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琵琶行》女主角出场的描写

作者:刘景丽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杰作。作者以高超的技艺,创造了一个极富魅力、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从而使此诗成为超越前贤,雄视古今的千古第一音乐诗。与弹奏琵琶曲的描写相比,女主角出场的描写虽比较简单,但具有化直为曲之奇,引满而发之妙。
  其一,缘情设景,铺垫渲染。《琵琶行》一开始,便对环境进行渲染,为女主角的出场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场合和时机,作者以地上的寒江、高空的秋月、岸上的枫叶和水边的菊花构画了一幅萧瑟低沉的秋夜送客图。给人一种萧瑟落寞之感。渲染了一种寂寞而凄凉的环境。举杯道别之际,仕途之苦,离别之怨,涌上心头,主客双方都多么希望有一曲清歌能排遣一下这胸中的郁闷啊。然而却“无管弦”助兴,以至于“醉不成欢惨将别”。这些描写,不仅真实地表现了失意之人的悲凉心情,更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气氛上的渲染和情节上的铺垫。
  其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主人和客人黯然神伤、相对无言,即将悲伤的分别之时,“忽闻水上琵琶声”,无异于雨中送伞、雪中送碳。且这声音的魅力之大,使得主人和客人深深地陶醉,以至于主人忘了回去,客人也不愿开船。那么这琵琶曲由何人奏出?此人何许人也,竟有如此绝妙的弹奏技艺?暂不得而知之。这里,作者采用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产生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其三,变简为繁,化直为曲。据诗前小序看,从“闻船中有夜弹琵琶者”到“问其人”再到“命酒使快弹数曲”。其过程是直接了当的。但诗中在“忽闻水上琵琶声”后,先是“寻声暗问”,再是“琵琶声停”,欲语还迟,终是移船相邀,添酒开宴,而人千呼万唤才姗姗而出,且是腼腆羞惭,“犹抱琵琶半遮面”。可以说,从“夜送客”之时的“秋瑟瑟”、“无管弦”、“惨将别”、“江浸月”,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那么不容易,又经历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姗姗而出。与诗前小序所言相比,作者确实将相见的过程变简为繁,化直为曲了。但丝毫不使人感到故弄玄虚,反而在读者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产生了极妙的艺术效果。
  
  刘景丽,河南濮阳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