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论韩愈不平则鸣的文学观
作者:王兆平
“不平则鸣”这一理论观点见之于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此文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进而慨叹“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一言以蔽之,不平则鸣,物是,人亦然。我们说只有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洞察生活,把握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规律的人,才能提出如此有价值、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理论。对我们今天理解文学与社会现实,文学与作者生活的关系是有所启发的。
作家之所以能“鸣”,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产生,中唐的韩愈就很有见地地说明了这些问题,并得出了“鸣”的前提是“不平”。那么怎样理解“不平”的本意呢?长期以来,许多论者把“不平”仅理解成“不幸”,以为“鸣”的前提就是作者在窘境时的“不平”。其实并非如此,作品充实的内容,必须根植于作家现实生活的土壤,作家只有深入现实生活愈深,郁结得愈厚,才有写作的冲动和具备写出作品的可能,就是韩愈讲的“有不得已者而后言”,“有思”、“有怀”,才可能“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共用了三十八个“鸣”字,纵横议论,列举了从上古到魏晋六朝文学和学术的现象,说明了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和学术思想。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不平之鸣写到各个时代的善鸣者,指出“治世”、“盛世”和“乱世”、“衰世”都有能“鸣者”,诸如伊尹、周公、孔子、孟子、杨朱、墨翟、老子、庄子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由此出发,如果仅仅以为“鸣”的前提只是作家窘境之时的“不平”,那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符合韩愈本意的。我们认为全面的理解应该是作家“鸣”之前心境上的不平,是“为事物是非相感发”(《送王秀才序》),使之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从而产生“鸣”的欲望,正如《礼记·乐记》说的“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也是钟嵘《诗品序》中所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由于“鸣”的前提是多方面的,因而“鸣”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既有“和平之音”,也有“愁思之声”;既有“欢愉之辞”,也有“穷苦之言”。(《荆谭唱和诗序》)其实《送孟东野序》文末讲得就很清楚,“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可见得志而“鸣国家之盛”,失意而“自鸣其不幸”,两者都是“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不平则鸣”中的“不平”意思绝非仅指“不幸”,而是两者兼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司马迁“发愤著书”(《报任安书》)的观点,就是后来欧阳修“穷者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的理论,也不如韩愈的观点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诚然,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忧患、痛苦是普遍的、长期的、绝对的,欢乐、愉悦虽有却是个别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这样的社会生活,个人际遇必然会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中国文学史上流芳百世的作品大多正是这类。生活在中唐时期的韩愈也不例外,封建社会时代的特点,加上自身“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进学解》)的坎坷遭际,决定了他在创作实践上,就不可能只是欢愉之“鸣”,更多的是失意时“鸣其不幸”。
韩愈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为友人同志的不平而鸣。《送孟东野序》是为“东野之役于江南也,若有不解者然”而鸣其不平的;《讳辩》是为李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者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不顾自身被毁鸣其不平;《蓝田县丞厅壁记》是因崔立之被黜,“官虽荣,力势反出主簿,尉下”的丞之不幸而鸣;《柳子厚墓志铭》中饱含热情地赞扬了柳宗元的才华、政绩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更为柳宗元因思想进步而遭受迫害鸣不平:“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第二,更多的是为自己鸣不平。《师说》虽然是为赞扬弟子李蟠“能行古道”,所以“作《师说》以贻之”,而实质是“犯笑诲”、“抗颜为师”,以抒发自己的不平;《毛颖传》也正如柳宗元所说:“韩子穷古书,好斯文,嘉颖之能尽其意,故奋而为之传,以发其郁积”(《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从文章的“郁积”所在——“赏不酬劳,以劳见疏,秦真少恩哉”,不难看出韩愈满腔不平的渲泄;《原毁》一文好象心平气和对那种“至名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实则也是他高自期许地自鸣不平;《进学解》一文以国子先生的身份平心静气地解说、辨析,借诸生之口,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鸣”。《感二鸟赋》是他“不遇时之叹”,文中“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的二鸟得以荐进的事实,来和自己的不受见用作对比,抒写“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的愤慨不平。
