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苏轼两首咏苍梧山词的虚写之妙
作者:王毓容 郑 航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这首词里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兰陵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这首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
根据上述诗词,联系苏轼的生平和当时的境遇,他虽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的自信和自豪,但并不得志,我们可以推论:苏轼无限神往苍梧山,他的“雅志”他的“叹”,他的“长恨”他的“羡”,又何尝不隐含了他因仕途蹭蹬、雄才难展而萌生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呢?
纵观两首诗,实写苍梧山仅有一两句。因为苏轼“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苏轼《和陶杂诗十一首》)只可远观,而并未亲游。那苏轼是如何恰当处理诗歌创作的“实”与“虚”,做到虚实相济,以虚写实的呢?
1.创设情境,引发读者想象,开拓审美空间。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晞文),诗人在第一首诗开头实写“郁郁苍梧海上山”,苏轼隔海远眺,看到苍梧山郁郁葱葱立在海面之上,时隐时现。“蓬莱方丈有无间”,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说实写,是写苍梧山的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说虚写,是因为苏轼用虚笔写海上仙山蓬莱方丈,我们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去组接生活的画面,对苍梧山的形象进行独到的补充扩展和再创造,在自由构筑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得到审美发现的满足和艺术欣赏的美感。
第二首诗没有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引用神话传说,苍梧山是从南苍梧飞来,是依托背负青天的鲲背从南苍梧徙来。苏轼发挥自由的想象,根据神话传说去联想,状不在眼前的苍梧山如在眼前,使苍梧山的雄奇在一种“虚”的空间,得到传神的点染,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2.强烈抒情,侧面烘托美景,丰富诗歌内蕴。
想象是抒情的翅膀,诗是抒情的,没有了想象,抒情也就不能尽情,达意也难以尽意。由于诗歌开首有了充足的想象空间,苏轼在此基础上尽兴抒情。苍梧山是仙山,意欲抛弃别子去登览,因“雅志未成”而“叹”“恨”;苍梧山是灵境,因文友“恣游览”而生羡,祈望自己也能实现雅志“平地作飞仙”。作者尽情抒情,就是虚写苍梧。越是对苍梧山无限神往,就越突出了苍梧山的美妙神奇。
综上所述,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写出了苍梧山的美妙和神奇,表露了作者对苍梧山胜境的无限神往,透出作者一丝复杂难言的心绪。苏轼或用实景诱发和开拓出审美空间,或借用神话传说启发读者驰骋想象,或以抒情代描写,这些由实入虚,以虚衬实,化虚为实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体悟。
主要参考文献:
[1]清 崔应阶 重编 云台山志[M] 海州文献丛书影印本 1991
[2]清 刘兆龙续修 康熙海州志[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3]清 唐仲冕主纂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清 王文诰辑注 孔凡礼校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
[5]邹同庆 王宗堂 著 苏轼词编 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6]王水照 朱刚 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李德身 诗赋海州[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8]韩经太.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王毓容,江苏省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郑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