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新课标下的教学困惑与思考

作者:赵 盾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内蕴丰富,新意迭出,积淀几代教育工作者对现代课程的曲折探求和深沉思考,洋溢着科学性和人文精神相映的独特风采。经过几学期的实践与深索,我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摇旗呐喊的赞扬暂且留待他人评说,在此仅说些实施课改与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
  
  一、思想的桎梏是课改中的绊脚石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许多新的理念,老师们现在还是一片迷茫。因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他们的思想是封闭的,思维是僵化的,胆子是放不开的,这就成为新一轮课改中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理念的更新是痛苦的生命蜕变。新一轮课改,是一场教育教学革命。自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倡导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来,更新观念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现实中教育教学依然沿袭传统的一套,教师凌驾于课堂之上,学生惟教师的马首是瞻,没有很大的变化。课改要求彻底打破这种局面,但是有举步维艰的感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和简单易行。2、目前教学的矛盾导向,使教师产生了观念的困惑。一方面各种现代课程理念、思想、观念及各种“新的”行为方式使一线教师应接不暇,另一方面,各种应试技巧,如模拟试题、命题指南等和评价观念方式的一成不变,让一线教师手脚无措,两相比较,前者令人眩目,后者能得实惠,故不愿作生命的蜕变。3、长期以来考试的甑别选拔功能使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形成急功近利思想不易改变。
  
  二、带着镣铐跳舞是课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新一论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起之后,实验区的教育工作者或赶潮流,图新鲜;或迫于形势,强出头;或大势如此,选无奈。总之,从上到下,大有一种带着镣铐跳舞之势,蹩脚而别扭。“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但学不出什么名堂,更效不出什么特色。新课程强调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很多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有偏误,不少人以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削弱教师的作用,更有甚者,把探究性学习当成不着边际的求新求怪。把“讨论”当作调味品,点缀物,为讨论而讨论。有的问题缺少难度和可辨性,也动辄一番讨论,课堂上人声鼎沸,有一人讲而几人听者,有几人都默不作声者,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与效果。照这样搞课改,将会使课堂教学找不到回家的路。
  
  三、结合新课标解读教材是实施课改的源头
  
  现行教材,无论是那一科,都与以前大不相同,它们受到特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支配影响,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课标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从中寻找和领悟教材所包涵的各种新理念,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准确定位。
  从教材与“学本”看谁是教学的主体。义教课标关于学生如是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关于教师如是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教材编写的目标“学本”来看,还可以理解为了学生在学习时是主体,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应是主体,即是说在完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替成为整个过程的主体,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和做法是很偏颇的。
  从教材与“学本”看是“讲堂”还是“学堂”。能将教材变为“学本”,那“讲堂”自可成为“学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教者还是将自己定位成教学的“主体”或“主宰”,学生定位为听众和看客。这是没有研读教材审视教材的产物。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能真正的深寻和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实施教学的方法、技巧,还得立足于课标与教材,如果课标是源,教材是流。应处理好流与源的关系,处理好利用教材资源与开发课内外资源的问题,处理好“依循”教材与“改造”教材的问题。其他的现成经验、方式、方法,对有价值的可实行“拿来主义”,但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真正的搞课改,关键还是教者自身的脱变。
  
  赵盾,贵州省仁怀市茅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