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古城文化探究与人文教育
作者:陈世东 薛爱臻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深知肩上的担子重,面对历史文化,面对民族精神,面对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能局限于单一的语文教科书之中吗?带着问题我们仔细阅读分析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它从科学观点、科学素质及我国教育的基本国策和品德情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新课程、新课标、新课改带给我们新启发,通过学习、分析和论证我们认为,文化是文明的记录,我们的语文教学既不能脱离先进的民族历史文化,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应该让语文教学活动带上鲜活的历史文化色彩。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这所普通的乡村中学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教育资源,这就是人们传说的悠久的“城阴城”旧址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潍河文化。因此,我们决定实施“探究古城文化,加强人文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
我们提出这个科研课题最初衷的设想是:这个探究活动应该以教材为核心,以当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为素材,广开学生视野,把学生从单调的教科书的氛围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启发他们自觉感悟人文真谛,体会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的感召力,从而激发青少年自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热情。这个课题的提出,扩张了我们学校的教育领域,由一个学科带动全校的教育及教学,由单一的理性认识转向全面实践。这其中包括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动笔,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曾经养育过我们祖祖辈辈和这块热土,去搜寻古城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珍宝,去发现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从博大精深的古城文化中感悟人生真谛。
为了使探究工作有一个强有力的开局,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统力合作,服从大局,分工明确,责任到家,各探究小组根据内容制定了实施计划和措施。学校还特聘了市教科院的领导亲临现场指导,使探究工作有条不紊。
第一段探究活动,其主要工作是发动学生广泛搜集材料,其中主要是形成文字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群体,学会探究访问的方法。
第二段探究活动,课题组组织交流会,把优秀作品印刷出来,在各小组中交流学习。本段的主要活动内容广泛搜集各种文物资料,现场调查了解,认证资料,整理编排资料次序,编辑出版“校本课程”上册。
第三段探究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将搜集的材料整理归类,让学生把自己调查、访问、整理出来的材料进行交流,带着发现的问题去拜访乡村中的知名老者,去查阅“乡志”、“县志”,去网络上寻求答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编辑出版了“校本课程”第二册。
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已开展了三年,教师及社会知名人士参与达67人次,参加探究的学生总数达2674人次。
三年来,学生丈量土地,测绘地理,活动范围达40多个自然村,采访记录,整理材料人均达3千多字。学生用文字描绘出古城的概貌,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打印出古城版图。
关于古城的探究成果,现已全部收集在“校本课程”中,其中包括碑文、古城概貌、古城始建时间及消亡原因,古城宫殿规模,还有城墙、城壕、城门、古道、居民区分布、厂坊、古墓等。
其他探究成果:历史典故四个,如张良沟,韩信坝,龙且冢和点将台。民间传说二个,如小铁牛的传说,百尺河的传说。民风民俗的探究,如春节、清明节、仲秋节、腊八节。按照文化传统,我们还探究了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及戏曲,探究了民间流传的手工制作,探究了民间的“红白”大礼的方式。探究了家乡的母亲河——潍河的源远史,并发出了爱护母亲河、保护水土资源的倡议书。
我们的探究小组成员望着滚滚奔流的潍河水,不禁感慨,古城文明的天空为何依然明星璀璨,是谁让古城文化如此神奇,不少学生发出这样的叹服,是我们祖祖辈辈勤劳的人民把历史带给了今天,带给了我们,我们应该珍惜历史,珍爱生命,学习先辈,做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有作为的人。他们的人文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学会了组织与选择。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或学习中的经验,选择确定小课题,充分体现趣味性,自主性,教师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认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题,广泛征集学生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是指导者和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平等参与,共同拟定出丰富多彩的课题题目,如《古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悠久历史话古城》、《古城民间艺术知多少》、《古城名人》、《母亲河,我向你诉说》等上百个。
学生学会了合作与探究。活动中,我们允许学生上网搜寻,阅读文献资料,实地参观考察、调查、采访、咨询、观察、实验等,学生自觉运用合作搜集的方式,他们结伴到书店阅览室查阅资料。
学生学会了关爱与帮助。这个活动刚开始时,有些学生躲躲闪闪,不愿向前,不愿表现自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咨询“知心姐姐”(本校的老师),找出自己的心理障碍,主动向老师袒露心扉,待心理压力没有了,又热情地加入到探究队伍中去。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善待自我,善待他人。通过与他人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人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体验关怀与被关怀的意义。能够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为他人服务。
学生学会了对话与交流。随着探究活动的开展深入,课堂上开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学生学会了归纳和整理。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这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课题组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等所得来的资料信息,主次分明的进行梳理和归纳。
实践证明,本课题不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应用上,都显示了其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时代感。研究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得到了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的广泛认可。
目前,我们在这个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拓宽语文活动空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研新课题。这些系列活动已成为我们学校的靓丽风景和办学特色。
陈世东,薛爱臻,山东省高密市田庄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