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阿毛在《祝福》中存在的意义

作者:曲 峰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选入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已经有好多年,在几次教科书改革中都保留下来,《祝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在人教社出版的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几版教师用书中,对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以及“我”等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都有详细、丰富、深刻的解读,但从未提及祥林嫂与她第二任丈夫贺老六的儿子阿毛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存在的意义。
  这种忽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材编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轻视。教材编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轻视,也导致了广大的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在小说学习过程中对这个人物的忽略。这种轻视和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认识和对主题的深度理解。
  作者创作小说的目的,就是向读者提供祥林嫂这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摧残的悲剧典型,深刻地揭露封建礼教道德极端虚伪残酷的本质,向整个封建宗法制度提出强烈的控诉。由此可见,祥林嫂悲剧人物形象的能否成功塑造,就成为作品创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要想艺术地建构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并推动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继续发展,阿毛就成为作品创作成功关键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说阿毛是必须出生的。
  小说情节的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祥林嫂被抢回卖到深山中,虽然这件事本身以及对祥林嫂个人来说也都是一场悲剧,但这个悲剧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并以其为起点上溯到很久很久的一大段时间里,都是一件再平常、再普通不过的一件“小事”了,司空见惯,在当时的读者的心中已经激不起半点涟漪。因而,作者笔锋一转,祥林嫂被婆婆抢回卖给贺老六后,却因祸得“福”,获得了“新生”。
  在新的家庭里,祥林嫂“上头没有婆婆”,所以即使有小叔子也不会再发生被婆婆卖钱给小叔子娶媳妇的事情发生了;“男人所有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己的”,这就具备了过上“新生”的物质条件;即便是拜堂时闹,也并不是出于什么明确的思想——好女不嫁二夫的贞洁观,也仅仅是头脑中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在当时的年代对于女子来说,再嫁总归不是什么一件好事;闹得凶一点儿,也不过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罢了。阿毛的出生便成为祥林嫂获得“新生”的必然和见证。
  但要想祥林嫂获得“真正的新生”,阿毛就必须是个男孩。在那个时代,男子是一个家族得以繁衍的唯一条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祥林嫂没有生养或生养个女孩,那么祥林嫂在贺老六家的地位与八十千买来得一头牛或一匹马的地位就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一头牛或一匹马的地位,获得新生就无从说起了。但生个男孩,情况就有了天壤之别,生个男孩,家族香火得以延续,后继有人,因而母以子贵,祥林嫂不仅可以在丈夫的面前挺胸抬头,而且也可在族人面前扬眉吐气,在偌大的家族中获得一席之地,所以“母亲也胖,儿子也胖”。
  祥林嫂获得“真正的新生”,这并不是作者想要的最终的结果, 只是暂时的。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作者让祥林嫂获得暂时的“真正的新生”的目的,就是要把亲手编织的祥林嫂“美好”生活而且是祥林嫂历尽磨难后获得的“美好”生活撕碎了给读者看,就是为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展示祥林嫂人生的悲剧美学,震撼读者心灵,揭示小说主题,深刻反映社会现实而蓄势、张本。所以,阿毛是必须出生的,也必须是个男孩才能完成这一使命。
  阿毛又是必须得死的。鲁镇是作者所要揭露、批判的现实社会的缩影,作品中,鲁镇与山里相比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只有鲁镇才有讲理学的鲁四老爷,只有鲁镇才有讲“好女不嫁二夫、二夫争尸、捐门槛”的柳妈,只有鲁镇才有以听别人痛苦为满足的变态人们,而这些逼死祥林嫂的人,山里是没有的,祥林嫂是只有在鲁镇才能死的。如果祥林嫂不死在鲁镇这个典型环境中,小说情节就无从发展,人物的悲剧性,小说的批判性,揭示社会现实的深刻性就会大打折扣。而阿毛不死,祥林嫂是不可能重回鲁镇的,她会守着阿毛在山里过下去,期待阿毛像他的爹一样能干,最后的结果可能仍是“母亲也胖,儿子也胖”。所以只有阿毛死了,祥林嫂才能丧失继续在山里生活的精神寄托和物质基础——阿毛死了,后继无人;阿毛死了,大伯才来收屋,没了住处。曾经给祥林嫂带来暂时“快乐生活”的鲁四老爷家就成了祥林嫂唯一的、必然的去处。所以只有阿毛的死才能使祥林嫂重回鲁镇。
  重回鲁镇的祥林嫂,因为连续“克”夫“克”子,没有了往日人们对她的宽容、怜悯。祥林嫂只能让鲁镇的人们像咀嚼甘蔗一样去咀嚼她失去儿子的痛苦,一次次讲述那令人心碎的往事,一次次描述那令人惊骇的场面,以期求得鲁镇人对她的一丝丝怜悯,“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女人们“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以这样的方式求得人们的暂时同情,无疑是饮鸩止渴,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伤痛。没过多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滴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他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赢得人们怜悯的了,没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就进一步击垮了祥林嫂,祥林嫂离死就更进一步了。这进一步击垮祥林嫂的重任又需要阿毛担当起来,这个重任也只有阿毛才可以担当起来。
  要想祥林嫂能够重回鲁镇,阿毛不仅得死,而且必须死得不早不晚,时机恰到好处。通晓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之所以能够二次收留祥林嫂,并不是可怜她的遭遇,而是祥林嫂第一次到他家留下的美好印象——模样周正,手脚壮大,又顺眼,整天的做活,有力气,抵得过一个男子,煮福礼时都没有雇短工帮忙,工钱每月五百文。而以后雇佣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人们有这么一种心理,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就希望她再来”。如果阿毛死得太晚,这种心理淡了,或者找到更好的,就即使找一个比祥林嫂差那么一点的,鲁四老爷也不会再收留祥林嫂的;同样,如果死得太早,没有以后的那些“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的女工与祥林嫂作对比,显示出祥林嫂的优点来,鲁四老爷也同样不会再收留祥林嫂。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阿毛是必须死得恰到好处,不能早,也不能晚。
  正像丁玲先生所说的那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是啊,在作品中,别人“把她往死里赶”,“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也就罢了,而她的亲生儿子阿毛同样也是一个给祥林嫂制造、“增加痛苦”,“一样把她往死里赶”,“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的人物。也正是阿毛的存在使得祥林嫂的悲剧色彩更加地浓重了。
  阿毛在小说中虽然没有正式的出场,但却正是阿毛的生,阿毛的死建构并推动了祥临嫂的人生悲剧,仅有的淡淡几笔,看似毫不起眼,但为小说情节的发展,祥林嫂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主题的揭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不引起读者的重视,更需要我们来重新审视阿毛在小说《祝福》中存在的意义。
  曲峰,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分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