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在平仄中教学唐诗宋词
作者:苏贤明
1、走进诗词的意境。诗词是抒情的语言艺术。抒情同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形成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如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或物我情融,这就是意与境的交融的方法,这种手法使诗词的意蕴深厚、含蓄、精练、意味隽永。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正可借以说明诗歌构思过程。诗的构思阶段,作者运用艺术的联想和想象,上下求索,追求意与境的交融,正好比“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当意与境初步形成后,作者将继续开拓、挖掘、锤炼,这是创作的最艰辛的一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好形容了此时创作中的苦楚。当意境的深化,拓展到一定的程度时,眼前便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境界,就展现在眼前,此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一词正恰当地说明了,意与境实现了完美统一。
2、品味诗词的语言。唐诗宋词的语言,凝炼、形象、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教学中引导学生要抓住诗句中最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杜甫诗《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中表现了诗人眼前的秋江景色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远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川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羁旅愁和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正是“无边”和“不尽”二语,使诗的境界才更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是,读者从这里还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激荡不已:木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诗人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来抒发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感伤。再如,李清照《声声慢》的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女词人此刻的感情状况,种种无尽的哀痛,绝非一个“愁”字所能尽,而是比“愁”更深沉、更凝重得多。这深沉、凝重的内涵女词人没有明说,也许是不忍心说,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像空间。
3、领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及文学手段来增强了诗词表现力的作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奇丽的想象,《琵琶行》的生动形象的比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恰当用典,《山居秋暝》中画面的勾勒,《声声慢》的精巧的叠字、夸张、对仗,《雨霖铃》中的虚实相济、巧妙的过渡等等,都使诗词更为生动、鲜活、富有表现力。
4、感受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密切的。诗词作者在创作诗词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注意声音的组织,既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诗词产生音乐的效果。古诗词尤其注重节奏和韵律。节奏与句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的五言句是三拍(“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言句是四拍(“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一、二式”)如“明月/ 松间/ 照,清泉/ 石上/ 流。竹喧/ 归/ 浣女,莲动/ 下/ 渔舟”。“无边/ 落木/ 萧萧/ 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当然,划分诗词的节奏,有时不可单看五言或七言的句式,还要联系意义的表达。如“竟/无语/凝噎”节奏是“一、二、二”,“便/纵有/千种/风情”,节奏是“一、二、二、二”。至于诗词的押韵,律诗、绝句都有固定的位置,偶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词的押韵则按词牌,不同的词牌韵脚的位置和数目也往往不同。
另外,诗词中的讲究平仄、对仗,以及叠词的运用都平添了诗词的音乐美,也加强了诗词的抒情效果。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平仄相对,对仗工整,抑扬顿挫,音韵和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对叠字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女词人丧夫后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她何等地悲哀,何等地凄凉啊。
5、学以致用、诗话古诗词。新课标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探索作品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古诗词的美,美在意境,美在语言,美在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了本单元的唐诗、宋词,何不让学生在诗词美的天空下徜徉,诗话一下唐诗、宋词,尝试着用对联式的语言点评诗词呢?在平仄中平仄,把自己对诗词美的感悟写下来。现辑录一些学生们的品评、感悟。
山中秋夜景,诗情画意。心里自然趣,恬淡高洁。——评王维《山居秋暝》
吊蜀相,佐先辅后撑危局;抒己志,匡时济世忧国民。——评杜甫《蜀相》
追怀石城古迹,山依在,水寂回;抒写盛衰情思,月还来,城已非。——评刘禹锡《石头城》
集一生情历,郁愤却不绝望;溢满腔豪情,慷慨未曾颓唐。——评陆游《书愤》
登台见清冷惨淡景,高处乃漂泊孤愁人。——评杜甫《登高》
辞情人难分难舍长亭晚泪眼相看,想前途忽明忽暗杨柳岸清秋何堪。——评柳永《雨霖铃》
公瑾从容成就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开创一代豪放词风。——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寻寻觅觅觅得憔悴人,点点滴滴滴出了得愁。——评李清照《声声慢》
京口怀古,颂英雄,表雄图大略;北固铭训,警当权,述深谋远虑。——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国亭怀古》
荠麦青,角声寒,未息国难添仇恨;芍药红,月色冷,全在空城话凄凉。——评姜夔《扬州慢》
苏贤明,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