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作者:王乐平
挺拔高峻、连绵起伏,那是大山的美,展翅长空、搏击风云,那是苍鹰的美。生活里的美更是无处不在,它能使人们心神荡漾,铭记脑海。美的东西总能给人带来愉悦,留下美好的情感。
对于生活中的美,我们常常认识,并且为之而感动,可是对于课文中的美却常常忽略或重视不够。发现美、审视美、鉴赏美、升华美。正是沿着这样一条线,那些文人墨客们把人世间许多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富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教师就应该重视语文教材中最具有生命强度,最启迪思考的人格美、人性美、理性美的东西。
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摘去遮住学生双目的面纱,还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只有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成为发现、审视、鉴赏、品味、升华、创造美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以发挥,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专题《荷》的过程中,我更深有体会:应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一、发现美、审视美
首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诗文中精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文章包蕴的精神和人格力量。
美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在田田荷叶、艳艳荷丛中,采莲女们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的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令人遐思的意境美;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莲叶的色、香、形全部写出,却未找着一个“莲”字,句句是画:舟行荷塘图、风摆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画画相连,又是一幅色彩鲜艳的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李商隐的“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则写花、写人,以花性写人性,人的心声直现其间;陆龟蒙的“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没有色彩,没有形状,只有精神,花,融在诗的意境里,白莲淡雅高洁的精神犹现眼前;苏轼的“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如“露”似“月”的莲子,新鲜、滋润、淡雅、甘醇、香甜,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在“咏荷”这一节里,课文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咏荷”的诗歌。一首首诗,各个有亮点,篇篇各显其美。
我们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这些亮点。“披文入情”,“缘文取义”,要把蒙在金子上的那层尘土挥去,使它的光彩闪耀在学生面前。我们所要积累的,正是这些闪耀着美的光彩的东西。而发现美、审视美正是升华、创造美的第一步。
二、鉴赏美、品味美
鉴赏和品味美,离不开联想、想象、分析和比较。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即人在审美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使之物化,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正如高尔基所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在鉴赏活动中,审美主体从来就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受主观感情的驱使,发现、补充、丰富审美对象,赋予它新的活力、新的生命。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激发鉴赏者的想象。语文学科美育培养审美想象力,就是要把作品的艺术美和现实社会连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加以比较、融合,进行再造想象。这是使学生凭借教学活动唤起内心视像,由原有的表象推出新的表象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读荷”这一节中,更会让学生睁大自己的双眼,追随周敦颐,发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的慨叹。这时,学生眼里的莲已不再是单纯的植物,它是有灵性、有思想,人人想效仿的“君子”。其美好的洁身自好的身影已从宋朝一直延伸到今天,并在学生的吟诵中继续。《芙蕖》的作者却另换了一个角度,观赏价值“可目”,实用性:清香“可鼻”,“可口”,“可用”,其人文关怀则更令人寻味。在课本所提供的资料里,则给学生开拓了更为广大的审美场,尽眼放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使人浮想联翩,其柔美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徐刚的《荷花飘香北海夜》却会让人联想到不屈的战士,而不再是羞涩的少女,柔情的少妇,在雷电交加的夜里,还是“亭亭而立”丰姿卓然。韩静霆的《爱藕说》却另拾一支生花的妙笔,写给养育那荷花的母亲——玉藕,自然会让所有的读者都想起伟大的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们的母亲。佘树森的《我爱莲有实》,让我们在品尝莲子之余,则另有所思:“苦”心孕育着成功,而成功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具吸引力的,何况学生们呢!同样面对“荷”,角度、立意各个不同,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作者的奇思妙想,我们在鉴赏时,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比较则又加深了我们的想象,升华了我们的想象。课本在这里所设的审美场留给人的是无穷的余韵,自由的想象空间。
鉴赏品味美,离不开想象,离不开比较分析,在想象、比较、分析中,认知了美,品味了美。同时加深了认识,巩固了知识,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体会了观察景物的角度,同时把握作者的感情。既是一次审美的享受,也完成一次情感的体验。
三、升华美、创造美
升华美和创造美依赖于品味鉴赏,由运用至活用最后实现创造。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首先是认知积累,然后迁移,最后创新。比如:当我们愁绪满怀时,我们就想到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于是我们就直接引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我们与朋友异地而居,相隔千山万水,为表达良好祝愿,便想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都是运用,它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也提高了我们的文学品位。当然前提是认知了这些诗句的美,把握了它的深厚内涵。
无论是古今文人的爱莲,还是佛家的爱莲,莲的洁净、清高、正直、刚强都为很多人所共知,在“议荷”这一节里,学生都跃跃欲试,其精辟的观点,独到的见解竟来自于平时所认为只不过是“花”的荷花,美,就这样诞生了,用自己的语言,用丰富的情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而在教完这一专题后,我深深地感慨:美的画面,美的诗文,同样可以诞生在我们的学生手中。因为,我收到了他们自制的充满美感的几十张画报。有夏日艳阳下不屈的骄“荷”,你看,她顶着烈日,挺着腰身,顽强直立,那是作者联想到辛勤的农民,不畏艰苦的环境;有“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娇羞的荷苞,似有似无,那个平日里不多言语的小男孩也炼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
美是无处不在的,就看我们有没有审美的眼睛。你眼中的一片荒漠,在审美的眼睛可能就是苍翠的原野。你眼中的一块贫瘠的土地,在审美的眼睛里却是丰收的稻田。无视美的人,即使面对美丽的花朵也会一无所获,而审美者在茫茫的黄沙里也能找到闪光的贝壳。我们肩负美育的使命,那就一定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王乐平,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