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醉翁亭记》审美细读

作者:陆德凤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由一个“乐”字统率全篇,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要表达的政治理想,隐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的“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了一个“乐”点,吸引读者闻乐而进,寻乐而掘其趣。
  “乐”是从写景开始的。作者由远及近,选择了最短的路径,让读者沿途揽胜,渐入佳境。开篇数笔,就提供了一个极富乐趣的环境,初步点明了太守之“乐”的自然原因。而后,他把空间静止的景物放到飞跃的时间中描写,一日间的朝暮变化,一年中的春秋相迭,特别是抓住最能代表四季特征的野花、佳木、风霜、水石的变化,点出山间四时的乐趣所在,这就成为对太守“乐”的自然原因的进一步说明。应当注意的是,面对四时,作者既未伤春,又未厌夏。秋日看到的是高风洁霜,而非无边落木;冬日看到的是水落石耸,而非寒风枯草。从对自然自造化的神秀中领略山光水色那纯真的美,从而排遣自己的愁怀。
  然而,文章并不停留在山水之乐上,《醉翁亭记》最为可贵之处,表现在?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幅安乐太平的生活图景,点出了欧阳修“乐”的社会原因。此处虽着墨不多,却是全篇的思想精华所在,为我们深入挖掘“乐”的思想意义提供了极好的注解。这时,欧阳修的“乐”已由山水之乐升华为多层次的乐趣。自然界的山水感发,仅是作者愉悦的表层原因和最初的触动,隐含在深处的快乐,乃是对滁州百姓丰衣足食的陶醉。欧阳修任职滁州时期,正值宋朝由盛而衰的开端,但在这个封建皇帝的黑暗统治鞭长莫及的局部地区,这位具有革新的思想的开明太守,在办理政事时又“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忧”(《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因此,滁州百姓得以安逸的生活完全是可能的。对此太平年景,欧阳修几乎忘却了仕途的烦恼和艰辛,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快慰。这使得他的“乐”具有了人民性的因素,《醉翁亭记》也同那些一味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文字有了明确的分野。
  《醉翁亭记》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一样,并不是让人一览无遗,而是必须深入挖掘,才能揭示其隐含的奥秘。
  首先,在结构上,作者十分讲究艺术的凝炼。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一句经过千锤百炼的句子,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连绵不断,巍峨壮观。当你正为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当你还来不及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回路转,忽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于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飞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辉映的秀丽山水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接着,作者探根寻源,指明建亭的就是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就是太守。太守自称“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为醉翁亭。作者在偌大的空间范围里,一步一步缩小读者的视野,最后笔落在中心人物上,完成了由景及人的过渡。从思想内容上,作者也是从包罗万象的山水之乐、百姓之乐,逐步深化为隐含在太守内心深处妙不可言的乐趣。在写法上,同样经历了一个由宏大到精微的浓缩过程。作者这种艺术凝聚法,不单纯是作家主观地对生活场面的取舍,而且也是符合人类共同的欣赏习惯的,人们总是先接触宏观世界,而后才注视微观世界,反映在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上,总是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象到里象的。作者深谙此理,因而,这一艺术的凝聚法很自然地被读者所接受。
  其次,用语格调清丽,音节铿锵,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都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没有孤立地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具特色,又融合统一,蔚然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绮丽,苍翠欲滴,以群山为背景,酿泉环绕而过,一座四角翘起的亭子立在上面,这样,无山,则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立,无亭,则山泉失色。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作者笔下的朝暮和四时之景,也都是优美的风景画。
  从内容上,作者企图表达欢快的心境,但散文这种形式没有给他提供诗歌那样表达感情的节律,作者运用了富于节奏变化的骈散结合,并创造性地运用了二十一个“也”,并有规律地分布在文章中,一唱三叹,形成一种类似押韵的形式。由于重复出现的“也”字是一个语气词。随着作者情绪的变化,语句的更迭,“也”字也就被赋予不同的感情和语气。因而,“也”虽多次出现,却并未使读者生厌,反而形成了特有的艺术美感。重复地运用也字,这在古典散文中是有传统的。
  《醉翁亭记》的句法也颇有讲究,作者善于运用对句形式。既有单句对,如“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又有双句对,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还有三句对,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运用这些对句,不仅利于增强文章的形式美,更重要的还是体现在读者语感上的节奏与和谐,使每层意思在表达上略呈平衡。读者随作者匀速前行,无急无缓,形成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风貌。当然,欧阳修也不拘泥于一个程式。在句式相对,大体整齐中,作者偶尔也打破这一平衡。
  再次,构筑了意与境的和谐美,让人赏心悦目。
  第一,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这样,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第二,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第三,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确是传神笔致。作者在这里仍然细心地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加以描绘。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现了四幅扇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同时,四幅扇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第四,动静对比之美。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致,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再说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最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有动有静。“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
  总的来说,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旷达自放,摆脱宦海浮沉,人世纷扰,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如田园诗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
  陆德凤,教师,现居贵州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