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

作者:陈季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文章有透彻的感悟才能悟其义,悟其情。叶圣陶提出语文教学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现成教科书所收录的佳作为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下面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肤浅地谈一谈诗歌教学如何在阅读中培养整体感悟能力。
  
  一、整体把握感情基调
  
  上课伊始,我带领学生浏览全词。词作于1925年,32岁风华正茂的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活力:“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地之间,再现当年青年一代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抒发青年一代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同学们整体把握全诗昂扬的感情基调:一反“悲秋”为颂秋,充满活力、激情。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接下来,学生在集体诵读这首词的时候,便能把握“颂秋”的感情基调,读得淋漓尽致。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全词,接下来,我让他们研读注释,用符号标明难懂的词句,小声地回读全词,启发学生思考这首词里哪几个字写得尤为精彩,学生一致认为“争”字写出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击”写出了雄鹰的矫健身姿,随后学生相继谈了自己对“翔”、“遏”等字的理解。至此,学生对整首词“颂秋”的感情基调了然于胸。
  诗歌的感情基调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出来,也可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即使不能直接用语言表述,在心中存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也是好的,这一点我觉得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尤其要重视。
  
  二、整体寻觅思维足迹
  
  如果说前半节课是感性的体味,那下面我们将转为理性的思考。就全词来看,上片写秋景,景中寓情。下片写情,情中寓理。景、情、理融为一体,全词思路明晰,那么我们不妨沿着这一思路寻觅思维的足迹,我请同学们圈出能串联全词的五个关键词。
  经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终于明确这五个关键词:“看”、“怅”、“问”、“忆”、“记”。
  “看”总领写景诗句。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湘江寒秋的景物,也就是意象中的“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万物);红、染、碧、争、击、翔(多姿多彩),作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青春的激情”,使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毛泽东诗化的语言,体悟到意象的丰富内涵。
  面对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毛泽东不由深思而感慨,一个“怅”字写出了诗人的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接着发出谁主宰这大好河山的天地之“问”,并由此忆及“峥嵘岁月”,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的青年,他们在惊涛骇浪中搏击,搏击的波浪连飞驰之舟也受到阻遏,回答了上片“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是永久记忆,也是青春激情、青春使命的最高境界。教学时,把“看、怅、问、忆、记”五个关键词串为一个整体,他既是作者的思维线索,同时也是全词主旨的逐步展现。
  整体寻觅思维足迹,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使用某些表达技巧的必要性、协调性及其与诗歌主旨的联系,否则,学生对诗歌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而不能急功近利,就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就如同欣赏“米洛斯的维纳斯”,只顾着眼于“断臂”,而忽视了整体的完整与和谐,结果看到的只是一个丑陋的伤疤。
  
  陈季华,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