第三,韩愈对现实的反映不只是旁敲侧击,更为可贵的是能直接干预社会现实,以批判现实的态度出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张中丞传后叙》针对“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抒发出“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的感叹,为在反对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巡、许远申辩,字里行间充满了义愤和不平;《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是因为“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伐树,以纳税钱,寒馁道塗,斃踣沟壑,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征。”在“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时,韩愈上书进谏,把人民遭受痛苦的实在情形全盘揭示出来,并要求停征赋税,以救民命,倾注了对人民的同情。名篇《杂说》四,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慨叹名马不遇伯乐,贤才难遇知音,为“千里马”的见辱、埋没和骈死鸣不平,揭露了封建社会昏愦的执政者埋没人才的罪过。其它一些奏状也能够揭发事实,切中时弊,不只是报喜不报忧。这些方面同白居易主张“补察时政”,“洩导人情”(《与元九书》),“惟歌生民病”(《寄唐生》)一样富有进步意义。
正由于韩愈看到了文学作品必须反映社会现实的这层真谛,所以当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和错综复杂的时代矛盾投影于他身上,造成其思想感情上的波澜不平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诉之于作品,透露出爱和憎。作品可贵之处正是在于有意识地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揭露,对劳动人民寄以关心、同情。因此韩愈的“不得其平”的“鸣”,就不仅是个人与朋友间的牢骚了。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对韩愈 “不平则鸣”的文学观之价值以真正的体会,才能对韩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旧唐书 韩愈传》)的品质以及文如其人有具体的认识,那么于韩愈的文章便有了现实的和批判的意义,韩愈所阐述的“道”便具有了同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内容。
“鸣”还有善与不善之分,这与时世有关,又与能否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历史意义有关,也与“鸣者”本人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鸣”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可以反映时代的特征,又可以体现作家的个性。韩愈认为作家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这样才能“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即指作家要不能为势利所引诱,不能人云亦云,而应当培养自己的“根”和“气”,培养自己的高尚道德,才能写出“实遂”、“光晔”的作品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韩愈还认为只有像司马迁、司马相如、杨雄那样的“善者”,像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那样的“能者”,才能使其“为文”,“存于今”(《答刘正夫书》),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总之,有了高尚的道德、不凡的才学,才能不平则鸣,鸣而能善,做到“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揜,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必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答尉迟生书》)。否则徒其“鸣”而不善,六朝的绝大多数骈文就是如此:“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送孟东野序》)。当然,做到“鸣”而能善,不仅仅是内容的问题,还要有相适应的形式。关于这一点,将另作他论。
我们再统观韩愈的作品,既有“鸣”而善的,上文所举的一些作品即是,也有“鸣”而不善的,如取媚求荣的《河中连理木颂》,不光彩的《潮州刺史谢上表》等。这类作品在韩愈笔下虽占极少数,但无庸讳言,“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观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荆谭唱和诗序》)。韩愈在这里既认为创作欲望往往产生于愁苦困窘,故羁旅草野之士多为之。若“气满志得,”没有那种不平之气的王公贵人,则难于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又认为表现愁苦悲忧之情的作品容易动人。当然,我们不敢说韩愈这里是对自己作品的评判,但我们可以看到韩愈许多“和平之音”,“欢愉之辞”是比不上那些“愁思之苦”、“穷苦之言”的。广而言之,中唐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回纥吐蕃的侵扰,宦官擅权,佛道二教不事生产,扩大剥削,在封建社会黑暗统治下,愁苦是普遍存在的,因以抒写愁苦的作品往往容易和人民的感受相结合,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所谓“要妙”、“易好”也就在此;至于欢娱之情,多是文人凭一时喜好而舞文弄墨抒发其个人气满志得时的生活感受,很少与人民发生联系,很少有社会意义,也就缺乏感染力,自然“淡薄”、“难工”。事实正是这样,前者“易工”而有极强的生命力,后者“难工”又只能是过眼烟云。
韩愈关于“不平则鸣”的文学观点,把文学现象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文学现象的一个普遍规律,触及到文学的特质,而且在今天对于我们强调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真实是检验文学的基本标准,仍有其积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其昶校注 《韩昌黎文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2、吴文治编 《韩愈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3、章培恒等主编 《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
5、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郭绍虞主编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王兆平,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