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多元审美智能
作者:刘应芬
这里所说的“点”,意即所学源文本中的一个中心“意象”,“面”意即以此“意象”或因物叙事,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一篇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将这些作品调遣起来,恰当地贯穿于课堂运行轨迹“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回归整合——拓展积累”这些支点上,引导学生将它们与课堂教学源文本或对比,或类比,体悟它们各自相同或相异的写景特点、心路流程方式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上所形成的审美心理,评议在作品中显示出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者比较相同或相似的写景特点。以此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由一个中心点呈散射状展开,又在评评议议中、比较分析领悟中回到原点,从而形成批判意识,扩大多元文化审美视野,训练多元(立体)审美智能,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获得审美愉悦,从而去粗取精,自主构建人生观、价值观。现以雪莱《西风颂》作教学源文本为例说明。
一、开启发散思维,引起多元审美评判意识。
上新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开展咏“秋”、评议接龙比赛。参与者:全体学生及任课老师;主持人:任课老师及语文科代表;评委:任课老师及学生推举的每组的一位代表;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加减分制(如有一时接不上的则进行扣分制:以此方式促进学生积极而踊跃地将课外积累展示出来评评议议);要求每一位学生或咏或唱自己所熟悉的诗、词、曲或歌,只需吟出这首诗、词、曲或歌的精华句后,点评作者抒写了怎样的人生况味,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氛围。但必须说出所咏诗、词、曲、歌的作者或演唱者以及诗题、时代、国籍,并在竞赛结束后写在纸条上与全班同学交流,以方便查阅。
其过程结构顺序为:在学生竞赛前,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并配音乐朗诵顺带评析。(目的:奠定情境基调、起范例作用。毛泽东的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了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种诗情与教学源文本的思想底色有相似之处。)紧接着科代表走上讲台组织全班学生接龙竞赛,最后教师总结归纳以“为什么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以‘秋’为话题的作品呈现出的意境、抒写的情绪就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为什么你们不少人在评论同一作品时其认识都会不一样呢?下面让我们在欣赏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后寻找答案”实现过渡于新课。这样的新课导入,让学生在还未进入新课的赏析之前就围绕教学源文本的主题曲调于咏唱评议中体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关于秋声、秋色、秋味、秋的意境、秋的心态所呈现的千姿百态,无论是学生展示的作品还是学生凭借既有经验的评价都具有开放性、丰富性,真可谓“百化齐放,百家争鸣”,为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结构做了铺垫,这样的新课导入局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兴趣,更实现了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开启了他们发散思维的大门,这是形成学生多元审美智能的前奏。
二、深化多元审美意识,建设多元思维信息公路。
在新课进行中,对原文本的赏析采用读读议议评评的方法,并在适当的赏析环节调集以咏“秋”为话题,而抒情心路流程、写景方式相同或相异的作品,组织学生通过对比或类比感悟意境、情绪结构流程,以此方式,形成学生的多元审美意识,建设多元思维信息公路。目的:形成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如在组织学生赏析《西风颂》第1——3节诗文时,引导学生将欧阳修的《秋声赋》、杜甫《登高》两篇诗文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对比赏析它们的写景特色,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并评议后,由老师归纳要点为:《西风颂》的前三节,作者诉诸于多种感官抒写的是西风的残暴、迅疾、无所谓惧,赞美的是它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残枝败叶,把大海唤醒,掀起汹涌的海浪,震撼海底的花草树木。在雪来的笔下,西风是破坏者,她横扫的荡涤的是腐朽残余、落后保守,她保护的是生命的种子并将其处处播种,催生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的到来。这跟人类社会的变革之风极为相似,所以,诗人能从大自然的变化中受到深深的震撼,他看到的是希望和光明。而在中国传统诗人欧阳修、杜甫笔下:西风乍起,其声悚然、凄切,其色惨谈,其气凛冽,其意萧条,意境氛围只不过是烘托抒情主人公心灵的悲哀和对现实的无奈。接着组织学生就《西风颂》的最后两节与欧阳修的《秋声赋》、杜甫《登高》两篇诗文中关于抒情主人公出场后所流露出的情感流程的文段描写对比阅读,通过读读议议评评,老师归纳总结:《西风颂》的诗人面对西风所到之处让大自然所产生的变化,受到的是鼓舞启示,产生的是行动。诗人企求西风:“哦,快把我飏起”,并庄严宣告:“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而且被“岁月的重负压制着”,企求西风“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把我的话语传遍万户千家”,诗人从自然变化中更多的获得是非常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激发的是勇于投身战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如此,在文末“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诗人深刻领悟到的必然规律,这不仅支持着他产生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对人类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更鼓舞了千秋万代的人们在逆境中奋发,为实现光明的理想而奋斗前行。而欧阳修、杜甫从西风所到之处的自然景象的变化中所悟到的仅仅是无边际的悲凉、伤感与凄清,给后代人们留下的除了艺术上的审美外,思想上始终是沉郁苍凉和对现实的无可逆转的绝望无奈。当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这三位诗人会有如此不同的审美体验呢?最后就让学生将在课前预习中查到的有关欧阳修、杜甫、雪莱的个人生平事迹、所处社会境况一一展示出来,组织全班共同探讨后总结:这三位诗人他们虽然都遭受过挫折,也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曾有报国之志,却面对相同“秋味”所产生的那种不同情绪,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所接受的地域文化教育的背景不同。同时老师在此马上引导学生与新课导入时的情境联系起来,实现同理可证。
三、建构人生理念,形成多元审美智能。
新课在引导学生体悟作品的写景抒情的心路历程中结束,在热烈的辩论中结束,接着引导学生整合源文本的抒情结构,总结西风的象征意义,总结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同时总结被引来对比的所有文本的抒情结构及蕴涵于诗文内的思想感情。目的是将学生已呈散状的思维整合集中,回归到源文本上。
接着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将其与源文本写景状物抒情的心路历程、文本蕴涵的中心思想进行比较,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古今中外的文人:传统文人笔下,作为一个革命的浪漫主义诗人笔下,作为一个革命的现实主义诗人笔下,获得审美的愉悦,在比较中择取积极上进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构建自己的人生坐标。同时通过比较赏析,使学生多元的审美技能形成。
四、拓展积累,熟练多元文化审美技巧。
(一)用多媒体展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汉代刘彻《秋风辞》、晋代陶渊明《和郭主薄二首》、汉代关汉卿《碧玉箫》、杨朔《香山红叶》以及英国著名作家乔冶·吉辛《秋》,让学生于课后反复朗读体悟这些不同国籍、不同风格、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作品。
(二)让学生带着在新课导入五分钟时所获得的有关咏“秋”为中心话题而展示出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和歌曲去课外寻找并吟唱,并以一篇文章作为支点,按照在课堂上学到的赏析方法分析比较写出赏析文章,在下次新课前交流。这样的方式教学使学生既丰富了积累,又熟练了多元文化审美技巧。
人的思绪具有思接千载,遨游万里的特性,还因为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知识底蕴不同,就会造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思维方式。作为高中学生、中师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基本形成,已经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若按这样的课堂模式教学会产生的审美思维效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重视文化认同,重视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而且在组织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分析的同时,不是排斥多元文化,而是努力把握好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在阅读、写作、听说的具体能力训练中渗透着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道德价值观,诸如理解他人、认识自己、顺利交流、团结协作、追求真理、敢于冒险、承担责任、实事求是、学术诚实、慎下判断等的培养。
刘应芬,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