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西游记》主题新论
作者:施 炎 任小平
我们知道100回本《西游记》故事的主要矛盾集中在西天取经途中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代表正义的唐僧师徒四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包括降妖伏魔的天界佛界;另一方则是代表邪恶的各路妖魔鬼怪。其中前者的主心骨显然是孙悟空,而后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妖魔队伍中,有一个妖魔比较独特,即牛魔王。他自第三回开始就出现,一直到六十一回牛魔王被斗败才基本结束。中间时隐时现,而线索不断。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的三借芭蕉扇,更是专章描写。就是六十一回结束后,六十二回、六十三回孙悟空与万圣龙王一家斗,也仍是与牛魔王斗争的余波。说起这牛魔王,他与孙悟空还颇有渊源。将他们作为正邪双方的代表人物,并分析他们的人生之旅,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就比较容易了。
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关系得从五百年前说起。那时,孙悟空学成回来,在花果山自立为王,“遍访英豪”,“广交贤友”,结拜了七个兄弟,大哥就是牛魔王。此时的孙悟空与牛魔王同属妖类,他们“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环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他们是一群自由自在的江湖好汉,雄姿勃勃的草莽英雄,无牵无挂的年轻朋友。然而当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随着花果山时代的结束,众兄弟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牛魔王亦是如此。
孙悟空与牛魔王分手后,一隔即是五百年。此时的孙悟空在观音的指引下已是西天路上的取经人,而牛魔王也已非昔日的浪荡江湖单身汉的牛大哥。他已“成家立业”,并建立了一个网络八方的牛魔王家族关系网:牛儿红孩儿是号山一霸;牛弟如意真仙是破儿洞一霸;牛妻铁扇公主挟持宝扇操纵火焰山生灵的性命;牛妾玉面狐是摩云洞一带的女财主;牛友万圣龙王一家是盗贼。牛魔王就是这一系列人物的家长与核心,他家大业大,有钱有势,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红孩儿说他“平日以吃人为生”。这就是五百年后的牛魔王,西天路上的一霸“大力王”。从他的家业、事业,我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到他所作的人生态度、人生道路的选择。
《西游记》安排了五百年后牛魔王与孙悟空重新相见,他们阔别多年,却并没有忘记过去的友情。孙悟空“整衣上前,深深地唱个大喏”,然后道:“长兄,还记得小弟么?”牛魔王答礼道:“你是齐天大圣么?”两人见面时虽各自心中已有气恼,但仍不失彬彬有礼,见面时没有大打出手,都很谦和。在牛魔王看来,他可没惹孙悟空,是孙悟空“害”了他的儿子,看过去情分,饶了;是孙悟空“欺”他的妾,看过去情分,再饶了;是孙悟空又“欺”他的妻,打了几个回合,也算了。可是,孙悟空还是紧追不舍,实在欺人太甚,才去决斗。他实在没有存心与孙悟空作对,他也从未忘记过去的友谊,事情闹到这样的地步,完全出人意料。当年的猴七弟居然让他子去、妻散、妾死、自己被哪咤擒住牵去,皈依佛门,得此结局。
而从孙悟空角度看,自从红孩儿要吃唐僧肉开始,他与牛魔王的斗争就拉开了序幕,但他从开始就表现为不忘旧情。唐僧被红孩儿抓去,他就去火云洞认亲讨人,想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此事,但红孩儿拒不认亲,非唐僧肉不吃的强硬态度让他的努力宣告失败。在与如意真仙的争斗中,孙悟空最后还是棒下留情:“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饶了性命——还是不忘牛大哥的情分。至于牛妻铁扇公主,孙悟空始终以“嫂嫂”相称,就是对玉面狐,也尊称“二嫂嫂”,“躬身陪笑”。这些都说明是他始终把“牛大哥”放在心里的。
《西游记》写这对结义兄弟,五百年前是如此志同道合,五百年后却人事全非。这就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有不少人在少年时代是志气相投的好友,以后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孙悟空和牛魔王的问题就在这里。
