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论余华小说的先锋精神

作者:亓 丽




  有人认为余华从《活着》开始了对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反叛时,余华加以否定,他说:“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反叛先锋文学,同时也没有能力去反叛我自己,《活着》应该说是我个人写作的延续。”[8]
  
  三、远处的回眸
  
  时间跨入二十一世纪,过往都变成历史,思索与重构成为文坛的主题。依据传播媒体不同,文学呈现了两种形态:传统纸质媒体上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上传播的文学。而作为传统的文学纸媒文学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和错综复杂的局面,文学变得更加复杂,社会的商业化特征更加突出,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东方与西方、欲望与娱乐等等的错位与颠倒,向时代开放的先锋精神更要有置身其中的真实意识,对多元、错位的生存状况深刻洞悉,对文化命运的彻底感悟,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中国现实,书写中国多年的变迁、物欲横流,关注当下的人性内涵等等才能够真正成为当代性意义的的先锋派。
  余华在2005年出版的《兄弟》就是一部反思历史、关注人性内涵的作品。他站在历史的高点,回首过去,对当代中国进行深情的一瞥,《兄弟》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是文革的一部苦难史,下部则是经历了苦难的兄弟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的变化和洗礼。作者在《兄弟》的后记中谈到“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从文革开始到现在的四十年中,中国人经历了具有戏剧化的心理巨变,这正是作者创作的目的,他试图以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的故事写出四十年中国社会的历史和中国人的心理变迁,他以戏谑的笔调和直白近乎通俗的叙事展开这个恢宏壮大的命题。也因此迎来了无数的诋毁之声,评论界认为余华彻底由先锋转向了商业化的媚俗写作,他的先锋精神至此彻底丧失,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品出现,没有读者接受的作品缺乏存在的价值,余华的充满着语言实验的小说如果脱离开那个人们狂热的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年代,只能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实验,而在商业浪潮和全民经商的如今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阅读、思考和评判,正是余华不断探索、创新、自我颠覆与重构的结果,而这恰恰是先锋的精神所在。是从先锋的实验到传统的回归,从自恋情结而重新走向了社会民族历史,并不意味着先锋精神的泯灭,而是成熟和进步的表现,是一种更为扎实的探索。
  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是不是先锋派,要看他是否始终走在创作的前沿,是否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余华就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力的作家,无论是充满着叛逆和新思想的八十年代,是商业化浪潮席卷的九十年代,还是喧嚣四起的二十一世纪,他都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以创作赢得世人尊敬,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他都是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先锋精神,即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的自我颠覆与重构。文学的时代即时代的文学,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属于这一时代的文学存在,因为文学不会消失,而文学的时代永远都会有,只要文学不会断流,文学的先锋主义精神和诸如余华类的作家对于先锋的追寻就如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探照灯,也许并不耀眼,但是永不熄灭。
  
  注释: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91
  [2]余华、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J].当代作家评论,1999,( 1)
  [3]谢冕.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82
  [4]余华.我的真实[J].人民文学,1989( 3)
  [5]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252
  [6]谢冕.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52-253
  [7]余华.川端康成与卡夫卡[J].外国文学评论,1990( 2)
  [8]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当代作家评论,1999.(1)
  亓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