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怎么”的形成过程

作者:王晓艳




  一、萌芽时期
  
  吕叔湘认为,禅宗语录里有多至不可胜数的“作么”和“作么生”,很明显,“怎”只是“作”字受了“么”字的声母的影响而生的变音(task mua - tsam mua )。
  唐五代时能见到“作勿(物)”、“作没(摩或么)”等词,还有带后缀“生”的。如,《石井本神会语录》:“王侍御问:作没时是定慧等?”,《顿悟真宗论》:“作勿生即是不分别智?”“作”是“做”的意思。“没”“勿”“物”都是“什么”的意思。从“做什么”而成为“怎么做”“怎么”的意思。加“生”时和现代“怎么样”相近。
  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的解释让我们相信“作勿(物)”、“作没(摩或么)”是情况其源头。他指出:作麽,即作甚麽之省文,犹怎麽也。又有作麽生一语,熟语也,生即为语辞。凡云作麽生,义与作麽同。作麽即则麽,作与则一声之转也。则麽亦作子麽,子与则一声之转也。又子甚麽即作甚麽也。
  上述说法还可以从现代汉语方言中得到印证。闽南方言里指称事物的疑问代词有“物”、“是物”。其中“物”为“何”义,即“什么”。“是物”和普通话的“什么”相当。“是物款”的指称用法有两种:询问性状的和询问情态、方式、行动的。询问性状的,和普通话的“什么样、怎样”相当,经常作定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判断谓语。“是物款”询问情态、方式、行动的,和普通话的“怎样、怎么样”相当,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另外,闽南方言里,还有个“是物号”,只能询问性状,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样”;也有个“是物款”,但是这个“样”仍是名词,也就是普通话的“样子”、“样式”。
  在唐代时“争”产生了这一用法——怎,疑问词。如:杜牧《怀归》诗:“争得便归湘浦去,却持竿上钩鱼船”。但,“争”用作“怎”、“怎么”之义时,常用来表示“反诘”。如:《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然相合之时,争忍见其丑貌?”
  自宋代以后,“争”字的这一用法被渐趋消亡。这时“争”的使用是词人们斟酌音律,或是仿古,而在实际语言中已经通用“怎”了。
  
  二、发展时期
  
  唐宋时期是“怎么”蓬勃发展的时期,产生了“怎”系疑问代词词——“怎”、“怎生”、“怎生(地)”、“怎地(的)”、 “怎生向”、“怎向”、“怎者”等。
  尽管“怎”最早约在五代时期就出现了,但“怎”字单用见于宋代。晚唐时代的敦煌变文中已有“怎生”,在宋代文献中,“怎生”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如,“又及至,见来了,怎生教人恶。”(欧阳修《看花回》)
  “怎生”后又用词尾“地”,起自宋代,但元明以后渐趋消亡。如:然怎生地乐?勉强乐不得,须是知得了,方能乐得。(《二程集》)
  “怎地(的)”大约始起于金代。疑问代词“怎么”在宋代偶尔可见到用例,大约到元明时期才有较大发展。如,南泉行数步,师召云:“长老!长老!”南泉回头云:“怎么?”(《池州杉山智圣禅师》)“怎么”在句中作谓语,均询问“干什么”(含问事由、问行为),与同等语法位置的“作什么”均没有区别。从以上“怎么”一语的内部结构关系看,“怎”仍是动词“作”的意思,“怎么”仍属“动宾”结构。
  “怎者”意思为“如何,怎样”。“怎奈向”意为“怎奈、奈何”,亦作“怎生向”、“怎向”。但总体而言,“怎”这一系列的疑问代词在宋代语言中的使用频率极不平衡。
  
  三、成型时期
  
  元明时期直至清朝时的“怎”系疑问代词已基本成型,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几乎相同。只是个别字的叫法不一样,如元代通常在“怎么”或“怎生”的后面加上表示情状样态的“般”,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如:仇怎生般报得?(《元朝秘史》卷二)于是,出现了“怎生般”、“怎麽般”。“怎么样”出现较后,大概从元明时开始用。如:我委实不省的,你着我怎么样招?(《救孝子》)
  明清时期出现了“怎么着”, 如,“我只以理待他,他敢怎么着我?”(《红楼梦》)现代汉语口语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比如“我就是不去,你能拿我怎么着?”
  王晓艳,华中师范大学文字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