孙悟空从不满玉帝“甚不用贤”,“嫌恶官小,反了天宫”到被压在五行山下,最后接受观音点化找到了他的人生事业——象征正义的取经事业。西行取经是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一次壮举,对于西行的每一个人来说又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考验。然而使命的严峻感从来都是与他的崇高感成正比的,没有一样伟大的事业不需要克服困难,这于是便赋予了孙悟空的行动以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自觉性。事实上,英雄之成为英雄往往并不仅仅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并且全身心地投入他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专注,他的献身精神,他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百折不挠的毅力,总之是这样一些非凡的精神品格构成了一个英雄的重要标志。而孙悟空无疑正具备上述所有的品格。于是他历尽艰辛,万死不辞,一路上主持正义,打妖除怪,救护“众生”。他以此为乐,永远生机勃勃,乐观快活。他以从事正义的事业为人生的幸福。
牛魔王呢?在与孙悟空分手五百年来,他是福禄寿喜齐全,吃喝玩乐尽有,俨然一个大富大贵的牛员外。在他们两人没有碰面以前,似乎各走各的路,河水不犯井水。但是,当孙悟空举起“普济众生”的正义大旗西行时,就与西天路上一霸的牛魔王及其家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取经之路,每到牛氏家族所在处,皆寸步难行。孙悟空要主持正义,要去西天取经,就不得不除掉西天路上这一霸。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他们从事的事业不同,他们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他们虽然念念不忘过去友谊,但友谊却必须服从他们各自的生活准则。牛魔王的人生道路使他无法理解孙悟空,不可能支持孙悟空;而孙悟空的人生道路使他无法容忍这个家族的所作所为。总之,五百年后再相见,根本分歧已形成。孙悟空从事的取经事业,每前进一步,都要以扫除邪恶,度众生脱苦为准则;牛魔王家族要“兴旺”,每前进一步,却总是给众生带来苦难。一个以众生为念,一个以财、色、享乐和一己的家族为念;一个从事救人助人的正义事业,一个从事吃人损人的邪恶事业。不管他们怎么不忘往日情义,到如今,不同的人生道路,使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势不两立的对立面,这种对立是必然的。在他们未重逢时,对立的客观形势已形成,三借芭蕉扇只是这一对结义兄弟矛盾总爆发的导火线。对人生道路的一念之差,使这对好兄弟陷入了互不相容的境地。人生的境遇啊,总是那么让人感叹。
以上我们主要是从正邪双方的代表性人物来探讨人生选择不同,所得归宿亦不同。当我们回头再来看小说中其他人物时,可以发现表现的是同一个道理。比如唐僧,他虽然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听信谗言、是非不分,但他对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方向就特别明确,即求取真经,修成正果,纵使花花世界有千万诱惑,也矢志不移,痴心不改,他的确也如愿以偿。又比如说喜剧形象猪八戒,他一开始在取经队伍中老是拖后腿,搞分裂,是个不安定分子,但在后来的取经途中,逐渐坚定,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最终也得善果。再反过来看他们的对立阵营,其中有不少妖魔本是仙家的亲戚或是坐骑,总之多多少少与仙家有关联。他们要修成正果,条件可谓是近水楼台,条件得天独厚。但他们偏偏背道而驰,结果必然是受到惩罚。
《西游记》作者借神魔鬼怪写人世百态,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在这里,我们讨论的主要是人生。孙悟空与牛魔王这一正一邪两个形象,给我们提供的是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的比较、不同的人生事业的选择。吴承恩生活在明代中期,那绝对不是一个太平盛世。皇帝不理朝政,溺于声色;各级官员狐假虎威,横行民间;百姓动辄得咎,噤若寒蝉,谈虎色变。差不多同时期的另一个大家王阳明也曾愤愤道:“偏琐僻陋之见,狡为阴邪之术,至于不可圣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愤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嫉恶;妨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对这些社会现象,吴承恩痛心疾首,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去拯救世人,达到天下大治的境地。如果孙悟空不去护法,就只能永远被压在五行山下“不能展挣”,干不出西天扫妖的英雄业绩。如此的话,孙悟空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失败英雄。人们是不愿意看到孙悟空如此悲剧的。于是,吴承恩不负众望,为孙悟空选择了成佛的出路。这是明代社会的一个现实。明代许多文人,终身不改自己的本性,却又不忘寻个出路,或举业,或做幕僚——吴承恩就是这样为自己选择出路的。寻找人生出路,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欲望吧!
施炎,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任小平,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