情况反馈给编码者,以利于更好地编码。这一循环互动的流程构成了诗歌在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良性传播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并不限于诗歌),诗歌传播在这种模式当中交替往复地进行。如果弱化某一环节,这个流程就会不畅,影响传播,从而减缓了诗歌在信息渠道里流动的速度。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高考——第二度把关中所出现的可喜变化。也是在2006年的高考命题作文中,山东卷就是通过阅读雷抒燕的一首诗歌《星星》,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虽然是依然限制写诗,但必竟是朝着诗歌的体裁迈进了一步。同时,全国卷一、二,天津卷,广东卷,福建卷,湖北卷,浙江卷,安徽卷等都没有对作文体裁进行限制。
  从信息权论看,“让受众参与传播,正是为了让他接受传播,因为人们对于他们亲自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他们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且不易改变”。⑤学生阅读诗歌选本,从中了解到物质文化的同时,也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中知晓社会道德和文化规范,体会了社会认可赞同或贬斥的规范、信仰、价值、行为等是什么,这样日积月累,逐渐渗透到他们头脑中的东西对他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统一或“扶正”自己的诗歌再加工行为,使之符合一度把关者的期望,合乎社会规范。型塑论的创立者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认为:“受众由于长期接触传媒,受传媒型塑的价值观念类型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趋同化(包括观念的和行为的)后果”。⑥
  从受众的社会价值看,“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会对受众造成一定影响,会加强现存的社会文化规范并创造一些新的社会风气,还有可能促使社会‘一体化’”。⑦对受众价值的积极开发,会形成一种通用的免疫力,对诗歌的受众来说,足以让他们在接触到不良信息的进攻时不致于改变已经形成的规范。
  “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受众是有能力从文本中解读意义的主体,同时强调文本意义是文本与受众互动的结果……在强调受众互动性的同时,注意媒介文本结构的力量”。⑧当下诗歌内容的私化和形式的散化的确是堪忧的,但也出现了不少的好诗和好诗人,我们在教育中应该本着公正无私的规定,本着有继承有舍弃、有选本有考本、有倡导有“行政推动”的原则进行把关,一度把关诗歌选本使其贴近现实,贴近人生,培养出伟大的读者,二度把关诗歌考本,使其关注心灵,立足现实,创造出伟大的诗歌。伟大的诗歌造就出伟大的读者,伟大的读者创造出伟大的诗歌——具有诗教功能、现实功能、审美功能的诗歌。加强二度把关,增强传播效果,繁荣诗歌文艺,成就新世纪的诗歌盛世。
  
  注释:
  ①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二卷).纽约可麦可兰自由出版社.1972年.第528页.
  ②库尔特?乐温.群体生活的渠道.1974年.
  ③④⑥胡申生,李远行,章友德等著.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8页.221页.27页.
  ⑤[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5页.
   ⑦⑧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289页.218页.
  肖照东,男,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