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试探“广场”词义的演变

作者:郑郁汀




  说到“广场”一词,人们很容易想到“天安门广场”等处所,然而还有一些另类的“广场”,如“新加坡美食广场”、“百盛购物广场”、“蓝岛娱乐广场”、“凯旋门广场”等等,而《英语广场》根本就是一本杂志的名字。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使用“广场”一词呢?
  “广场”较早出现是在东汉张衡《西京赋》的“临迥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一句中。另外,在唐代刘言史《观绳伎》诗中有“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中有“广场辟而堵墙开”。“广场”一词在这几句话中的含义都是单纯指“面积较大的开阔场地”。
  分开来看,“广”的本义应该是《说文解字》中所指出的“殿之大屋也”。《说文解字注》中说:“殿谓堂无四壁,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引申之为凡大之称。”再看《说文解字》对于“场”字的解释,是“祭神道也”、“一曰山田不耕者”、“一曰治榖田也”。这三个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所指的都是“场地”。
  不难看出,“广场”一词最早的词义构成属于直接型组合式,即词义由“广”和“场”两个词根的意义的组合内容直接表示,就是广阔的场地。
  后来,“广场”又派生出另一个义项,指人多的场合。如宋王禹偁《赠别鲍秀才序》中有“其为学也,依道而据德;其为才也,通古而达变;其为实也,利物而务成,求之广场,未易多得。”
  社会的发展使城市不断扩大,为了丰富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就有了专门开辟出来的广阔场地,如前面提到的天安门广场。诸如此类的还有“和平广场”、“胜利广场”等等,这些广场的共同特点除了广阔之外,还增加了雕塑、喷泉、座椅等设施以供人们观赏、休憩。这些“广场”不仅体现了城市的建筑、文化、人群与活动等显著特征,还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回归。因此,它们都有景观的需要,仅仅是平淡无味的广阔场地一般不再称为“广场”,只叫“空地”。也就是说,这时的“广场”外延较以前要小了。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商业挂上了钩。一些在过去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大型购物、饮食、娱乐中心相继出现。而商品房则已经完全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房,呈现出与新的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特征——楼层高、投资大、占地面积广。这些新生事物自然需要特定的名称以表示其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旧词的基础上引申出新义,是表达新概念的基本手段之一。而“广场”一词本义所具有的指称面积较大的开阔场地的特征决定了它可以通过引申来满足这种需要。现在,只要在街上逛一逛就可以看到路边有不少的新“广场”:“百盛购物广场”、“新加坡美食广场”、“蓝岛娱乐广场”、“凯旋门广场”等等。这些“广场”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商店、饭店、娱乐场所或住宅小区之类。
  当然,“广场”一词的应用范围还不止这些,还有以“广场”命名的杂志。如《英语广场》。在这里,“广场”一词最初所具有的“广阔的场地”的含义被更加抽象化了。杂志的命名者是想用“广场”告诉读者该杂志的内容丰富、知识全面,能够使读者开阔视野。这可以说是一片供心灵遨游的知识广场。
  在“广场”一词的发展过程中,其词义构成也由原来的直接型组合式变为了组合转化式。所谓组合转化式,是指词义由词根义的组合内容转化而成,词根义的组合内容虽不直接表示词义,但对词义有某种提示作用。从两者的关系看,“广场”的词义构成应属于相关转化,即词根义的组合内容与词义有某种相关之处,二者有某些义素相同(即“广阔”和“场所”),但从义位上看,词义仍是隐含不露的。
  纵观“广场”一词的古今词义演变,可以看出它所指称的对象大致包括四类。
  一是其最初的意义:指面积较大的开阔场地。
  二是人多的场合。这个义项应该是从“广场”的本义——“广阔的场地”派生出来的。其派生方式属于因果关系的引申。因为场地广阔自然就可以容纳很多人聚集,那么“广阔的场地”也就可以成为“人多的场合”。
  三是特指某种具体的广阔场所。这其中又可分为两类:
  首先是特指城市中专门辟出来供群众活动的广阔场地。这里的“广场”来源于日语中的“広場”一词。从其发展过程看,是日语借汉语词“广场”意译外来词,然后汉语将其从日语中借回。这样,“广场”的指称对象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借词直接借用源词语的书写形式,但又不可避免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广场”在由日语借回的过程中字形就根据汉字本身的写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其次是特指大型购物、饮食、娱乐中心和住宅小区等场所。“广场”的这一新义可能与英语词汇“plaza”的翻译有关。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plaza”有两个解释:1、open square or market-place(广场,集市);2、shopping centre(购物中心)。改革开放使得一些外资企业相继在中国出现,外商们经常用“plaza”为自己在中国所经营的商场或商业区命名。