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论儿童文学的欣赏

作者:刘冬霖




  幼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欣赏能力,形成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对她们今后的工作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把握儿童文学教学,成了幼师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作为一名幼师的语文老师,想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指导幼师生欣赏儿童文学的问题。
  
  一、品味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趣”。
  
  童趣,就是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灵魂。它是令孩子感到兴味十足以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探求,从而产生机智、诙谐、幽默乃至会心微笑的一种艺术趣味。因为儿童文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所以没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根本不会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因此,幼师的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首先要注意把握儿童文学作品和成年人作品在情趣上的不同:
  1、独特的关注对象。
  文学来源于生活。儿童与成人的生活内容是有区别的。自然就有不同的关注内容。例如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一朵不起眼的山花,一只小小的蝌蚪,一场变幻的云彩……都可能是他们喜爱和渴求了解的东西。因此就会有相应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的语言》等等。
  2、独特的思维逻辑。
  儿童文学还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儿童独特的思维逻辑特点。
  例如儿童叙事诗《帽子的秘密》讲述了一个当弟弟的孩子奉妈妈之命去刺探哥哥帽檐为什么总是掉下来的事情。在这首叙事诗中,作家柯岩写道小孩子把帽檐扯下来扮海军,哥哥抓到弟弟时,下令“枪毙”,以及最后我保守秘密,已经在妈妈面前破绽百出,还奇怪妈妈怎么知道等等情节。这些独特思维逻辑只有儿童才有。
  3、独特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儿童独特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上也更有独特之处。
  九岁的田晓菲曾写过一篇儿童诗歌《夜来了》。我们来看看她的语言:“夜来了,背着睡眠来了。夜来了,拎着好梦来了。夜来了,把小星星撒在天空。夜来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分析语言我们不难看出她所写的都是她们常见的表面的现象,词汇都比较简单,包括语言的修辞都比较明显。
  儿童有不同的逻辑思维,当然会说出儿童才能说出的话。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语言才更使那份天真、稚嫩的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4、独特的想象空间。
  鲁迅说过,孩子那惊人的想象力往往为成人所不及,因为他们渴求了解世界而又不懂得世界,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好问和喜欢想象的特征。他们常常从童心出发,去想象和解释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例如《晶亮的童心》中的《我和小雪人》就是一首反映了孩子对气候变化这一自然现象做出天真解释的好诗。孩子们堆成的小雪人在朝阳的照射下融化了,于是他们跑去问太阳公公,得到的回答是:“小雪人太怕热了,她跳进小河洗澡去了。”这样富有童话般的奇幻描写对自然界中冰雪消融的现象做了多么生动的解释。其他的科幻小说、童话故事正是用同样的方法,展开想象矫健的翅膀飞向儿童的心灵的。
  当然,上面四个方面只能说明“趣”,至于“情”,这里,我们毋庸赘言,好的文学作品都要抓住这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采用假象法,推理法,归纳法,演示法来从这几个方面促进学生阅读时对儿童情趣的品味。
  
  二、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美感”。
  
  儿童文学的美感是怎样产生的?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认为:“儿童小说的美感,是通过形象、意境、语言,在小读者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感情引起的一种微妙而特殊的作用。”他把儿童小说的审美特征概括为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也可以扩大到所有的儿童作品中去。
  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从分析儿童文学创作技法,艺术构思等方面提高幼师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儿童寓言诗《兔子与乌龟的第二次赛跑》这篇课文时,我就从兔子和乌龟的形象鉴赏,本寓言诗的艺术构思、表现方法,及对儿童的教育意义等方面设计教学。
  如我在教学中问学生:“为什么这首诗中的乌龟和兔子等等形象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呢?”“乌龟和兔子是什么样的形象代表,该如何评价乌龟和兔子?”在平等、民主的课堂对话中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这样,既传授了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又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提升了评价的能力。
  再说意境美的欣赏,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旨在使读者受到感染,产生想象和联想,好似身临其境,获得美感。像儿童散文《社戏》,那美丽的水乡,幽静的月夜,乌篷船,仙境似的戏台,远远传来的横笛声,油菜花的清香,加上一群纯朴热情的乡村孩子,这一切令人产生一种热爱乡土,热爱生活的恬静淡远的美感。
  在指导幼师生阅读儿童文学意境美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在分析儿童文学意境的时候,可以播放音乐来创设需要的课堂气氛,也可以采用幻灯片,挂图结合语言文字来分析作品的意境。这一点和传统古诗教学分析意境的方法是相通的。
  但是,我们毕竟主要借助语言文字来欣赏其中的意境。主要依靠阅读中的填空、想象去鉴赏,不能滥用多媒体,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最后谈谈语言美的欣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要求,不同的作家也会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但个性也反映了共性。儿童文学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一定要能使儿童看懂,并且绝不是干巴巴、罗里罗嗦的语言。必须从生活中提炼,比生活语言更准确、精练、优美。
  我觉得作为幼师生学习儿童文学语言是非常必要的。多诵读是学习语言最好的一条途径。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或诗歌或好的段落背下来,作为一种语言素养的积累。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儿童文学语言的素养,我还经常利用儿童诗歌朗诵会,“给儿童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开展背诵之类的比赛。这种积极肯定学生努力成果的做法,无疑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她们产生积累儿童语言的需要。
  
  三、找到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共鸣”。
  
  共鸣,本来是文学理论上的一个术语。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
  那么,幼师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会不会产生情感共鸣呢?答案是肯定的。
  举个例子。例如有一次,我在讲当代儿童作家黄蓓佳的那篇儿童小说《心声》的时候,当学生分析到课文最后一个情节,也就是全文故事发展的高潮部分,文中的小主人公李京京勇敢举手,成功朗诵课文时,全班同学的表情都非常严肃,眼睛里闪动着泪光。这说明大多数同学都被文中的故事情节打动了。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与文中的李京京有类似的经历,这就可以说,读者产生了共鸣。
  如何立足“共鸣”,来更好促进学生的阅读呢?
  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动动笔。儿童文学评论不一定都是那些声名显赫的专家写作的专利,幼师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好的见解感受,都可以写下来,鼓励投稿,或者交流。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写作的题目,就像上面的《心声》,就可以让学生们给文中的人物写一封信的形式来使学生将内心的共鸣表达出来。于是,有的学生给李京京写信,有的给文中的程老师写信,我感觉他们都能将内心真实的体验写出来。
  当然,如果学生在阅读了多部儿童文学作品之后,也有创作的欲望怎么办?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作为老师一定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好的作品老师应该在全班学生的作文课上评析。也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互相交流。
  总之,无论是写还是读,都要立足我们幼师语文的教学目标。针对当今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际困难,设计出最符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真正地搞好幼师的儿童文学教学。
  刘冬霖,河南潢川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