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浅论艺术的表现问题
作者:徐君兰
艺术的表现,是在人物刻画塑造方面将现实生活中的人提炼出来,抽象出来,高度的概括化,典型化,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美丑善恶爱恨对照依傍的理论,他的代表欧洲浪漫主义小说最高成就的《巴黎圣母院》,以戏剧化的效果,理想化夸张怪诞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非凡的鲜明形象。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尔是真善美的化身,外表美丽动人,内心真诚善良,品格坚贞不屈,流浪卖艺,和谐相处于丐帮贫民窟,衷情弓箭队长费比斯,同情畸形撞钟人卡西莫多,反抗副主教克罗德的淫威,最后被黑暗的社会势力毁灭,但心灵与青春之美像宝石永放光芒。卡西莫多,先天的缺陷和尘世苦难使他成为一个外貌奇丑的人,麻木冷漠地撞钟,但他在无辜受罚时而得到爱斯梅拉尔的同情照顾,流下眼泪,对她有了爱慕之情,后来在危难之中,多次营救她,最后殉情于她的墓穴。他恨得也纯粹,长久拥戴而当弄明白副主教的真实面目后,毅然将罪恶的克罗德推下高楼,以人们意想不到的奇迹表现出内质的美。克罗德是伪善、恶的代表,他以副主教外表的威严虔诚,内心深处极其淫邪凶残虚伪,采取行刺、诬陷、诱惑、威迫等卑劣手段,置一个无辜少女于死地。这些人物充满传奇色彩,但又栩栩如生,极其真实。从他们身上映射出不幸的命运,呼唤仁慈与爱的人道主义思想。艺术以其魅力,创造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什么都无与伦比的美轮美奂的奇迹。
另一方面,艺术表现的方法,或者手段、技巧在继承、突破与创新之中发展。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阐述“言”流传,要有“文”。文学作品的感人之处在于“文”。“文”,就在于辞章文采及艺术表现。从古到今,历代作家殚精竭虑地摸索探求,使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风格、不同体式、不同艺术手法。综观我国二千多年诗歌嬗变,可以探究到文学“表现”的变化。《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表现了先民的劳动、爱情、行役和反抗剥削的生活,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最瑰丽的艺术创造。屈原为代表创作的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传统。“慷慨以任气”的魏晋风骨和陶渊明自然冲淡的风格,显现了艺术的丰稔与自觉。唐代是诗歌黄金时代,它的特征是主情,李白诗感情奔放激烈,风格豪放飘逸。杜甫“三吏”“三别”,情思表达的内在深厚,音律沉郁顿挫。宋诗主智,加大了理性思考,宋词柳永、李清照“婉约”,苏轼、辛弃疾“豪放”,各具千秋,风流多姿。元曲主趣,关汉卿、马致远的散曲通俗平易,诙谐泼辣。二十世纪初“五四”文化运动,甄别了古新诗歌的界线。曾经认为新诗是借鉴西方文学萌生的,与古代诗歌是断裂的,这是中国诗学的一大错误。新诗的语言形式是变化了,但它的思想艺术表现的血缘还是一脉相承,它还是中国诗长河的下游,它依然纵向承继,并以古典文学为深远的诗艺渊源,对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创造性的转换。
徐君兰,现就职于甘肃平凉市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