他们用的自然是“plaza”的第二个义项,即“购物中心”。但是根据心理滞后规律,在对新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人们也可能强调向已建立起来的知识靠拢,以不变应万变,把千差万别的新事物尽量纳入到既有的词汇系统中。于是翻译者就很有可能用汉语中的常用词汇,也是“plaza”的常用义项,即第一个义项“广场”将它对译过来。于是,“广场”一词就产生了指称大型购物中心的新义。接着,人们再以自己丰富的联想和类比思维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到指称饮食中心、娱乐中心和住宅小区等各类大型场所。另外,“广场”词义的这一变化发展中还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因素。汉民族思维具有重形象、重具体的特点,往往以具体实在、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根据心理联想规律,人们在不断的认识活动中,对所有新知事物都是从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它们的联系,尽量找出其共同点。经营者用“广场”一词为自己的经营场所命名,一方面是想向大众显示自己的商店、饭店、娱乐场所或住宅小区空间大、包含服务种类全,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是购物、就餐、休闲娱乐或居家的理想场所。于是,他们在使用“广场”一词时,就抓住共同点,将其所表示的“广阔”和“场地”的含义抽象化了。另一方面,虽然“广场”一词已不再具有“人多的场合”这一义项,但仍能给人以人多、热闹的印象。因此,经营者就借此希望自己经营的场所能够顾客盈门,繁华兴旺。可以说,“广场”这一新义的产生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是大量知识、信息等汇聚的中心。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英语广场》之外,现在的一些报纸、网页上还经常出现诸如“就业广场”、“网络广场”之类的名称。由于“广场”给人以开阔、全面、可容纳内容多的感觉,这些报刊、杂志和网页等的命名就通过隐喻,将其所包含的“广阔”和“场所”两个义素更加抽象化,以表明自身所包含的内容丰富而全面。命名者采用了“广场”这一人们所熟悉的词语,同时又使其具有了全新的、时尚的含义。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它往往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示抽象的概念,其基础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从映射的角度来看,就是将原领域中的形象特征映射到目标认知领域的抽象特征上。隐喻义是语义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由于,隐喻同时含有本体和喻体的特点,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间的互动。而“广阔”和“场所”这两个本体和喻体共同具有的特点就是“广场”词义引申的基点。随着使用的日益广泛,“广场”的本义和隐喻义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其跨领域运用就显得随意而自然,至此就最终实现了“广场”一词的语义泛化。
  “广场”一词的词义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研究它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楚地发现,一种语言的发展变化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自身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又会在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交往中受到外来文化、语言的影响;既取决于语言自身的内在因素,也受控于人们的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
  从古到今,“广场”一词的含义在不断发展,从最初“广阔的场地”到“人多的场合”,再到“特指城市中专门辟出来供群众活动的广阔场地”。今天,又出现了“新加坡美食广场”、“《英语广场》”之类的新用法。其间,它所处的文化背景、所指称的对象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其基本义素“广阔”和“场所”是始终没变的,无论是“迥望之广场”、天安门广场,还是“百盛购物广场”、“《英语广场》”都具有“广阔”的特点,都是指一定的场所或场合。在这个基础上看“广场”一词的古今词义演变,就可以在其发展过程中找到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参考文献:
  范新干 1993 《汉语复合词的词义构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月刊《语言文字学》第11期。
  刘正琰 高明凯等 1984 《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罗竹风 1989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苏新春 2006 《文化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郑郁汀,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0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