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大学语文课人文教育的两个途径
作者:徐景宏
(一)深入挖掘教材,传递出文本中深刻蕴含的人文内涵
伴随着近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其教材在选文上也越来越重视篇章的人文性质。为强化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教育功能,教师应积极发挥其先导作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为例,整书在选篇上反映了编者特有的教育理念和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即人文性价值取向的选择理念。首先,在选篇上突显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志趣,把现当代文学篇章的编排顺序突前并加大其数量比重。这样编选的好处是让作家作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更容易与课本产生亲近感和沟通欲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其次,人文教育的宏大主题贯穿全书而又深入浅出。本书意从“天人合一”的宏大文化思想入手,巧妙的是它以范曾的《庄子显灵记》序谋篇,通过文化大师季羡林和陈省身浅显而又权威的论断,使得这一宏大主题轻松显现,自然轻松的回归到了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思考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继而眼光荡开又从横向上探求东西方的文化根源,对比东西文化差异,扣问到人性本身。如《论语·先进》探问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本性及其生存价值追求;《梵高的坟茔》等篇章让我们看到了作家、作品中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展现了艺术大家对艺术品格追求的至死不渝;《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篇章侧重了作家对人类社会真、善、美的质问和关照,体现了作家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张爱玲、沈从文、李商隐、李清照等人的选篇突出的是作家、作品对人性情感的关爱与书写。
(二)努力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素养,增强其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
大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担当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发展熏陶与指引,使他们在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热爱、关怀中获得欣赏、体验和品位,塑造完善、独立自主的完美人格。
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审视、传承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使之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格。中国历代文学精品,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当代人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刻领会其精髓,并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如《礼记·大学(节选)》篇开宗明义,提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为教育的根本宗旨,极为鲜明地反映了儒家学派的教育理念即重德思想。重在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只有实现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无疑,这对于当前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大学语文典籍篇章的学习,重新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发现民族文化之根,传承优秀文化品格,提高整个民族素质。
其次,以情冶情,善于发现和渲染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及审美判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美不是孤立的,它是具体情感的升华。生命个体体验到艺术品的普遍情感和美感,能激活被压抑到无意识层的心理潜流,从而使卑下的变得高尚,不再表现带有食宿龌龊功利的喜怒哀乐,而是体验着人的属人的情感。好作品都包含了作家的情感——对人类或生命本身的关怀,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教师要善于抓住作品背后作家创作的情感力量和人格魅力来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人生目的和意义。以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为例,讲课时重点介绍了罗大佑的音乐创作经历及其背景。作为医生出身,罗大佑与鲁迅、余华有着共同的内在创作因素,即医生职业对生命的体认,这让他有了更为敏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现象七十二变》表达的正是当代人对现代所谓“文明”的思考、困惑、忧虑与批判,对中国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危机的担忧。正如海德格尔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解读。工业文明和技术理性的片面发展导致了畸形的心里结构和人格结构,扼杀人的感性和灵性、诗性,忽视人们的终极价值,而产生触目惊心的人的异化现象。要想恢复人自身的诗性和感受力,体验的能力和体验意识,必须要恢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达到使人类在地球上“诗意的栖居”。
再次,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成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做课件,或借助简单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直观感人的教学效果,能给学生带来更强烈的审美感受。如借助声像视频来讲贾平凹的《秦腔》,学生更为直观得理解了作品,感受到秦地人刚烈、粗放、坚忍的族群气质,体认到他们精神上自满自足的生存状态,通晓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艺术通达洞明的理解,即平和宁静的思想心境,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顺势守拙的人生智慧。同样,一首MV《生死不离》,其音乐质感强烈震撼,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及其意义的思考。
大学语文教改之路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求真、崇善、尚美”的人文教育理念,就会呈现大学语文人文价值诉求的本然与应然。
参考文献:
[1]王步高.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4,4.
[2]陈洪.大学语文[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徐景宏,吉林工商学院基础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